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3件心理坚强的父母不会做的事》这本书上市后,很多读者纷纷给作者艾米·莫兰写信,信中提到了同一个问题:如何让孩子变成心理强壮的人? 为什么父母们如此重视孩子的心理建设?因为没有人一生一世都是一帆风顺的,在各个阶段都会面临挑战、困苦和遭遇挫折。而只有迎风而上,内心坚强,没被眼前困境打败的人才能登上顶峰,纵览美景。 每年的高考前后,毕业前后都会有令人痛心的自杀事件。很多心理脆弱的孩子被一时的挫折击败了,最终走向了深渊。因为心理强大,天生残疾的尼克胡哲活出了精彩的人生,完美的诠释了身残志坚。即使没有壮硕健全的身体,只要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一样能击败困难,战胜挑战。作家兼心理治疗师艾米·莫兰提出了“黄金三法则”来指导父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逐步建立强大的心理素质。有了强大的内心,孩子就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有韧性和发挥更大的潜力。 孩子思考的方式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感受。所以,教会孩子应对负面想法很重要。这些负面想法包括过度忧虑,自我怀疑等。当孩子表现出这些忧虑的时候,父母们却常说:“别担心”或者“一切会好起来的”……然而,这些应对措施不但不能解决孩子们的忧虑,有可能还会让他们盲目自信起来,最终变得更糟。指导建议:在孩子出现负面想法的时候,父母要问他们“你为什么感到忧虑呢?”“为什么怀疑自己呢?”引导和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自我怀疑和忧虑的证据。让他们去直面自己的想法,最终想自己证明,忧虑和自我怀疑的不必要。经过这样的锻炼,曾经“我数学永远也不会及格的”的孩子,就会变成“我可以通过努力提高分数,也可以请教同学。” 一项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60%多年轻人情感上还没有做好迎接现实的准备。他们缺乏应对坏情绪(孤独,悲伤和焦虑)的技能。每当孩子表现出这些情绪的时候,父母就开出宽心丸“别害怕”“没什么大不了的”。这些对话对孩子处理这些情绪没什么帮助。指导建议:教会孩子识别他们情绪和感觉,把他们的感觉摆出来,帮助他们一起寻找管理情绪的办法。 要想形成强大心理素质,认清自己和管理好情绪还不够,你还需要教学孩子积极应对的方法。然而,孩子一旦遇到困难时,冲在最前的往往是父母。他们要替孩子挡一箭或者帮他们越过高山险峻。父母的保护欲剥夺了孩子选择应对困境的机会。指导建议: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技能,告诉他们要直面人生,即使自己的做法或想法与大众相悖,也要保持自己的初心。失败了,要重新站起来,不要气馁。 只要父母不抢夺孩子成长的机会,帮助孩子一起构建心理之墙,孩子就会一天天进步,认清自己,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即使调整自己的心情,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