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诊要经终论

 直尾昂述 2022-01-16

诊要经终论:

宇宙循环运动

的无限时空里

很难考证清楚

太阳系和地球

是怎样形成的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地球和地球上的人类世界

都只是宇宙时空里的匆匆过客

人生之旅

本来就是,一个

生命体验的过程

活在当下

我们也就

只能考虑

当下问题

众所周知

人类是地球上最智慧的动物

同时也是破坏性最大的动物

在自私贪婪的野性欲望驱动下

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无度需求和浪费

已引发了愈演愈烈的生态环境的危机

而且,至今也还没有看到

自我觉醒和自我拯救的迹象

我们以超然物外

的眼光看地球时

就能很容易地觉察到

人类集体智慧的悲哀

同时也很容易发现

一个个充满智慧的人

照样是在自私贪婪的野性欲望驱动下

不断制造和加剧社会生态系统的危机

显然,这就是个人智慧的悲哀了

那么,再躬身自问

谁又不是个人智慧的悲哀者

难道说

在自私自利中

走向自我毁灭

这个就是

生命体验

的过程

也是人们

动物性本能

的必然宿命?

或许,我们

今天考虑的这个问题

古人曾经,也思考过

而且

已经找到了

明确的答案

我们目前所知

人类社会已有

大约三百万年

的文明发展史

所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

就是道法自然以正治国的

公有制社会初级阶段

只是到了距今大约五千年前

因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

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初心

自私物欲恶性膨胀

才衍生出

私有制的

奴隶社会

国家形态

直至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也都是私有制社会的

“法术万变而道不变”

由此可见,五千年的私有制社会,

在三百万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

只是短短一瞬间

看不懂天道,就看不透人世

看不懂历史,就看不透人生

究竟

走道法自然法则

抑强扶弱的正道

还是

走道法丛林法则

弱肉强食的邪道

完全决定于个人

主观意识能动性

初心的一念之间

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按照中国大道文化的,“阴阳五行说”

人人都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也各有独立自主的精神世界

道法自然法则的公有制社会

存在着个人主义思想的杂念

道法丛林法则的私有制社会

又存在着集体主义精神正气

因此

三百万年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

才会有“公私之变”的周期循环

对于个人而言

不过处在什么样的

社会发展历史阶段

能否让自己的思想

顺应,天道的法则

这才是正邪善恶

“道不同”的

根本抉择

同时

也会影响到,自己的

身心健康和,个人命运

通过学习

大道文化

《内经》

就能够认识

到人体系统

与天道法则

的相应关系

白话文翻译:

黄帝问:

临床诊断的要领

岐伯答:

天地人是

一个有机整体

处在宇宙自然

生态系统之中

思想活动

身体运动

必须遵从

地理五行

天道四时

变化规律

这样才能

趋利避害

诊断患者的

疾病就必须

首先把握住

人体与天地

的相应关系

具体来讲:

在正月和二月

冬春交替之际

天气逐渐变暖

地气随之萌动

此时的人气

集中在肝脏

三月四月

正值天气

清新明亮

地气升腾

此时人气

集中在脾

五月六月

天气盛极

地气升高

此时人气

集中头部

七月八月

天色显现

阴气肃杀

此时人气

集中在肺

到了九月十月

天色开始显现

阴气冷凝冰冻

地气随之闭藏

人气集中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

天色开始显现

阴气严寒结冰

地气随之闭合

人气集中在肾

甚者传气

间者环也

因为人气天气,和地气之间

存在阴阳升降,的相应关系

所以春季施用,针灸疗法

就应扎刺患者,经脉俞穴

刺激影响,各部肌肉腠理

直至出血使邪气散发为止

重病患者

针刺时间

要长一些

直到经气

疏通为止

轻病患者

等到经气

循环一周

就可取针

夏季施用

针灸疗法

扎刺患者

孙络俞穴

直至出血使邪气散尽

再等经气,循环一周

这时患者

病痛症状

肯定消退

秋季施用针灸疗法

应顺着患者皮肤下

的肌肉分理扎刺

不论上部或下部

都是同样的方法

直至观察患者

神色发生转变

即达治疗效果

冬季施用

针灸疗法

深探患者

肌肉分理

俞窍扎刺

对于重病患者

可以直接深刺

轻病患者

可左右上下,散开扎刺

就能使症状,逐渐消退

春夏秋冬

各有适宜的

针灸刺法

必须根据

节气时令

变化规律

确定患者的

扎刺部位

如果春季,误刺了夏季部位

就会损伤,心脏和脾胃功能

导致患者

经脉紊乱

气血衰弱

外界邪气

乘虚而入

浸淫骨髓

这样产生

病变难愈

症状表现:

气虚体弱

食欲不振

春季误刺了

秋季的部位

就会损伤

肺脏功能

使患者体内逆气环行

产生筋挛和咳嗽症状

这种病变难治愈

患者症状表现为:

