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盒介绍: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属于副黏病毒科的肺病毒属(Pneumovirus),主要引起6个月以下婴儿患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以及较大儿童和成人的鼻炎、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其发生机制除病毒感染直接作用外,可能与婴幼儿呼吸道组织学特性、免疫功能发育未完善及免疫病理损伤有关。严重RSV疾病免疫病理损伤主要是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与RSV相互作用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本试剂盒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细胞培养液或其它相关生物液体中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含量。 试剂盒基本原理: 本试剂盒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定量法检测human RSV-F蛋白含量,酶标板采用纳米共价包被Human RSV F蛋白捕捉抗体,检测时酶标板孔加入待检样品或标准品,再加入F蛋白检测抗体(生物素化抗RSV F蛋白抗体),反应后加入链霉亲和素HRP,最后加入单组份TMB底物液显色;如果待检样品中含有RSV-F蛋白,TMB底物液在HRP催化下显色,加入终止液终止显色后,在酶标仪OD450/OD630读取吸光值,在合适浓度范围内,吸光值大小与待检测样品中RSV-F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根据标准品浓度/吸光值绘制的标准曲线,可计算出待检样品中F蛋白含量。 实验所需自备物品: 1.酶标仪(带有450nm和630nm波长滤光片) 2.高精度移液器,EP管及一次性吸头:0.5-10μL, 2-20μL, 20-200μL, 200-1000μL 3.37℃恒温箱,双蒸水或去离子水 4.吸水纸 待检测样品的收集方法: 1.血清:全血样品于室温放置2小时或4℃过夜后于1000×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收集血液的试管应为一次性的无热原,无内毒素试管。 2.血浆:抗凝剂推荐使用EDTA-Na2,样品采集后30分钟内于1000×g离心15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避免使用溶血,高血脂样品。 3.组织匀浆:用预冷的PBS (0.01M, pH=7.4)冲洗组织,去除残留血液(匀浆中裂解的红细胞会影响测量结果),称重后将组织剪碎。将剪碎的组织与对应体积的PBS(一般按1:9的重量体积比,比如1g的组织样品对应9mL的PBS,具体体积可根据实验需要适当调整,并做好记录。推荐在PBS中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加入玻璃匀浆器中,于冰上充分研磨。为了进一步裂解组织细胞,可以对匀浆液进行超声破碎,或反复冻融。最后将匀浆液于5000×g离心5~10分钟,取上清检测。 4.细胞培养上清:取细胞培养上清于1000×g离心20分钟,除去杂质及细胞碎片。取上清检测。 5.其它生物样品:1000×g离心20分钟,取上清即可检测。 6.样品应清澈透明,悬浮物应离心去除。 7.样品收集后若在1周内进行检测的可保存于4℃,若不能及时检测,请按一次使用量分装,冻存于-20℃(1个月内检测),或-80℃(6个月内检测),避免反复冻融。 8.如果您的样品中检测物浓度高于标准品最高值,请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倍数稀释(建议先做预实验,以确定稀释倍数)。 检测前准备工作: 1.请提前20分钟从冰箱中取出试剂盒,将各组分平衡至室温。 2.洗涤液配制:将浓缩洗涤液用双蒸水稀释(1:25)。未用完的放回4℃。从冰箱中取出的浓缩洗涤液可能有结晶,属于正常现象,可用40℃水浴微加热使结晶完全溶解后再配制洗涤液(加热温度不要超过50℃,使用时洗涤液应为室温),当日现配现用 。 3.标准品配制:瓶身标注有标准品含量 :标准品为冻干品,使用前用PBS或者去离子水复溶到0.5ml(此时标准品浓度为C0),然后根据需要,取适量标准品用通用稀释液 进行1:2倍比稀释(注:不要直接在反应孔中进行倍比稀释)。建议配制成以下浓度:C0、C0/2、C0/4、C0/8、C0/16、C0/32、C0/64,样品稀释液直接作为空白孔0。 例如:标准品管标注为25ng,加水0.5ml复溶,此时C0=50ng/ml, 用通用稀释液 进行1:2倍比稀释最为标准品的浓度依次为50ng/ml,25 ng/ml,12.5 ng/ml,6.25 ng/ml,3.13 ng/ml,1.56 ng/ml,0.78 ng/ml,0 ng/ml(稀释液作为空白对照) 4. 检测抗体工作液:实验前计算当次实验所需用量(以100μL/孔计),检测抗体(100×)用通用稀释液稀释100倍,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100-200μL; 5.链霉亲和素HRP工作液:实验前计算当次实验所需用量(以100μL/孔计),链霉亲和素HRP(100×)用通用稀释液稀释100倍 ,实际配制时应多配制100-200μL; 6.TMB底物液:使用前,提前放置室温平衡。 |
|
来自: friendbio > 《福因德生物资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