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的小手巾是指手帕或手绢,在我最初使用它的年代都是这样称呼。对应小手巾的是手巾,商品的名称叫毛巾,那时我家洗脸的毛巾叫手巾,洗澡的毛巾叫洗澡布,洗完脚擦干脚的毛巾叫楷脚布,这样称呼虽然土气十足,但能防止混淆。
小手巾我上中学时才使用,看到同学有,也买一块放在衣兜里。那年代不少人都随身有一块手帕,可以擦汗,抹眼泪,擦鼻涕,尤其是身患感冒时,如果身上没有一块手帕,会使人感到尴尬。由于有用处,放在袋中无论是整齐叠放还是捏成一团放置,都不占用多大空间。很多人出门都记着带上手帕。
记得学生时代,手巧的同学会使用身边的手帕,团成老鼠,小兔,小狗的模样。有时手帕还能将买到的零散的物品,如樱桃杏子等放在手帕上,四角系起提着走路。记得夫人的爷爷远在山区小镇,每次到我家都会在途中买一点吃食,用手帕包着,带给他的重孙吃。
那时手帕也可以当作礼品。60年代至80年代,物质生活较为困乏,要好的同学送上一块手帕,就是一样不错的礼物,当然送手帕基本是女同学之间的所为。
手帕的使用历史悠久,不少文中常有手帕传情的有关记述。幼学的婚姻篇有……绣幕牵絲,元振(唐朝荆州都督)幸得美女。说的是某人的几个女儿在绣幕后各手持一根丝,绣幕前的元振都督选择一根丝线,持这根丝线的女子便是自己要娶的人。既然丝是信物,所以手绢更是信物。手绢是丝织成的,所以便引伸为定情之物。千丝万丝织成绢,左丝(思)右丝(思)都是情。所以男女之间互赠手帕或手绢,就有别样的寓意。
现在的小孩子知道手帕的不多了,因为现在使用它的人很少了。纸制品取代了手帕,餐巾纸面巾纸使用起来更方便更卫生,手帕可以说退出了它的历史舞台。
我的旧物中尚存有一块手帕一块手绢,手帕都有缝补的痕迹了。记得有一次分别去玛特和联华超市想买一块手帕,但都没有以前的那种,都是很厚的有提花的那种小毛巾,买回家在厨房里洗涮正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