时常惊厥和哀泣

春季误刺

冬季部位

就会损伤

肾脏功能

导致外界,邪气内藏

使得患者,腹内胀满

这种病变,很难治愈

症状表现为多言多语

夏季误刺了

春季的部位

就会损伤

肝脏功能

所产生的病变很难治愈

导致患者倦怠精神颓丧

夏季误刺

秋季部位

就会损伤

肺脏功能

产生病变

很难治愈

患者心事重重

却又不愿说话

惊恐多疑就像

随时会被抓捕

夏季误刺,冬季部位

就会损伤,肾脏功能

产生病变,很难治愈

导致患者,气虚易怒

秋季误刺,春季部位

就会损伤,肝脏功能

产生病变,很难治愈

导致患者,血气上逆

敏感多疑,而又健忘

秋季误刺,夏季部位

就会损伤,心脏脾胃

产生病变,很难治愈

导致患者,嗜睡多梦

秋季误刺,冬季部位

就会损伤,肾脏功能

产生病变,很难治愈

时时感到,浑身发冷

冬季误刺,春季部位

就会损伤,肝脏功能

产生病变,很难治愈

导致身体,倦怠欲睡

却又不得安眠

而且多生怪梦

冬季误刺,夏季部位

就会损伤,心和脾胃

产生病变,很难治愈

症状表现:

逆气上冲

肢体麻痹

冬季误刺,秋季部位

就会损伤,肺脏功能

产生病变,很难治愈

时时感到,口渴

胸腹用针

注意避免

刺伤五脏

刺中心脏

经气环身

一周便死

刺伤脾脏,五日便死

刺伤肾脏,七日便死

刺伤肺脏,五日便死

刺伤隔膜,皆为伤中

即便当时,可以病愈

不过一年,则必死

刺胸腹

避免中伤五脏

关键要知逆从

要知膈和脾肾

等内脏的部位

如不知道

这些部位

那就是逆

患者胸腹之间用针

必须先用布单覆盖

再从单布上扎刺刺

扎刺不愈可以再刺

进行针灸治疗

必须保持肃静

刺脓消肿

摇针手法

排出脓血

如果只是

扎刺经脉

切勿摇针

即针灸疗法

的基本规则

黄帝说:

十二经气绝

岐伯答:

病人太阳经脉气绝:

两目上视,身背反张,

手足抽掣,面色发白,

大汗尽出,绝汗而终

病人少阳经脉气绝:

出现耳聋,骨节松懈,

直视如惊,目珠不转

一日半会死亡

临终之际,病人面色

会先变青,再青变白

即亡

病人阳明经脉气绝:

口眼歪斜抽动,

常显惊恐,

胡言乱语,

面色发黄,

经脉上下

所过之处

现盛燥状

盛燥渐至

肌肉麻木

不仁而终

病人少阴经脉气绝:

面色发黑

牙龈收缩显得牙齿变长

牙齿缝积满污垢,腹部胀闭,

直至上下不相通而终

病人太阴经脉气绝:

腹胀闭塞,呼吸不畅,

常欲叹气呕吐,呕则气逆,

气上逆则面赤

如果不气逆,

又会变为上下不通,

不通则面色发黑,

直至皮毛枯樵而终

病人厥阴经脉气绝:

胸中发热,咽喉干燥,

经常小便,心烦胸闷,

渐至舌卷,

直到睾丸上缩而终

以上是十二经脉

气绝衰败的症候

解读启示:

静心研读

《内经》

会认识到

宇宙自然生态系统是

一个循环运动的大系统

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人体系统

都是这一个大系统里的

微循环系统和微量元素

而且彼此之间

都存在着相应的

阴阳平衡关系

所谓养生学就是

生态系统养护学

遵循天道法则

维护和调节生态系统的

阴阳平衡关系,就是

养生学的“道为术之本”

调节生态系统

阴阳平衡关系的

方法和工具手段,就是

养生学的“术为道之用”

因时因地

因人制宜

系统观察

综合权衡

辩证分析

就是养生学的

“法术万变而道不变”

人类社会生态系统

发生异常病变之时

通过施用“移精变气”和

针灸及药物疗法进行调治

这就是

“大医治国圣医治天下”

的医道,也可称为

社会养生学和社会医学

大约距今

五千年前的轩辕黄帝

堪称社会养生学的鼻祖

到了“中医救人”层面就只是针对

个人生命系统病变的,调养治疗

至于“西医治病”

则是针对人体

病变部位和

病毒细菌的

“精准治疗”,也是

纯粹依赖机械工具和药物

不断制造后遗症的“科学疗法”

当然,“中医救人”

同样会产生误诊和医疗事故

正如《内经》提到的

“春刺夏分”之类,就是

针灸疗法的医疗事故悲剧

由此可见

“中医救人”的悬壶济世

不仅要在“术为道之用”

的医术方面精益求精

更要在“道为术之本”

的医道层面不断修炼提升

对于患者个人来讲

自觉学习大道文化

的“阴阳五行说”

就可以

进行顺应天道法则的

自我康疗和自我养生

同时,也能主动减少

“中医救人”和“西医治病”

的误诊误治隐患

我们接下来的

同步静心养神疗程

就是继续研修和解读

《脉要精微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