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隔代育儿 | 回趟老家见识了真正的隔辈亲

 叶子与豌豆 2022-01-17

夏天回老家,我才真正见识了什么是隔代育儿。虽然我不提倡家庭中的一员放弃工作机会去陪伴孩子,但是育儿过程中,完全的甩手掌控也不可行。 我侄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前五年我回老家的时候还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子,现如今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只是比以前更加玩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把手机耍。

1、手机成瘾

现在科技进步了,人人都是自媒体。

家里的孩子抱起手机用小指头娴熟的划动,点开购物app,点开社交软件,整个操作流程不需要大人教,模仿大人就学会了。

豌豆对手机的需求仅限于微信和爸爸语音发表情以及拍摄照片。我侄子对手机的需求就如我当年对网络的成瘾,一刻不玩就浑身上下难受。

只要手机拿到手,从早上六点起来能刷到晚上十点左右。手机琳琅满目的视频那么多,大人都上瘾何况是孩子呢!

每次看到我侄子斜躺在床上抱着我爸的手机一边刷一边笑,我就有点担忧。科技真是两面刀,既提供给你便利,又带给你麻烦。玩手机的场面像极了清朝末年抽大烟的,没有了烟火味,却多了喧闹声。

有的人问,孩子对手机那么着迷,为什么不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呢?问这个问题的基本都是没有带过孩子的人,孩子的精力与破坏力都超强,两个老人又要种地又要照看孩子,精力有限啊!有的时候想要孩子消停一会儿,就把手机给孩子玩,孩子高兴了大人也轻松了,手机成了新时代的育儿助手。

除了我侄子爱玩手机之外,村子里的同龄小孩子都爱玩手机。基本上手机一拿,哭闹的孩子不闹了,撒泼的孩子不见了,盯着手机屏幕看一天,整个世界都清静啦!

尤其是某些短视频的推送方式,你爱看什么平台就给你推什么。大数据时代+心理学推送,让你的生活除了手机视频没有别的。每次我侄子慵懒的看完视频之后,我就会问,你刚才看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他乐呵呵得告诉我,忘记了!碎片信息就是这样,稍瞬即逝,只流于表面的乐呵,并未实质有价值的内容。如果大脑总是懒于思考,那做其他事情也是等现成的。

因为孩子喜欢看视频,我想着反正都是视频还不如看点有意义的东西。于是带豌豆和他一起用电脑看B站的纪录片《小小的世界》,通过观察微小动物的生存方式,能在内心有所顿悟。

这个纪录片一集大概是四十多分钟左右吧,看了一半多,豌豆还嚷嚷着要看滚粪球的屎壳郎,我侄子就连连摆手示意不看啦不看啦!

因为看纪录片需要思考,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我侄子这里,人类一思考脑壳儿就发痛。

手机成瘾的原因除了我爸喜欢刷快手之外,我侄子爸妈也热衷于玩手机。孩子是一块面,你想要他活的像模像样,就要用心揉面揉的像模像样。我们内心总是希望孩子比自己强,轻轻随便一揉,就希望蒸出来的馍又好看又好吃,根据生活常识来说是不可能的。

说实话,戒掉手机真的不容易。像我有的时候工作也需要手机,尽可能把工作归整到一起,在某个时间段去处理。

大人需要安排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的高质量陪伴时间,陪孩子聊天,陪孩子玩游戏,或者辅导孩子作业,无论做什么只需要每天花半个小时留给孩子。这段时间里,没有短视频的热闹,也没有工作的压力,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刻,孩子会慢慢长大,也会慢慢脱离手机的束缚。

我听我哥嫂总说没时间啊,没时间啊!我开玩笑,把刷手机的时间用上就行。还是那句话,养孩子不会那么轻松的,如果此时此刻轻松了,一定有老人负重前行。

隔辈亲隔辈亲,没有哪个老人不溺爱孩子的。想要孩子往好的方面发展,就要从小管好孩子。别等孩子管不住了,悔不当初。

2、生活习惯差

我爸妈对孙子是真亲啊,生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暑假回来之后,孩子嫌家里的伙食不好,菜不香肉不多,味道不如店里的好,总之每日进食难,难于上青天。

我妈眼瞅着孩子不吃饭愁啊,这可怎么办呀,不吃饭就会变瘦,变瘦了怎么和儿子儿媳交代呀!于是,我爸骑着电动三轮车去十里路的集市里买了一箱草莓优酸乳酸奶。

酸奶搬回来一天,二十盒一天就喝完了。吃东西没有节制,我妈说也不知这孩子像谁了,有什么吃的都是一顿吃完。孩子一出现问题,大人总喜欢把原因归在基因上。要我说,都是我爸妈惯出来的。 我侄子只要在家里做一点家务,我妈就会呵斥道,学习就学习,就知道洗碗扫地。小孩子做点家务挺好,让孩子知道什么事都不是那么容易,吃自来食总是有时长的。

