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论孟子】(1)司马迁与孟子

 情缘半岛 2022-01-18

图片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7年)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

西汉武帝时期,司马迁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史记》,并在其中作《孟子荀卿列传》,将孟子与荀子、邹衍、淳于髡等诸子十余人合传,司马迁也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第一个为孟子立传的学者。虽然《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仅百余字,但司马迁却将孟子的籍贯、师承、游历、著述等生平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同时给予孟子很高的评价,其尊孟之意十分明显。清代阳湖文派创始人恽敬说“太史公于孔子之后,推孟子一人而已”, 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尊孟子亦自史迁始”,清代学者赵恒也说司马迁“推尊孟子之意至矣”。司马迁对孟子的推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片

一是认同孟子的义利观

首先,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开篇中,司马迁没有直接的专述孟子生平,而且是首先赞叹孟子义利观。他写道:“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日'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其次,在《史记·魏世家》司马迁又载:“孟轲曰:“君不可以言利若是。夫君欲利则大夫欲利,大夫欲利则庶人欲利,上下争利,国则危矣。为人君,仁义而已矣,何以利为!”

清代学者陈澧评论说:“《史记·孟子列传》先述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云云,然后云孟子'邹人也’,此于列传为变体。盖以《梁惠王》第一章为七篇之大义,故揭而出之。且又于《魏世家》载之,又于《自序》云:'绝惠王利端’,作《孟子列传》。太史公之于此章,可谓三致意者。”陈澧的“三致意”即司马迁在《孟子荀卿列传》开篇赞叹孟子义利观、在《魏世家》载孟子答梁惠王的话、明确撰《孟子荀卿列传》要旨就是“绝惠王利端”。由此可见司马迁对孟子的义利观是十分认同的。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对孟子义利观的认同,对孟子思想的继承与传播,提高孟子在儒家学派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以诸子反衬孟子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虽以孟荀标篇,但传中还有稷下三邹 (邹忌、邹衍、邹爽)、淳于髡、慎到、田骈、接子、环渊、公孙龙、剧子、李悝、尸子、长庐、吁子、墨翟诸人。其中对他人的落笔比孟子还多,如孟子179字、荀子227字、淳于髡287字、邹衍613字,司马迁落笔孟子的字数虽少,但并不代表其不尊孟,

后世学者多认为司马迁写邹衍、淳于髡诸子正是为了反形孟子,以邹子等人()反衬孟子(),起到崇孟的深意。南怀瑾先生在《孟子旁通·司马迁编撰手法中的孟子》中说:《孟子苟卿列传》附带战国一批有名诸子,并非太史公“漫不经心的随意而为,实在是有他聪明绝顶、度金针而不落言诠的妙用”, “更妙的是,司马先生举出驺衍来,与孟子当时的处境作一强烈的对比”。清代学者刘咸炘的观点较为中肯,他认为:“尊孟有之,非专为孟子作也。……此篇意旨在以孟继孔,而奉孟以敌孙、吴、田、商、邹、淳于诸人,其结构则以孟、荀为终始线索,固皆甚明,然若谓专为孟、荀作,诸人皆不足传,则非也。”今人周振甫分析认为,邹子等人“既不属于一个学派,又不能写成一个合传,又不能不提,所以附在儒家《孟子荀卿列传》里,正是司马迁特别推尊儒的原因。”

三是认为孔孟之宗旨一致

清代学者赵恒认为“师友渊源之出于孔子”,“立身行道之出于孔子”,“著书立言之出于孔子”“困厄不遇之不异于孔子”是司马迁推崇孟子的原因。尽管将司马迁推崇孟子归结于孟子与孔子关系密切是不够全面的,但司马迁确实是认为孔孟之思想宗旨存在一致性,并多次将孔孟并列而提。司马迁在《孟子荀卿列传》中写道:“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从“乃述唐、虞、三代之德”,孔子一生都是述而不作,希望恢复先王之德,可见司马迁认为孟子与孔子的思想是一致性的,从“述仲尼之意”可以看出,司马迁认为孟子是继承与发扬孔子学说的。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司马迁还多次将孔孟并提,如“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 “卫灵公问阵,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郐。此岂有意阿世苟合而已哉!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人乎?”司马迁认为孔子与孟子都是因为恒守道而困顿,二者境遇亦相近,思想宗旨也一致。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孔子无公侯之位,而《史记》独列于世家,尊孔子也。凡列国世家,与孔子毫无相涉者,亦皆书是岁孔子相鲁、孔子卒,以其系天下之重轻也。其传孟子,虽与荀卿、驺忌等同列,然叙忌等尊宠处,即云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又云卫灵公问阵,孔子不答,梁惠王谋攻赵,孟子称太王去邪,岂有意阿世苟合而已哉。皆以孔子、孟子并称,是尊孟子亦自史迁始也。”总之,司马迁将孟子荀子等合传而以孟子为主,并且数次将孔孟并提,认为孔孟思想宗旨也一致,无疑体现了他对孟子学术地位的积极肯定。

四、继承孟子所述《春秋》精神

孔子撰写《春秋》的目的就是以文化的力量,阐述春秋大义褒善贬恶震慑了乱臣贼子,而在先秦诸子中,孟子是第一位明确阐发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及意义的人,孟子阐发的《春秋》精神,也被司马迁所继承。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记载了其父司马谈临终时的话:“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这段话实际与孟子“《诗》亡而《春秋》作”的说法一致,说明司马谈希望司马迁能以《春秋》精神来撰写一部史书。对于父亲的遗训,司马迁在《自序》中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司马迁决定秉承父亲遗志,写一部体现《春秋》精神的历史著作。《孟子·公孙丑下》中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而司马迁 “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认为五百年为一历史周期的观点也显然取自《孟子》。近代学者钱穆先生指出:“司马谈、司马迁父子都曾读过《孟子》,都有他们的学术传统。”可见,司马迁撰《史记》对孟子所阐述的《春秋》精神是领会继承的。

五、继承发扬了孟子提倡的王道思想

春秋末期,孔子在继承了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将“仁”纳入了自己的道德学说,以仁作为政治、伦理、哲学思想的核心,系统的提出了仁学思想。孟子在对孔子的仁学思想加以继承与阐发的基础上,又提出自己了的仁爱观。即人们应该保持和发扬人内在的固有的善性,由己及人、由人及物、由心及政,将“仁义”推广至整个社会和自然,实现仁民而爱物,实现仁政的王道思想。司马迁继承发扬了孟子所提倡的王道思想,他在撰写《史记》时,也提倡治世要以仁义为本,例如,他《陈涉世家》中感叹 “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 在《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强调 “形势虽强,要之以仁义为本。”此外《孟子荀卿列传》中虽描写了很多人物,但也始终是以“仁义”作主要线索撰写的。可见,司马迁在《史记》中赞同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且是对其加以继承发扬的。

图片

总之,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孟子加以推崇,撰孟荀合传,开孟旬并称之始,将孔孟并提,肯定孟子之学的地位和价值,继承孟子所述《春秋》精神,发扬孟子提倡的王道思想,对提高孟子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地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