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兴华|无影灯下践行梦想,归来仍是少年

 cjs芈人 2022-01-18

DOCTOR

成兴华

无影灯下践行梦想,归来仍是少年

人物介绍

成兴华,上海市胸科医院肿瘤科(外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胸外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副研究员;

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人才发展基金资助、上海市卫计委优秀青年医学人才、上海交通大学九龙青年医学人才、上海市胸科医院优秀青年人才;

国际肺癌研究协作组(IASLC)会员、欧洲胸外科协会(ESTS)会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数字医学学会委员;

发表SCI文章十余篇,主持国家级、委局课题等多项。

擅长胸部肿瘤外科诊治,包括磨玻璃结节的诊治、早期肺癌的微创外科诊疗、中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胸外科常见疾病如气胸、肺大泡、漏斗胸,纵隔肿瘤的诊疗。

图片

第一视角

图片

成兴华

图片

他,拥有北京大学医学院及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外科学和生理学双博士学位。

他的手术风格与他的性格颇为相似,手术中,追求干练简单,不拖泥带水,能收到患者最真诚的感谢,是他特别快乐的事。从无影灯下,最简单的缝合,到手术室外对外科理念、心法的探讨,他事无巨细,教诲不倦,逐渐开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勤奋、努力、内敛和聪慧,深得导师的赞许。 

他曾憧憬着做一名微电子工程师,意外走进了北医大的校园,误打误撞成了一名医学生。他这一旦做了医生,却又是无怨无悔,入临床后,更是深深被医学的魅力所吸引,最终选择了外科,专注于肺癌,这一切似乎都是命运的安排。 

成兴华,上海胸科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行政副主任。 

在他的眼里,病人是医疗服务的核心。病人会体谅,医生会负责,医患能在多维度交流,这才是真正好的医患关系。 

“病人是人,不是机器,有情绪、有感情,每位病人背景不同,心理状态又有差异,加上不同的环境,要达到让病人生活质量改善的目的,除了治疗以外,心理上的疏导,结合他家庭情况进行'话疗’,这样病人才能更好的配合你治疗,能够让医患关系更加的融洽。” 

在采访中,他始终是一个温和,平和的人,但我能看出他心中有梦想、有冲劲,白袍在身,胸中却是卧虎藏龙。

图片

1.“误入”医途

成兴华的家乡——合肥市,这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故乡;而他的中学合肥一中,则是物理学大师杨振宁的母校。也许这座被称为“中国科技之都”的传奇城市让儿时的成兴华充满了对探索科技的向往。也许正是这样的环境也让成兴华后来的从医之路不仅看重临床,也看重科研和医工转化,人生的伏笔从这时就已埋下。

“我是2002年参加高考的,当时我的第二志愿是北医大,而第一志愿是微电子专业。没有被微电子专业录取,那时我还是觉得有些遗憾的。我们家里其实并没有学医的长辈,父母是工程师,所以做一名工程师或设计师一直是我的梦想。总之,一开始就对理工科特别着迷。”

成兴华至今难忘刚进北医大时老师们提到的一句话——选择了学医就等于选择了奉献。“一开始我做医生也是比较懵懂的,但后来慢慢的在做临床工作过程中,经过一点点的积累,渐渐开始喜欢上了医生这个职业。这句话我当时印象很深刻,但理解不是很深。后来我对自己说,既然选择这条路,那就踏踏实实、认真真真的把这件事情做好,抱着这种信念,我觉得要服务好自己的病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我才慢慢体会到,作为医生,奉献精神确实非常重要。”成兴华逐渐感到了一些学医的成就感,后来就慢慢就开始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好学思辨晓事理,勤奋求实建功业。北医大文脉赓续,薪火绵延,有着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每至秋日,树上金黄扇叶片片飘落,堆堆叠叠,如锦如绣。漫步校园,有时向老师请教些许疑惑,在这里,无论是教授、院长、院士,每一位老师都会停下脚步,平等地如朋友一般地与学生亲切交谈。成兴华在北医大临床医学系的生活学习充实而充满挑战,虽然他开始越来越喜欢成为医生,越来越感受到医学是人文和科技交融的产物,但在他内心里还是想,让属于他的医学带有一些理工之美。

