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出乐观的孩子》读书笔记第二十四期

 叶子与豌豆 2022-01-17

书中的内容,主要是希望父母给孩子传达一种乐观的心态,也要孩子把这种积极的心态保持下去

未来如果遇到大风大浪,有较强的抗挫能力,不至于在悲观的心态一蹶不振。

同时,这本书不仅仅是针对孩子来谈的,培养乐观的心态同样适用于每一位大人。

愿在育儿路上,我们同孩子一样,关爱孩子的同时也关注一下自己。

悲观心态的三个角度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乐观主义者,可是培养孩子乐观心态这件事,很多人又持有反对票。

持反对票的主要原因是,孩子还太小,什么都不懂,根本不需要大费周折搞这么多名堂。

等孩子大了,自然而然就懂了。等孩子真的长大了,遇到任何事情,都想着放弃,不愿意挑战自己。

遇到任何问题,都喜欢逃避或者用悲观的心态去解决问题。那未来孩子的抗压能力就会很弱,也会导致他的情绪时常处于崩溃的边缘。

作者给出了三个角度,来发现孩子或者你自己是否是悲观心态。

第一个角度:永久性。
当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认为问题总是会存在,自己永远都搞不定,把问题的责难于自己的能力或者先天不足。这就是典型的悲观心态。

如果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引导孩子,困难只是暂时的,出现问题要先冷静的分析问题,而不是归因于自我。

我一段时间,带孩子带到崩溃。我本身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遇到事情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

直到有一天,我才意识到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

孩子总是会慢慢长大,难带的阶段也只是一小段时光,所有发生的一切令我崩溃想哭的问题都是暂时的。

我发现,一旦想法往乐观方面想的话,事情反而变得简单很多。

第二个角度:普遍性
孩子如果遇到一件小事,会把一件小事无限放大,觉得所有人都在针对我,所有事情都在变坏。

比如,当孩子在家里打碎一个花瓶,妈妈很生气,数落了他两句。他开始觉得妈妈不喜欢他了,甚至觉得爸爸和爷爷奶奶也在疏远他。

于是,一个人把一件小事,无限的负面放大,内心包裹的不好情绪也会越来越多。

大人其实也有这种想法,当一个人对你有偏见时,你就会把偏见无限放大,觉得全公司人都好像在针对你一样。

第三个角度:个人化
遇到坏事情的时候,孩子频繁埋怨自己,就很容易产生悲观的情绪。

比如孩子不小心碰倒了水杯,如果大人引导正确的话,孩子也会知道下次要小心点。

如果大人上来就是一顿训斥,我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你不听,看水杯里的水撒了一地,高兴了吧!

孩子如果整天耳边充斥着指责和埋怨声,他不仅仅做事小心谨慎,而且也会导致以后只要一遇到事情,就把所有原因归于自己,都怪我,都是我不好。

时间久了,小孩变成讨好型人格,长大之后悲观心态容易严重的话,还会产生抑郁情绪。

所以,大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引导,是培养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的关键之一。

影响孩子成为悲观心态的原因

小孩子有乐观的天性,现在父母的养育又以快乐至上为前提,希望孩子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空间里。

所以,我们只告诉孩子要怎样快乐,却没有告诉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当孩子玩耍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者想要玩其他孩子的玩具,或者打疫苗的时候等等吧。

每次看到孩子哭闹的时候,大人总是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予更多的玩具或零食,让孩子忘记此刻的不快,并且告诉孩子,哭闹不是好孩子。

如果一直持续快乐至上的教养方式,那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

一、孩子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倾吐给父母了。即使自己不开心,难过了,受欺负了,也把自己的心门关上,因为即使说了或者委屈的哭了,大人总是会说,没事的,一切会过去的。

二、因为不会处理负面情绪,所以很多不好的情绪都积攒在心头,这样孩子的日常就很难快乐起来

还有一种导致孩子悲观原因是,盲目的夸奖孩子。比如孩子明明做不到,父母还在一旁加油打气,你可以的,你行的,爸妈相信你。

这种盲目的夸奖,导致的结果是,孩子认为自己在父母眼里永远是最棒的,我不能让他们失望。一旦发现自己不可能做到很完美,不能做到父母眼里最棒的样子,内心就会容易失衡。

所以,我们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那些家境好的留学海归们,因为抑郁情绪过早的离开人世。有一部分原因是父母坚持的鼓励,其实孩子更需要包容和理解。

所以,养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他们迷茫失措的时候,不要老是说你可以的,加油!

