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论孟子】(6)韩愈与孟子:非孟子则孔子之道不详,非韩子则孟子之书不著

 情缘半岛 2022-01-18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是盛唐诗人王维诗中的名句,其所描绘的是何等的盛唐气象,在如今看来,依旧令人心驰神往。然而曾经雄壮的李唐王朝,在经历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以后,与过往的历朝历代一样,如同染上大病的老人,虽幸而能愈,然终究还是一发不可收拾的走上了中衰之路。可是历史的定律往往是“乱世出英雄”,在“安史之乱”之后的第五年,亦即公元768年,在唐代邓州南阳出生了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光耀千古的大文豪,他的名字叫韩愈。

图片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今河南孟县)人,时人常以郡望尊称,其祖籍昌黎,所以又被称为“昌黎先生”,故而他的作品被后人辑为《昌黎先生集》。又因其曾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号为“文”,又称“韩文公”。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唐代中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苏轼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即一方面肯定了韩愈在政治上的成就,另一方面称赞了韩愈在文学上的贡献。

在政治上,韩愈宦海几度沉浮,不改其志。在其为官期间,在上,不恋权位,敢于向皇帝进谏;在下,体恤民情,忠于职守。在文学上,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发起人,大力提倡古文,主张文以载道,反对六朝以来辞藻华丽的骈偶文风,追求古人质朴的文学语言。他一生著作等身,在《旧唐书》中就收录其文章40多卷,其中涉及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多种体裁。

所谓“文以载道”“言为心声”,正因韩愈著作极丰,在文学上极言传道,故而我们才能够观其文,识其志。在思想上,韩愈尽力排斥佛老,其代表作有《论佛骨表》,主张复古崇儒,以儒学正统自居,并以复兴儒学为己任,代表作有《原道》《原性》《与孟尚书书》等。在他的文章中,尤其极力推崇孟子,“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原道》)。他正是从读孟子开始受到启发才走上了尊孔弘儒的道路。韩愈说“孟子醇乎醇者也”而荀子与杨雄则是“大醇而小疵”(《读荀》),即认为孟子纯粹的继承了孔子的思想,更近于孔子之嫡传,杨雄与荀子大体纯正而略有欠缺。因此在孟子在儒家诸子的地位上,他才会认为“自孔子没,群弟子莫不有书,独孟轲氏得其宗”,就是说孔子诸位弟子传下来的书籍很多,但是只有孟子是真正领悟了孔子学问的真谛。他称赞孟子“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认为孟子的功绩可以与“三王”之一的禹相提并论,可谓是对孟子推崇备至。就孟学发展史上而言,韩愈当为倡言道统第一人。

 图片

韩愈缘何如此推崇孟子?考察韩愈一生行迹,其无外乎两点。一是相同的历史境遇引发了韩愈对孟子的景仰。二是二人的襟抱、性情使然。

就时代背景而言,孟子所处战国时代诸侯征战,邪说横行,尤其杨朱、墨翟之言论大行其道,于是孟子奋起欲拯万民于水火,述仲尼之志。韩愈生活的中唐时期,李唐王朝奉行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家思想地位相对衰落。在政治上,自安史之乱以来,藩镇割据成为唐王朝挥之不去的巨大隐患,藩镇在在经济上独立,不服中央管辖,相互之间连结,对抗中央。韩愈深感忧虑,在其文中写到:“自天宝之后,政治少懈,文致未优,武克不纲。孽臣奸隶,外顺内悖;父死子代,以祖以孙。如古诸侯,自擅其地,不朝不贡,六七十年”就是说自从唐朝天宝以后,藩镇割据如战国诸侯一样,不尊天子,有失纲常。韩愈反对藩镇割据,倡导尊王,巩固大一统的君主统治秩序。孟子强调正君臣之礼,“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为韩愈在政治主张上提供了理论武器。思想上,两汉以后,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时间的政治分裂,王朝更替,佛老思想大行其道,其中尤其是佛教发展之势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高宗以后,武则天篡唐改周,自称则天金轮皇帝,金轮属于佛教用语,就现存的武则天的画像来看,她的外貌与现在佛教造像中佛的外观十分相似。而牝鸡司晨,女主当政,在一个儒学盛行的时代是万万不可想象的。因此,从武则天的登基为帝,可见当时儒学之没落,与佛教之极盛。延及韩愈所在时代,佛教发展亦是不废,有唐宪宗迎佛骨之事,故韩愈上疏进谏,却惨遭贬谪。此便是韩愈当时所要面对的混乱的政治形势与思想形势,和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的历史境遇是一样的。

