初学者如何快速看超声心动图报告单(有临床病例分析) 超声心动图报告看似复杂,实际上掌握了核心的几个数值,便可化繁为简。下表是心脏彩超需要测量的常用指标及其正常参考值。
一般来说瓣膜病,占位性病变,先天性心脏病首选超声心动图,心肌病、冠心病、肺心病、高心病等则需结合临床才能诊断。 那么先看一张正常的心脏彩超报告单,每个医院的主要测量值不完全一样,但是最重要的测量指标基本都会包括在内。 只要掌握以下步骤,初学者也能快速读懂心脏彩超的报告单。 第一步:判断心脏结构有无异常。 1、看左房、左室、右房、右室腔大小以及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内径是否在正常值范围,房、室间隔是否完整,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是否在6~12mm范围。 2、4个瓣膜在收缩期和舒张期有无反流,狭窄,增厚。 二尖瓣狭窄
主动脉瓣狭窄
3、看有无心包积液,并确定分级: 左室后壁的测量深度。在彩超报告上主要根据左室后壁之后舒张,右室前壁之前舒张期大小来判断。 微量:2-3mm ,<50ml,房室沟下后壁; 少量:3-5mm ,50-100ml,下后壁; 中量:5-10mm ,100-300ml,房室沟下后壁心尖区; 大量:10-20mm ,300-1000ml,整个心腔; 极大量:20-60mm ,1000-40000ml,明显摆动; 如图:根据左室后壁之后舒张期1mm,右室前壁之前舒张期2mm,均小于3mm,故判断为微量心包积液。 4 看心腔内有无血栓,肿瘤等等。对先心病,瓣膜病,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大动脉瘤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需动态观察。 第二步:判断心功能有无异常。 心功能包括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主要看左室EF值,E/A。 1、EF值反映左心室的收缩功能,表示左心室每分钟泵入全身的血液量占左心室最大容积的百分比,正常范围是50%-70%,相信大部分初学者都会。一般在完善术前检查的情况下主要看这个值,低于50%需请心血管科会诊评估手术风险。 2、看E峰和A峰值,以及E/A比值。二尖瓣口血流速度 的频谱为双峰图形,即“M”型。 1)E峰:左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的充盈峰 2)A峰: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充盈的充盈峰 3)左室舒张功能正常时且心率 小于90,E/A不小于1;左室舒张功能损害时 A大于E,即E/A<1。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A>E的情况较年轻人多见。 第三步:看室壁的运动有无异常。增强或减弱,需动态观察。 问:心脏彩超报告上,有“以CW测PG=66mmHg,估算PASP=76mmHg”。是什么意思呢? 答:肺动脉收缩压一般通过 PWD 测量三尖瓣口血流反流速度,换算成三尖瓣跨瓣压,肺动脉压 = 三尖瓣跨瓣压+右房压。右房压可根据右房大小估测,右房轻度扩大为 5 mmHg、中度扩大为 10 mmHg、重度扩大为 15 mmHg,通过这种间接方法估算PASP即肺动脉收缩压较为准确。超声心动图按肺动脉收缩压对肺动脉高压分级:轻度:30-50 mmHg;中度:50-70 mmHg;重度:>70 mmHg。超声的评估仅作为临床肺动脉高压筛查和疗效评定依据,不作为确诊依据。 相关阅读 对肺脏彩超,你知多少说起影像,我们的脑子里会不自主闪过:X光片、CT、MR、彩超。但是说起跟肺脏相关的,我们的脑海里估计只有X光片和CT。若是说起用彩超来给肺脏做检查,料想你的脑海里一定是大大的问号,肺脏也能用B超检查?但赤裸裸的现实是:可以的,而且肺脏彩超在儿童肺脏疾病诊断的领域发挥了作用。 为什么我们很难将肺脏和彩超联想起来呢?原因是彩超既往主要用于实质器官或者含水器官的检查,如肝脏、腹水的定位,而肺脏是个含气量极高的脏器,声波对气体的敏感性没有对水和实质的敏感性好,所以我们不会将彩超用于肺脏检查。 但当肺脏中有炎症渗出或者形成病灶,就类似于在一堆气体中出现水和实质的声像,三种不同的声像间有较大的差别,有差别,我们才可以通过算法显像,才可以观察到,所以能理解肺脏超声在肺脏有炎症或水肿时的作用机理。肺脏彩超在新生儿的运用较多,除了无辐射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新生儿的肺脏在出生后发育尚不完全,呼吸功能不成熟,肺泡未完全打开,也就是新生儿的肺脏,含气量低于成人,其对彩超的适应性也就高于成人,所以肺脏彩超主要应用于新生儿或者儿童。肺脏超声能够敏感、准确地对新生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新生儿暂时性呼吸增快症(TIN)、气胸和肺不张、肺炎等新生儿常见肺疾病做出诊断。在某些先进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单位,肺脏超声已经替代X线,成为肺部疾病的首选诊断手段。 肺脏彩超主要用于诊断与肺脏相关的水肿改变及实质性变,像肺水肿、肺炎实变灶等,其理论基础是:肺部疾病的肺泡和间质含水量比例改变,产生超声影像及伪像,根据超声影像及伪像,可诊断部分肺脏疾病,尤其是儿童常见的肺脏疾病,如肺炎等。 要想学会看肺脏彩超,首先要学会“A线”和“B线”。 “A线”是当超声垂直于胸膜—肺表面,可出现混响伪像,表现为等距离排列的多条回声,其强度依次递减,称之为A线,也称为水平线。A线是肺脏彩超的正常声像。如下图 “B线”是指超声在气体和水的界面上产生强烈的混响(声束在反射体内来回往返,形成多次反射),如下图 简单来说,平行于界面的短横线为A线,垂直于界面的声束为B线。 了解了A线和B线后,就即将步入肺脏彩超的诊断环节。 正常肺脏的声像特点: 在肋骨线深面约0.5cm处,可见一条随呼吸运动来回滑动的高回声线,为胸膜线。当超声垂直于胸膜—肺表面,可出现混响伪像,表现为等距离排列的多条回声,其强度依次递减,称之为A线,也称为水平线。因此,正常肺的声像图特征就是“滑动征”和A线。如下图 肺脏的异常声像表现 1. 肺水肿 声像特点:大量B线、肺火箭征(在特定区域内有超过3条B线。在一个超声视野可以见到多根B线,像火箭发射,叫做肺火箭征。)肺火箭征是急性肺水肿的声像特点之一。如下图:
(白色箭头:B线) 2、肺实变 声像特点:实变肺组织结构酷似肝脏回声,在实变区内,可能看到高回声点状回声,具有吸气增强的特点,叫做支气管气像,也称空气支气管征。如下图: 儿童肺脏疾病涉及肺水肿及肺实变改变的,结合肺脏彩超的声像变化,可诊断。 但世上没有完美的技术,任何技术都有其局限性,肺脏彩超的局限性体现在:1、肥胖患者因为胸廓的厚度而不能行肺超检查; 2、皮下气肿或用户胸部巨大敷料存在,会改变或者阻碍声束向肺外带传播;3、肺超无法检测到因胸腔内压增加而导致的过度通气情况; 4、无法检出肺气肿。肺脏彩超虽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其对儿童肺脏疾病诊断的灵敏性及无害性,使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为医疗工作者,我们应该清楚各项技术的优势及局限性所在,因为这有助于我们选择最适合患者及疾病诊断的方式,推进治疗 来源:HAOYISHE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