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增殖中,生产超过需求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

 谢耳朵馆长 2022-01-16

引言

价值增殖中,生产超过需求的意义是什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资本论》中认为,“剩余价值一部分由资本家作为收入消费,另一部分用作资本或积累起来。在剩余价值量已定时,这种分割的比例决定着积累量”。这意味着,在资本家能够满足个人消费需求和生产消费需求的价值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理论上可以通过节约个人消费来增加资本的积累,反之通过节约生产消费来增加个人消费的需求实现程度。

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价值量来源于剩余价值中用于资本积累的部分,剩余价值越多,在收入和资本的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的消费和积累的规模也会越大。

因此,资本家在现实生产中很少会为了扩大资本的积累而牺牲个人消费,而是会通过“榨取别人的劳动力的程度和强使工人放弃一切生活享受的程度”,即增大剩余价值量的生产来同时扩大个人消费和资本积累的需求实现程度。就资本家用于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生产消费需求而言,剩余价值m的生产和实现影响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程度。

剩余价值总量取决于资本的周转速度

剩余价值完全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属于流动资本的范畴,因而以年为单位计算的剩余价值量取决于包括劳动力商品在内的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在预付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相同的前提下,周转速度不同,等量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不同,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不同,用于资本积累的价值量和资本积累的速度各不相同。

资本的增殖程度取决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固定资本的价值通过雇佣劳动的具体劳动分多次向劳动产品中转移,相同产品中固定资本转移价值量相同。

“一定量的劳动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数量是同劳动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成比例地增加的”,劳动生产力越高,同等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越多,固定资本价值向劳动产品转移的速度越快,固定资本在使用期限内处于闲置的时间越短,固定资本用于折旧的价值就越少,越能够以最少的资本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

提高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以缩短其使用年限,也往往能够规避技术革命带来的固定资本的浪费,同样起到等量资本尽可能多的创造剩余价值的效果。剩余价值的生产同资本积累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价值基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没有剩余价值就没有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

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能够促进和加速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转化,从而相同时间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进一步促进资本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的需求体现为个人消费即资本家改善个人生存状态的需求,以及生产消费即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以维持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资本家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之间的比例决定了资本家两种需求的实现程度,资本家可以将全部剩余价值用于个人消费,重复简单再生产过程,但绝不可能没有个人消费。

《资本论》中认为,在个人消费与生产消费之间比例相同的情况下,“资本由于连续的积累而增加得越多,分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的价值额也就增加得越多”。剩余价值绝对量的增加,能够在不改变资本家个人消费与生产消费之间比例的前提下,提高资本家的两种需求能力。因此,价值增殖决定了资本家需求的实现程度,即资本家的需求能力。

增殖价值的无偿占有使工人需求能力受限

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货币在资本家手中具有了增殖的能力。资本家对财富使用价值的消费分为个人消费和生产消费,个人消费是以使用价值和价值同时消失为最终结果,生产消费是旧使用价值消失的同时创造新使用价值,价值在旧使用价值消失的同时转移到新使用价值中。

就一般劳动生产过程而言,生产是创造新使用价值和保存、增加旧价值的统一;就资本主义生产而言,生产是创造新使用价值和保存、增殖旧价值的统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资本家不断购买劳动力的动机在于行使其无偿占有价值增殖的权利。

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为资本家创造的价值,是资本家支付劳动力价值有偿获得的价值;雇佣工人在超出必要劳动时间为资本家创造的价值,是资本家不费分文无偿占有的价值。

由于资本家同雇佣工人进行的商品交换,交换的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时间,而不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创造的价值,才使资本家付出的价值具有了增殖的可能。但是,“劳动力商品使用时间内的劳动”和“劳动力在这段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无异于同义语反复,正因如此,资本家占有增殖价值的实质其实就是以等价交换掩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

第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资本家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力商品的商品交换行为,只是在流通领域使资本价值增殖成为可能。劳动力真正作为商品投入资本主义生产,从而在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时间内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才使资本价值增殖由可能变为现实。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前提和基础,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是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增殖价值的真正来源。

第二,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必要需求的无偿占有。雇佣工人需求的实现以劳动力实现商品交换为基础,即劳动力价值转化为工资。“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表面上,工人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表现为对一定量劳动支付的一定量货币”。《资本论》对“劳动的价格”和“劳动力的价值”进行了对照分析,准确的揭示了隐藏在工资背后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

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转化形式,即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劳动力价值不同于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并且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力价值始终小于劳动创造的价值。工资是劳动力的交换价值,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意味着工资并不总是劳动力实际价值的绝对等价物。

《资本论》中认为,“把工资强行压低到这一价值以下,在实际运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资本家通过缩减雇佣工人的工资,表面上看是资本家与雇佣工人在流通领域通过等价交换完成,而实质则是在生产领域通过缩减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扩大剩余劳动时间完成。这种将雇佣工人工资减少来获取更多增殖价值的方式,“实际上是把工人的必要消费基金转化为资本的积累基金”。

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

资本主义生产绝不是单纯的使用价值的生产,而是为获得价值和价值增殖而进行的使用价值的生产。价值增殖是超出预付资本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单纯通过剥削剩余劳动,以市场价格出售商品实现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渐渐不能满足资本家对价值增殖的贪婪欲望。资本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改善管理方式等手段提高私人生产率,使商品的私人生产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平均价值。

商品的价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资本家在商品交换中,不仅能够获得足额的剩余价值,还能获得一份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看似通过流通领域所得,实际上是通过提高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实现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中指出。“工人。只有在他们生产的产品大于他们所消费的产品的等价物时,才可能消费这个等价物”。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价值增殖为目的的生产,财富的生产者即雇佣工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实现,以雇佣工人在生产劳动时间创造价值增殖为前提。这句话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财富价值远远小于他们获得的财富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雇佣工人生产的最终劳动产品的价值量为c+v+m,其中,v+m作为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决定了整个社会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实现程度。

总的来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即劳动力占有者和生产资料占有者相分离,因而劳动力占有者即雇佣工人只能分得新价值v+m中与劳动力价值相等的价值v。而雇佣工人获得价值v的前提是创造剩余价值m,即必须使雇佣工人的生产劳动的时间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使资本家通过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无偿占有剩余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