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俞老常用穴之“虎口”

 文炳春秋 2022-05-31 发布于浙江

冲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冲脉的作用十分重要。临床上能调整冲脉的方法不多。随着跟师学习的日益深入,今天我们给大家分析俞老临床上常用的调节冲脉的穴位之一——虎口穴。(一说,虎口穴,经穴别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即合谷,本文虎口,非合谷也。)

浅谈俞老常用穴之“虎口”

虎口:经外穴名,出自《千金要方》。

定位: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结合处这个位置的掌背与掌面整个厚度的中间分界线上。

浅谈俞老常用穴之“虎口”

功用:温补冲脉,通调全身气血。

适应症:通冲脉,治疗百病。主治眩晕,失眠,中风,头痛,心痛,腰痛,胃病,郁证等脏腑、阴阳、气血失和的疑难杂症。

针刺方法:俞老一般用金针针入0.3-0.5寸。可深刺1.5寸,或随患者呼吸,在呼气时行针,方向对着灵骨穴。

针刺虎口出现的反应,表现为人体患病部位发凉,发热或者发麻发胀,或患处跳动。且最早出现反应的部位不一定就是患者主诉的病变部位,针刺后能调动冲脉的功能,调节全身的正气分散至十二经脉,特别是发生病变的经络,随着人体正气向病变部位的聚集,有些针感强烈的患者会逐渐自觉有气从头顶至达会阴部,其实是经气运行于冲脉的结果。

虎口穴通冲脉解。

1,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冲脉不畅,则人体上焦阳气无以下达。调冲脉,就能通调五脏六腑。

2,《素问》云:治痿独取阳明者何也?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冲脉者,经脉之海,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

3,全息疗法中,第二掌骨诊疗法是常用的疗法。

4,虎口穴在手阳明经的原穴合谷穴附近,穴位解剖部位有重合。也可以说,虎口穴,丰富和补充了合谷穴的应用范围,通过改变进针方向,引导机体内部调节。临床上俞老多虎口穴配合谷穴。

俞老曰:虎口穴,能通冲脉,能通经脉之海,而调节十二经脉气血,调节全身气机升降。治疗疑难杂症上有奇效。

目前有学者也同意,虎口穴有通冲脉之功,并称虎口穴为大叉穴,还提出此穴位2个作用,“微针调气化”和“肾间动气”。前者指通过局部刺激调整全身气血,后者指针刺此穴位能刺激神阙、命门二穴,振奋肾间阳气,以调理周身气血。也有医家认为深刺虎口穴有“通天彻地”之效。俞老认为,在新穴位的命名上,应该尽量避免自己创造新穴位名,尽可能采用现有的名称,以免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