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故事 · 秦】秦镜高悬

 与春天同行 2022-01-17

成语出处:

出自:《西京杂记》“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硋……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成语释义:

秦镜:相传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见人的五脏六腑,知道人心的邪正;

悬:挂。

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不徇私情。

近义词:明镜高悬。

人物介绍: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秦国王位,三十九岁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他认为自己“功盖三皇,德高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史称“秦始皇帝”。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今江苏省宿迁市)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成语故事:

传说,秦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从各地掠夺来了大量的奇珍异宝,收藏在咸阳宫中。这些珍宝名目之多,简直让人难以言表。在这些宝物中,最让人感到惊奇的是一面镜子。这面方镜,宽四尺(约94.8cm),高五尺九寸(约136.29cm),表面光滑明亮。人站在镜前,镜中竟会显见人的倒影。更神奇的是照镜子的人用手去抚摸胸口,就能清楚地从镜子中看到此人的五脏六腑;要是生病的人去照镜子,则可以照出病在什么地方;如果有邪心的人去照,也能在一照之下看出他胆张心动。

据说,秦始皇就常常利用这面镜子,来考察宫中的嫔妃、侍卫等人是否忠贞,倘若发现心胆慌慌乱跳的人,就立即将他们逮捕审讯。

后来,秦朝灭亡了,刘邦和项羽的大军先后攻入关中,项羽火烧了咸阳宫,掠夺了宫中的大批宝物,其中有没有这面神奇的镜子,还不能肯定。现存的文献资料中也没有提起这件宝物的下落。

成语感悟:

《秦镜高悬》的故事侧面反映了秦始皇生性多疑的性格,同时也警醒我们做人做事需行得正、坐得端,不丧失原则、不罔顾法律,如此才能经得住检验,才不会惧怕“秦镜高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