在成长成一名优秀医生的过程中,成兴华受到很多非常优秀导师的指点和帮助。当提到导师,我能从他溢于言表的感激之言,感受到导师们对他用心用情的栽培。他的老师、导师有很多,这包括他的博士的导师万峰主任,他是中国最早做心脏外科搭桥的临床医生之一。工作后,成兴华得到了中国著名胸外科专家陈海泉主任、罗清泉主任的言传身教和点拨,从这些德高望重的大咖身上,成兴华学会了很多很多,不论是临床方面还是为人处事方面,或是在和病人沟通方面,他都在一步步的走向成熟。除了这些外科导师外,诸如肿瘤内科陆舜教授这样的肿瘤学大咖也是成兴华成长历程中的良师益友。“陆舜主任对肺癌的认知、他的科研思路和他的为人都给我做了很好的榜样和力量,我也觉得很幸运。”成兴华说(笑)。

和其他大多优秀的临床医生一样,成兴华对自己主刀的第一台手术记忆犹新。“我其实印象很深刻,第一次主刀时,有一些激动,也有一点忐忑。当时我主刀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并要完成过一定数量的手术后,才能进行独立主刀。独立主刀过程当中,要有预判,所以我们也进行了很多的准备,手术前一天,我左思右想,晚上睡觉也辗转反侧,想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等,要对的起病人的信任。”也许正是因为想了很多,也准备了很多,虽然手术时间稍微长一点,但成兴华的第一次主刀相当顺利。他形容当时操作的时候,就像第一次开车上路,有一点紧张。也许是思想高度集中的原因,第一台手术做完之后,觉得特别疲惫。渐渐的手术数量越来越多,成兴华紧张的情绪慢慢消失,手术也越来越轻松,越来越自信。最终,每天获得点点进步最终让成兴华破茧成蝶,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看大图

图片

2.人文医学与医疗科技

医学的灵魂是人文,科技却又将人文之魂传播给了社会,传播给了病人。

过去二十年,应用科技飞速进步,而在肺癌外科领域里有两个方向革命性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各类成熟筛查技术的诞生,这让一个病人,从之前的“有了症状来就诊”的被动的应诊模式,逐步转变成“通过筛查发现早期肿瘤”,主动早诊早治得以实现,这个重要的转变使得微创手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另一方面,手术技术也出现了飞跃,包括各类胸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的出现,绝大多数开放手术现在可以通过腔镜微创手术完成。胸腔镜手术本身也由早期的四孔、三孔手术,变成了现在的两孔和单孔手术。而且,术后康复也已非常成熟,绝大多数患者术后2~3天就能出院。

一说到医疗科技的进步,成兴华似乎望见灯塔,心里那股子乐劲一下子涌了出来。“一般来说我们现在只需要通过3厘米左右的切口能就能达到肿瘤根治性切除的目的,而在以前这手术的切口是30厘米,这样病人术后恢复的非常快,痛苦也减少了很多。未来胸外科还会往什么方向发展呢?我想一个是腔镜技术不断的成熟,包括机器人技术,另外,人工智能应该也会介入一些手术。这些都会使得未来的胸外科手术风险降低,扩大微创手术的指征,让病人能更好的被治愈,更快的康复。”

说到机器人手术,上海市胸科医院应该是最早在中国开展机器人手术的医院之一,手术机器人是当今人类工程学技术发展的结晶,它结合了微创,结合了人工智能,结合了光学技术,在可见的未来,手术机器人还将出现更多飞跃。

2015年时,成兴华配合罗清泉主任完成了第一台机器人手术。这让成兴华印象很深刻,因为这是他第一次感受脱离了用人手操作的手术。“当时我是助手,罗主任完成的还是非常的顺畅。后来我自己做主刀医生的时候,做机器人手术觉得还好,有些挑战,但不是特别的大。”说到这里,成兴华的思绪似乎回到了当时那间手术室里。