在吃东西方面,我侄子就是饿狼的传说。买了一箱火龙果,七个果一天就吃完了。买了一箱八宝粥,一天就吃完了。买了一箱蛋糕,也是两天就吃完了。我严重怀疑这孩子在城里上学是饿大的,家里买点东西非要一次就吃完。

饭点不吃饭,饿了吃剩饭。这样的吃饭习惯已经好多年了,我妈说这孩子就是这样。没有人帮他调整,就这样稀里糊涂过了几年。 上厕所也不太避讳,对于性教育这块农村孩子是特别缺失的一块。垃圾随手就扔,明明知道垃圾应该扔到垃圾桶,但是多年养成的坏习惯很难改掉。

我看不下去的时候,会对我爸妈念叨几句。我爸妈总是这样回我,他还小啥也不懂。九岁了,不小了,在爷爷奶奶眼里,三十岁都是小孩子。可是总以不对等的关系相处,孩子什么时候可以长大。

疼爱要有度,这个度在隔代育儿这里无法把控。爷爷奶奶不敢管,打不得骂不得,担心儿子儿媳那边没法交代。爷爷奶奶心有余而力不足,每次握紧拳头想揍孩子的时候,就各种舍不得。即使爷爷奶奶敢管,孩子也油盐不进充耳不闻,说话没有效力。

况且九岁的孩子,光靠打骂也解决不了问题。孩子需要拥有自推力,自己推动自己的能力。大人打一下动一下,那不是孩子那是核桃。

除了这些以外,孩子对洁净也没什么概念。饭前饭后也没有养成洗手的习惯,什么地方都坐。每天的状态就是嘻嘻哈哈不穿鞋、裤子上衣一堆泥,脸上灰尘一大堆,胳膊脏的全是印。

这些习惯需要从小养成,只要大人用点心,孩子成长起来会非常快。对于生活习惯这块,确实需要爹妈监督。很多人认为孩子大了就好了,任何问题不解决,不管多少年依旧是问题。 这些问题不能靠说解决,只能靠引导去改变。首先要先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孩子正面的反馈,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即使缺点一大堆,但爸妈还是能发现我优点的惊喜。

如果我们总是念叨孩子的缺点,孩子就会在内心深处自甘沉沦。我已经这样了,没救了,索性破罐子破摔了。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如果孩子身上有某些问题,先从父母身上找问题,而不是通过棍棒来解决问题。

3、对学习没有积极性

回老家半个月了,我给孩子辅导了数学和拼音。拼音从声母开始,每个知识点都过完了。可是念拼音的时候会念,让他真正去阅读的时候,他又说我不会。

孩子好像习惯了以不会不知道回应大人,不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一提学习就瞌睡,一看手机就清醒,这些毛病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是日积月累堆积成的习惯。

突然觉得辅导孩子作业真的比敲代码都难,怪不得总是有辅导作业的父母送进了医院。我试着鼓励孩子从头开始,一句一句的读。

可是读三遍就没有了耐性,还是觉得玩手机真香呀!学习这件事真的是需要提前培养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要靠孩子的自驱力去应对学习的事。

现阶段我侄子的状态就是,学习是给父母学的给爷爷奶奶学的,学习没什么意思、学了也学不会、好难呀!越难越不想学,越学越觉得难。

我爸妈总是喊着,你不学习你爸妈拿棍子揍你。这些话对于孩子来说已经不是威胁了,大不了打一顿得了、谁怕谁。反正我是你们的孩子,你们不敢把我怎么样,拥有这样的底气自然可以把学习视而不见。

4、隔辈亲

我侄子只要哼唧两声,我爸妈就开启哄娃模式,我娃可乖啦,我娃不哭之类的话。于是,孩子这种氛围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所顾忌。

如果娃委屈了,手机候着,刷一刷视频心情倍好,如果娃哭闹了,好吃的候着,吃一顿美食立马变好。总之老人的育儿观,听不得孩子哭一声,孩子一哭要星星给星星,要月亮摘月亮。

就连豌豆哭一会儿,我妈还喊着不许说孩子,打妈妈吧!是妈妈不对。只要孩子哭闹不停,老人总是会第一时间护着孩子。

如果我说不能这么惯孩子,我爸妈就反驳我,孩子不惯怎么能长大呀!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多希望孩子可以热爱阅读,自觉读书。可是,现在的状态比登天还难,十年过后孩子会变成什么样,谁都不知道。

5、父母才是育儿的主心骨

教育孩子的事还是需要父母亲自上阵,毕竟孩子是自己的。错过了孩子成长历程,将来想管教孩子的时候,他就会理直气壮地说,我不用你们管。

小时候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我教育我,你们去哪里啦!这辈子工作可以再找,学历可以再考,孩子的时光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ps:电脑罢工了,只能用手机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