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巾方子

 品茗客人 2022-01-18

  手巾方子,好像是属于上个世纪的日用品,属于那个时代的一个词汇。。

  在我们的方言里,一块毛巾,就被人为地划定成两个名词:手巾,是洗脸、擦脸的;脚布——注意啊,不说巾,是说布的——是洗脚、擦脚的。

  手巾也好,脚布也罢,是晾(方言中读如“浪”的)在家里,不随身带出去的。除非是在特别热的天气,做重体力生活的男人们,才会将手巾缠在手臂上,以便随时擦汗。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外头,要擦鼻涕、揩汗、抹眼泪了,就要用手巾方子了。

  手巾方子,与正式的手巾用的不是同样的材料。手巾方子,就是一块四四方方,印了花的布——男人们用的,与女子们用的,在大小、颜色、花色上都会有大不同的。

  手巾方子用于揩眼泪、鼻涕,是用于上,不用于下——通常只用于颈项之上,不会用于胸部之下,更不可能用来去揩腿、擦脚的,因而是用“手巾”来称呼它。但它又和正式的手巾不同。

  大小不一样,材质不相同。手巾方子不是毛巾,只是一块普通的布。整个的面积也只有手巾的一个角。手巾是一块长方形的,手巾方子通常是一块四四方方的布,这才叫“方子”呢。

  手巾只在家里在用,手巾方子是要带在身上,要在外面使用的。

  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携带手巾方子的方式方法是有不同的。

本图选自网络

  老年妇女,在我小的时候还能见到的那些小脚奶奶们,上衣是那种中式的“大襟”的衣裳。有没有口袋,我不知道。我在儿时能见到的是,那些小脚奶奶们,会将一块手巾方子塞在胸前右侧的衣襟处。和人说说话,就会将那块手帕方子抽出来,擦一下眼泪或是嘴角,再塞到衣襟里。

  小朋友,特别是上了幼儿园或是小学的小孩子,会被要求将四方的手巾方子叠成一个长条子,用一根别针子别在胸前的一侧的衣裳上。那个时候的小孩子好像更容易拖鼻涕淌眼泪,要时不时地用手巾方子擦一下,别在胸前,方便使用,又不容易丢失。

  有身份的人物,穿中山装,有四个口袋的,那手巾方子会被叠得齐整地放在上装下边的一个口袋里。不会时常用得到的,偶尔掏出来擦一下嘴角,揩一揩鼻子。

  手巾方子的用处也不止于擦眼泪鼻涕。

  我上过一年的幼儿班,大班。那一年里,就曾经有过几次在教室外面做游戏。老师让大家在草地上围坐成一个圈子,一个小朋友手拿一块手巾方子在我们身后跑,一边跑,我们一起唱,是不是唱“丢手绢”记不得了,反正,手巾方子丢在哪个人的身后,那个人就要很快地起来,拿着手巾方子继续跑,直到让下一个小朋友取代你。

  我第一次跟轮船,就曾向坐在对面的一个大人学会了用手巾方子叠老鼠——有头有耳朵有尾巴的小老鼠,放在手上,老鼠头在大姆指处,鼠身在食指中指处,另一手假装在抚摸,鼠身处的两根指头轻轻动着,这手巾方子叠的老鼠也似乎活了,在动;稍一用力,它还会突然窜出去。

  一直到我上大学离开老家之前,都时常看到有用手巾方子做钱包的。一块手巾方子,里面包着若干张一角二角的纸币,还有一些个铅角子——那时只有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折叠好了,还要用一根别针子别起来,有些老人,尤其是老年女性,不放心,还要在衣服口袋外面再弄根别针子别一下。上街来了,挑好了要买的东西——好像主要是布料,该付钱的时候,左三层右三层地从最贴身的衣服口袋里将那手巾方子包着的钱包拿出来,再左一层右一层地将手巾方子包的钱解开来,抖抖活活地拿出钱来,交给营业员。

  那个时候,送一块手巾方子给别人,是有着特别的意思的。那当然是送给异性了。在我上中学的时候,曾听说有同学送过手巾方子的,好像是一位女生接受了一个男同学的邀请看了一场电影,回赠了一块手巾方子。

  五十多年前,我上小学之初,就知道这手巾方子有更正式的名称——手帕、手绢。可是,多少年,人们还是习惯性地说手巾方子。

  进入到新的世纪,面纸普及了,人们会随身带着一包纸巾。方便又卫生啊,用一张,扔一张,不需要回去洗涤了。薄布印花的手巾方子逐步就在人们的视野消失了。

  手巾一词被毛巾取代了。手巾方子难看到了,就连手帕、手绢也从日常的语汇中淡出了。


相关文章

方言|捣膀颈弯子

“老家”真的是不能写作“老噶”,“下雨”也不能写作“哈舞”——文字不能乱写

搌布 刷锅把子 扫地把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