我想,如果作为父母说一句,即使你做不好,也是爸妈最爱的孩子。我想他们也不会走上绝路的。

作者认为,鼓励方式一定要建立在孩子有掌控感的基础上,他们有能力做好的事情,一定可以获取正向反馈。

除了错误的鼓励方式可能会导致悲观心态,其实批评教育,也会滋生出悲观倾向。

比如孩子做错一件事,我们要关注这件事本身,而不是孩子本身。

日常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都会有这种情景,3 + 2等于5知道,但是2 + 3 等于5就是记不住。

孩子没有真正掌握数学的原理,即使凭记忆记住了还是会忘记。但是家长一般会怒吼道,我怎么生了你这么笨的孩子,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

在育儿的问题上,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行为或不好的结果,让孩子真正认识到问题所在,并给予正确的指导。这才是一个理智的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试想,每天都有人说你笨说你蠢,你能乐观起来吗?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我们之所以让孩子拥有乐观的心态,是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要从小训练孩子正确解决矛盾冲突的能力。

第一:放慢脚步。

就是遇到事情不能急,冲动是魔鬼,理智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法宝。

虽然,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崩溃哭闹的时候,我们要给予孩子冷静的时间。

第二:提取观点

等孩子真正安静下来,我们引导孩子思考。就是对一件事情进行复盘,比如豌豆豆想和一个小姐姐玩,走到人家跟前,被推倒了。

等他情绪稳定了,让他好好想一想,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姐姐推到了你,你摔倒在地哭了?如果你也把姐姐推倒在地,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小姐姐为什么会推倒你?

第三:建立目标

告诉孩子如何做?比如豌豆豆被小姐姐推倒这件事,如果下次想和小姐姐玩的时候,牵着妈妈的手,和小姐姐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而不是一个人横冲直撞跑过去被强悍的姐姐一把推倒。

当然,要想让孩子保持乐观的心态,大人首先也要成为乐观的榜样。比如烤曲奇饼干没考好的时候,不陷入自我埋怨的境地;当孩子不好好吃饭的时候,不陷入自责焦虑的情绪。

生活总是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我们不能寄希望一本书让孩子拥有乐观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引导孩子,教会孩子如何用乐观的心态化解生活中的矛盾,才是这本书的宗旨。

豌豆豆随手记

不知不觉已经分享了二十多本育儿书了,每次我迷茫的时候也会翻一下自己写过的内容。希望看到文章的你们,可以在育儿路上有新的启发。

今天在公园里看到了凤仙花,我们那里叫海娜,就是用凤仙花捣碎成泥加小苏打,然后用向日葵大叶子或者芭蕉叶包裹着手,用细绳包扎一下,一晚上紧紧攥着捣碎的花泥,第二天打开之后,指甲和手心上都是橙红色的颜色,邹巴巴的样子,那是儿时爱美的印记。

九零后八零后的孩子都经历过用花染指甲的过程,虽然一晚上很难受,但是看到上色的手掌还是觉得蛮惊喜。

快速搜索

关注公众号“叶子的博客”,在消息栏输入关键字,就能看到你想看的信息了。
回复【待产】,最全的待产包记录你值得拥有
回复【辅食】,辅食工具,辅食安全,餐桌礼仪,给孩子做辅食不用发愁
回复【早教】,数学启蒙,英语启蒙,早教游戏,益智玩具,你想了解的都有
回复【读书】,每期的育儿读书笔记呈现给你,不一样的育儿教养,让你育儿路上不焦虑
回复【正面管教】,获取正面管教词卡,让你在育儿路上不焦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