后来,在导师们的指导下,成兴华也开始逐步开展这项技术。从这当中,成兴华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也感受到了机器人手术能给病人带来的好处。成兴华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人手术的优势将不断被发掘。“对医生而言,医疗机器人是更高端的手术工具,但手术的过程是否顺畅是建立在对解剖和生理的充分理解上的,医生仍然要对手术过程做出很多预判,也要一些操作的技巧,这其实和用人手做手术是一样的,选择不同的工具,能帮助我们医生有更多样化的选择,能够给病人带来更多的好处。但对于外科医生来讲,里面的操作过程基本都差不太多。”

医疗科技是帮助医生实现梦想的翅膀,让手术的方式和选择越来越多。这也让医生对病人的治疗有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以前的手术差不多是千篇一律的,随着肺癌筛查的普及,不同病情的病人可能就要使用不同的方法了,有早早期的肺癌病人,有中期肺癌的病人,也有中晚期肺癌的病人。在不同的可手术的病人当中,我们进一步细分,对不同的病人采取更精准的手术规划,这能够给病人带来更多个性化的治疗。此外,手术和药物结合所产生的一些新诊疗方法,让手术的效果越来越好,让更多病人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得到治愈未来,一些依赖于肿瘤生物学性质的治疗方法,将使肿瘤个性化治疗进一步完善。”在访谈中,成兴华多次提到了“个性化医疗”的重要性。的确,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个性化的治疗着实是为病人们提供了更具人文精神的选择,这也是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石。

图片

学习机器人技术

图片

机器人手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点击看大图

图片

3.智慧医疗创新与医工转化之路

随着成兴华临床经验的积累,他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将临床经验转化成医疗科技,这样就能让更多病人和同行受益。他儿时在故乡合肥所种下科技梦想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我们强调的是可转化,可落地的医工转化创新,这就要从临床需求出发进行创新。” 成兴华所说的创新,就是由医生找到临床需求的关键点并提出一些想法,然后由工程师来进行工程学实现,这通常需要一个转化团队。而这个创新最关键的临床问题、临床需求是从医生的实践和经验中来发现,来提出的。

在过去,中国的医疗技术的迭代主要是由工程师主导的,那时主要是学习西方技术和产品,进行国产化。而现在的临床创新则更需要医生引领,这将是未来几十年医疗科技创新的主旋律。

就这样,成兴华把成为优秀工程师和杰出医生的两个梦想,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道路。“我希望后面能有一些创新实践,虽然医疗创新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也需要很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及后面临床研究的验证,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其实,这时的成兴华已经在医工结合的道路上做出了一些实践,也获得了一些奖项。在临床实践中,成兴华发现,有很多肺癌病人的小结节要做术前的定位,定位的过程比较痛苦,需要要放一根细针进入病人肺部,然后病人需要躺很久,虽然进行局部麻醉,但病人却要保持清醒,会很痛苦,于是很多病人会感觉很恐惧。成兴华希望能改变这样令人生畏的定位方式。他想“是不是能够通过一个不需要CT的定位的方式”,让病人在全麻的状态下就能够完成这个操作。于是,他想到曾经有理工科的朋友提到过“增强现实技术”,经过和朋友的探讨,他觉得这个技术的确有潜力,也有希望能够替代目前的定位的方法,实现让病人在手术全麻的状态下,没有痛苦的完成定位过程。

成兴华根据这样的思路,着手进行相关项目开发,这个项目获得了上海市科委老师们的认可与资助,并吸引了国外相关学会的注意。2020年,凭借该转化研究,成兴华参加了全国医疗设备创新创业大赛,荣获三等奖。现在这个项目仍在进行中,并正在根据临床反馈不断完善方案。成兴华满怀期望的说:“虽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希望后面能够切实的把它带到临床当中去,让病人少受痛苦,让手术方法更加微创,进一步完善早诊早治、微创治疗的过程。”

出走十数载的外科医生,归来仍为少年梦。儿时的成兴华憧憬对科技的探索,而这探索就像一场远足旅行,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时而远去,时而接近,仿佛坐在河边看落花流水,看那流逝的景致,最终却在此刻让梦想在刹那间相遇,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图片
图片
图片

智慧

医疗 

在增强现实眼镜下进行手术

点击看大图

图片

/   口述实录   /

图片

Q

A

晔问仁医

成兴华

晔问仁医

2020年,有数据统计,接受手术后,男性五年生存率为69%,女性为82.9%,超越世界领先水平。您觉得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比肩欧美的“秘诀”是什么?

