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桓温的第一次北伐:目标,前秦│741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素怀大志的姚襄,并没有单纯的等待形势的发展,而是一面招募流民,扩充实力,一面派人向东晋朝廷上表,指责殷浩的罪行。当然,表章中也轻描淡写的自我检讨了一下自己的错误之处。

殷浩当然也在向朝廷上表,指责姚襄。

此时,桓温抓住机会出手,上表列举殷浩的罪行,请求罢黜殷浩的官职。

虽然朝廷当初是打算用殷浩制衡桓温的,但殷浩的所作所为实在拿不出手,不得已,司马昱只得罢免了殷浩所有的官职,贬为庶人,流放到东阳郡的信安县。

此后,东晋朝廷的大权,彻底被桓温掌握。

一段时间之后,因为感觉殷浩已经没有了威胁,所以桓温为了体现自己的胸怀和度量,又打算上表请求朝廷启用殷浩,于是写信告诉殷浩此事。

殷浩一直盼望着能有重新登上朝堂的机会,得到桓温此信,兴高采烈,根本顾及不了当初自己的立场,还有和桓温之间的那些龌龊,恭恭敬敬的给桓温写了回信。

殷浩太在意这个机会了,所以,总担心自己的回信中有什么写的不合适的地方,于是装好信之后,又拆开检查,觉得没问题又装好,然后还不放心,又拆开检查。就这样整整折腾了十多遍。结果忙中出错,最后给桓温只寄出了一个空信封。

桓温接到空信封勃然大怒,你殷浩什么意思,委婉的拒绝?还是你根本不屑与我通信,不愿意理我?于是,桓温断绝了启用殷浩的念头。

殷浩最后孤独的死于流放之地。可悲,可怜。

这时,姚襄在东晋也越来越受到排挤。桓温非殷浩可比,更不是能容人之人。因而,姚襄派遣使者,投降了前燕的慕容儁。 

354年春,东晋大司马桓温再次上表请求北伐。这次,东晋朝廷再无人敢于对桓温的行动指手画脚,痛快的答应了桓温的请求。桓温终于正式开始北伐。

因为地域的关系,桓温此次北伐的敌人,是苻健建立的前秦,桓温的目标,是长安城。

桓温统帅四万大军,从江陵出发,先是走水路从襄阳走均口奔南乡,然后弃舟登岸,从淅川奔武关,杀入关中。同时,桓温命令麾下征虏将军司马勋率军兵出子午谷,从前秦的西部边境地区杀入。

北伐之初,东晋军队杀了前秦一个措不及防,因而连连获胜。

苻健反应过来之后,也急忙调兵遣将。他一口气派出太子苻苌、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硕,率领五万大军,屯驻峣(yáo)柳城,抵御桓温的大军。

苻健派出的这几个人里,苻雄是他的弟弟,苻苌、苻生、苻菁、苻硕都是他的儿子。

四月,双方大军在蓝田展开决战。这里,已经距离长安近在咫尺。

前秦军队也杀红了眼,拼死冲杀。淮南王苻生也是一员猛将,单人独骑杀入东晋大军之中,左冲右突,无人可挡,反复冲杀,斩将夺旗。

可惜,单人的勇武并不能改写战场的大局,桓温在战场指挥上,也算得名将,因而,晋军逐渐占据优势,最终大败前秦军。

同时,桓温的弟弟桓冲,也在白鹿原大败前秦丞相苻雄所率的兵马。

随即,晋军占据灞上,直逼长安城。

太子苻苌率领自己麾下的军队退入长安城,据守城南。

前秦皇帝苻健也颇有胆略,值此危急关头,苻健也豁出去了,只留下六千老弱兵卒保护自己,固守长安城小城,将剩下的三万精锐士卒,全部交给大司马雷弱儿,让他率军配合苻苌,共同抵御晋军。

长安城之外,大部地区被晋军占据。

桓温发布安民告示,晓谕当地百姓,自己一方是东晋朝廷的军队,让大家不必惊慌,各自安居乐业。百姓扶老携幼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更有些耆老留着眼泪表示,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自己朝廷的军队。

是啊,可怜的中原百姓,从316年长安城陷落,西晋彻底灭亡到现在,差不多40年了,当年即使是风华正茂的少年,在经历无数混战,死亡十之八九之后,活下来的少数几个,也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了。

更加可惜的,经过40年盼来的王师收复失地,也仅仅只是昙花一现,转眼间又再次失落。

占据关中,包围长安城之后,桓温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因为军中粮草有些供应不上,所以,桓温下令,大军暂时停止行动,等待粮草问题解决之后,再继续进攻。

按说桓温的命令中规中矩,算不上错,可正是桓温的这个决定,让前秦的苻健缓过一口气,重新组织起力量,并利用自己占据地利的主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迅速改变了双方的形势。

此时,正值关中地区麦收时节,桓温的打算是就地取粮,也就是不管谁家的麦子,抢他一批,好暂时解决军粮问题。

苻健得知消息,当即明白了桓温所处的窘境,抢先动手,采用坚壁清野的方法,只留给晋军一望无际的空白麦田,让晋军无粮可抢。

同时,前秦军队开始陆续反攻。

前秦丞相苻雄率军在子午谷袭击东晋的司马勋。司马勋战败,退守女娲堡。

桓温亲自率军与苻雄交战于白鹿原,结果,士气低迷的晋军这次又吃了败仗,死伤万余人。

这下,晋军所处形势真的艰难了起来。鉴于此,桓温不得不指挥军队,裹挟着关中地区的三千多户百姓,准备撤返东晋。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