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掌握诗词的平仄格律

 有志者w 2022-01-18

(转)

千山小草

2020-11-26分享保存

问题:如何掌握诗词的平仄格律呢?

前言

现代人学习古诗词,最好学习一些平仄格律的基本知识。

从南北朝齐梁时代开始,诗人作诗开始有意注意四声的变化。到唐朝时,科举中加入了格律诗的写作,因此平仄格律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基本知识。

如果想真正体会古诗词的妙处,不懂格律是一个缺憾。

一、平仄

齐梁时期,沈约等永明体诗人研究四声:平上入去。并且把四声应用到了诗词创作中,还搞出了四声八病之说。

仄,就是不平。上、去、入,就是仄,诗句中的平仄交替,产生了美妙的韵律。但是对于现代人学习诗词创作,最麻烦就是古代四声与现在的四声不同。

所以,以普通话的平仄,来学习格律,是一个捷径。搞明白基本的格律知识,再了解古韵与新韵的不同,渐渐学习使用古韵创作。这样,就不会产生畏难的情绪。

二、古韵与新韵的平仄不同

1、新韵

妈、麻、马、骂,是今天的四声。

妈是一声,阴平;麻是二声,阳平。普通话的一声二声都是平声。

马,是三声,骂,是四声。普通话的三声四声都是仄声。

2、古韵

天、子、万、福,是古韵的四声。

天,平声;子,上声【shǎng 】 ;万,去声;福,入声。

例如,柳宗元的这首《江雪》,是押入声韵的绝句。后面两句:

千山鸟飞绝,平平上【shǎng 】 平入。

万径人踪灭,去去平平入。

孤舟蓑笠翁,平平平去平,

独钓寒江雪,入去平平入。

3、新韵与古韵的对比

从柳宗元的这首绝句可以看出,绝、独,在新韵中,是平声,在古韵中是入声(仄声),这就是古韵与新韵的不同,也是困扰现代人学诗词的一个问题。

另外,雪,在新韵中是三声,类似于上【shǎng 】声,但是在古韵中是入声,入声和上声都是仄声,这个字今古韵都作为仄声字用,还不算大问题,只要不用在韵脚上即可。但是绝、独,影响就大了。

因此,老街建议,刚开始学习诗词创作,不妨从新韵开始入门。

三、格律

诗,有古体和近体(近体就是格律诗),但是填词,必须依照词谱填词,因此所有的词都是格律词。

因此,不懂格律,是不能填词的。

从另一方面来说,学习填词,不妨从格律诗开始学,会做五言近体绝句(四句,不要求必须对仗),就会做七绝(四句,不要求必须对仗)、五律(八句,中间四句要对仗)、七律(八句,中间四句要对仗),也就能看懂词谱,可以填词了。因此,五绝是学习诗词的基础。

格律诗有四种基本句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每个句式作为第一句,按照相对,相粘的规则,可以形成四种组合,就是四种不同的绝句了。除了上面那种,另外三种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在基本句式中,有的字是平仄均可的,用“中”来表示,例如仄仄仄平平,可以:中仄仄平平;

其他三种句式:

平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中仄平。

例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四、两种变格

平平平仄仄,有两种变格:

平平仄仄仄,叫做三仄尾;平平仄平仄,就锦鲤翻波。

这两种变格都是律句,不算出律,。在唐朝严格的科举考试中,试贴诗有不少使用这种两中变格的例子。

唐德宗贞元年间,徐牧有《省试临渊羡鱼》:惭无下钓处,平平仄仄仄,三仄尾:

清泚濯缨处,今来喜一临。惭无下钓处,空有羡鱼心。

退省时频改,谋身岁屡沉。鬣成川上媚,网就水宁深。

赪尾临波里,朱须破浪浔。此时倘不漏,江上免行吟。

中唐诗人张籍科举时,有《省试行不由径》:谁能达天道,平平仄平仄:

田里有微径,贤人不复行。孰知求捷步,又恐异端成。

从易众所欲,安邪患亦生。谁能达天道,共此竞前程。

子羽有遗迹,孔门传旧声。今逢大君子,士节自光明。

五、两种拗句与救拗

救拗也不麻烦,记住这两种。

1、孤平,平平仄仄平的变化

平平仄仄平,如果第一个字写成仄: 仄平仄仄平,这是孤平。救拗方式是:仄平平仄平。即把第三个字改“平”即可。

2、仄仄平平仄的变化

1)、中仄仄仄仄

对句用“中平平仄平”救拗,例如: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2)、中仄平仄仄

还是,对句用“中平平仄平”救拗,例如,野火烧不尽,出风吹又生。

又如:流水如有意,平仄平仄仄,暮禽相与还。仄平平仄平。

结束语

以上都是用五言诗来举例,七言律句就是在五言诗前面加上相反平仄的字即可。

例如:仄仄仄平平,七言就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七言律句的第一个字,都是可平可仄的,所以可以写作:中仄中仄仄平平。

记住:中平平仄平,这个句式,几乎是救拗的万能公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