成兴华

主要秘诀有二:一是筛查的普及。早筛、早诊、早治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早发现的治疗效果显然是著毋庸置疑的,提升了生存率,也降低了相应的治疗成本;

二是科技进步。以前,我们的外科发展一直是在追赶并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但近一二十年,我们的胸外科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在外科手术技法上,可以说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从技术层面来看,我们现有的水平可能已超欧美,但我们不能骄傲,就诊疗的规范化方面,我们国家的不同地区、医院之间还存在一些差异;另外,不论是技术还是药物的研发能力,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作为外科医师,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晔问仁医

随着检测技术越来越灵敏,肺部结节攀升,那么什么是结节、什么是磨玻璃结节?他们和肺癌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成兴华

我们做过一个统计,经CT筛查,大概20%到30%的普通人都会发现结节。打个比方:脸上长痣,有些痣并不危及生命,如不太影响美观,都不会在意。肺结节好比长在肺的痣,通过CT检查被发现了,同样的绝大多数都是良性的,不用太紧张。

磨玻璃结节并不等于肺癌,很多的良性问题也可能导致磨玻璃结节,比如说炎症也可能引起肺磨玻璃结节样改变,然后还有肺内小的出血,也许有可能出现磨玻璃样结节。还有一些真菌性的感染,都有可能引起肺磨玻璃结节。但是确实也有一部分的早早期的肺癌表现为磨玻璃结节,我们统计下来,第一次发现的磨玻璃结节当中,大概有70%-80%左右不是因为炎症引起的,可能是一些原位癌或者癌前病变,或者是早早期的肺癌,需要进一步评估,并非所有的磨玻璃结节都需要手术。再打个比方,有些原位癌好比停车场的汽车,处于静默状态,它可能永远停在原地,一辈子不会启动;有些会微启动——开始点火踩油门,欲启动未启动,这可能是手术最佳的时机;也有的虽然启动了,但还没开远,也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医生需要凭借专业和经验,既不丧失良机,又不过度治疗。

晔问仁医

是否还记得2015年和罗清泉教授完成的第一例机器人手术的情形?

成兴华

印象很深刻。我们当时配合罗清泉主任,完成了第一台机器人的手术,这是一台脱离了人手操作的手术,当时非常震撼,上海市胸科医院最早在中国开展机器人的手术,它很可能是外科手术的前进方向,现在这项技术被临床不断推广应用,我们也在进一步探索它的优势。

晔问仁医

除了临床,对于科研和医工转化您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比如荣获第三届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双组三等奖,可否分享一下?

成兴华

这个创新源于一个临床痛点。手术一般是全麻,整个过程病人不会有痛苦;但手术前我们可能需要对结节进行CT引导下穿刺定位,以保证切除的精准性,这个过程一般只做局麻,病人在清醒的状态下会有所恐慌或不适,甚至经历比手术本身更大的痛苦,于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个不需要CT的定位方式,让病人在全麻的状态下就能够完成这个操作。我还是有一颗工程师的心,当时和理工科的朋友碰撞后,有了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辅助定位的想法,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投放临床,让病人少受痛苦,让手术更加的微创,真正的实现早诊早治、微创精准治疗。

晔问仁医

如果让您给年轻的学子推荐一本书,您会推荐?

成兴华

我曾经在上海图书馆的科普活动中推荐过《众病之王-癌症传》这本书。这是一部讲述人类抗癌历史的书,一方面能够看到抗癌战争的由来和历程,另一方面也能看到每个时代医生所面临的困境和勇气,虽无人敢轻言治愈,但一直在为提高治疗效果而努力。那杀气腾腾的癌细胞,却是正常细胞突变而成的!到头来,人类的终极敌人,并非来自外部,原来竟是自己,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次的执念演化,都从一个突破开始,我们医生永远在路上,希望归来仍是少年。

图片

采访/晔问仁医     编辑/陈庆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