 图片

就两人各自的性情而言,两者都敢作敢为,秉持真理,坚持正义,不为权势低头。孟子言辞雄辩,说“虽千万人,吾往矣”,此语不是目空一切,而是一往无前,又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因此孟子才会几次面刺国君,称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当齐宣王不能真正任用他行王政之时,他愤而离开齐国。韩愈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跟孟子一样,都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他监察御史期间,因体恤民情,上疏《论天旱人饥状》,遭到贬官。任刑部侍郎期间,上疏谏宪宗迎佛骨,第二次遭到贬官。从此可见,韩愈跟孟子一样,都是胸怀理想,有铮铮铁骨,性情相近,所以才会在千年以后和孟子相遇、相知,韩愈正是通过读孟而知儒学之意义,他深受孟子思想的濡染,成为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之所以如此推崇孟子独独以孟子为孔子道统的传承,推其原因是韩愈所阐扬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就是仁义之道。“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之核心,而孟子则在孔子之后发展其仁学观念,提出仁政说。孟子认为仁和义是人行为准则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即他认为仁是最安稳的住宅,义是人行为处事的正道。只要在内怀有仁爱之心,行事讲求道义,那么就可以成就大事。在仁义的实现上,孟子以身边具体可行的事情为例进行说明,他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即仁义不是空泛的道德标准,它完全可以具体而微,有可操作性。他认为用自己的行动关爱自己的父母、亲人,就是仁,尊敬年长的长辈就是义。仁的实质是孝顺父母,义的实质是顺从兄长。仁义所体现的是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道德行为准则。韩愈对孟子的仁爱思想进行了继承,并提出了道德的概念,在他的名篇《原道》里,他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此处需要特别指出,这里博爱的意思与现在西方基督教所讲的博爱意义不同,西方基督教的博爱与墨子的兼爱相类,是一种无差别的爱。韩愈继承和发扬孟子的思想,因而此处的博爱,也当为儒家有差别的爱,即通过爱自己身边的人,推己及人,广而博之。在上面这句话里所阐述的意思是:将心中之爱推己及人,广而博之,可以被称为“仁”,以恰当的方式去实现仁就是“义”。沿着“仁义”的道路而前进便是“道”,内心有足够的仁义之性而不依靠外部的力量便是“德”。仁义是意义确定的概念,道德是意义不确定的名词,因此道有君子小人之分,德有凶吉之别。韩愈通过阐述仁义与道德的关系,强化了孟子的道德观,他认为仁义是道德的本质和基础,道德需要用仁义来充斥,正是由于在仁义实施上的差异性,才造成了人与人之间道德的差别。

 图片

其次,韩愈对孟子的“养气说”进行了继承和阐发,提出了“气盛言宜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那么何为浩然之气呢?孟子解释道“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就是说气极大又刚强,用正直培养它而不加伤害,那么他就会慢慢成长,可以充满天地之间。这种气可以与义和道相结合,没有这种气,就会没有力量。同时孟子还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思想意志是意气感情的根主帅,而意气感情是充满人体的力量。因此,才需要养气以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会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力量。韩愈将孟子的“养气”运用到了文学创作上,发展出了气言相宜的理论。当一个叫李翊的书生向韩愈请教如何写好文章时,韩愈在给他的回信《答李翊书》中说到“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强调养气所具有的儒家仁义精神内涵”,同时还提到“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在这里,韩愈将养气与写文章的关系用水与物的关系做类比。气是水,言是物,水能载物,只要水够大,大小物都可以浮起来。韩愈认为要善养浩然之气,具备了崇高的道德境界会使人的言辞、行文无论用词长短或声调高下均能得相得益彰。其文章就气势,犹有排山倒海之势,因此孟子、韩愈的文章中就充满了这种气势。所以韩愈的文章跟孟子的文章一样雄辩而气势磅礴,锋芒毕露。因此在清末刘熙载的《艺概》中说“昌黎接孟子知言养气之传”,从两者之文风中亦可以略窥一二。

除此之外,韩愈对孟子的“性善论”和教育思想也进行了继承和发挥。

关于人性的善恶争论,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在儒家中主要有三种,即孟子“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及扬雄的“性善恶混”。韩愈在他的名篇《原性》中,表达了自己人性情的观点,并提出了“性三品”之说。他对孟子、荀子、扬雄的观点都进行了批评和吸收,但是在人性的精神本质上,他继承了孟子“仁义”的精神内核,他说“性也者,与生俱来也”“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信、曰义、曰智”,即他认为与生俱来的人的本性有“仁礼信义智”构成。同时他认为性有上、中、下之分,有恶、善、可善可恶之别,他说“上焉者之于五也,主于一而行于四;中焉者之于五也,一不少有焉,则少反焉,其于四也混;下焉者之于五也,反于一而悖于四。”上品之人完全具有“仁义礼智信”五种品质,继承的是孟子的“性善论”,对于上品之人,韩愈认为“上之性,就学而易明”,因此“上者可教”,即具有上品性情的人,通过自身学习就可以明了道理,所以需要通过教育引导,让其保持自己的善性。下品之人完全丧失了“仁义礼智信”五种品质,是对荀子“性恶论”的继承,对于下品之人,韩愈认为“下之性,畏威而寡罪”,因而“下品可制”,即下品之人只有让慑于法律的权威才能防止其犯罪,所以需要通过礼法等强制手段来约束他们的行为。中品之人,对于“仁义礼智信”五种品质,不是多一点就是少一点,继承的是扬雄的“性善混同”说。在性的概念之外,韩愈又提出了情的概念作为补充,他说“情也者,接于物而生”“性之于情视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惧、曰爱、曰恶、曰欲”,认为情由性决定,所以情也有上中下三品,而情的程度是由喜、怒、哀、惧、爱、恶、欲的程度所决定。总之,韩愈跟孟子一样都是把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之上,韩愈承认了情欲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以对抗佛、老讲求的“虚无”,也是对儒家人性论的重要补充。

韩愈跟孔孟先哲一样,都特别重视对后辈青年的培养和教育,他在任观察推官、国子监四门博士期间就广收弟子,在教育思想上,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并著有如《师说》《进学解》等专门讨论教育的文章,并流传至今,对我们仍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图片

在教育思想上,韩愈对孟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孟子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意思就是要重视学校教育,反复把孝悌的道理讲给百姓听,而何为孝悌之义?对父母之情则为孝,对兄弟姐妹之情则为悌。教育的内容上,孟子认为最基本的是孝悌的道理,教育的要达到的目的是,在家可以学会怎样侍奉父兄,在外学会如何侍奉长上,即要明人伦。韩愈在《师说》中,都对其进行了丰富,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行先王之教”。何为“先王之教”?他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先王之教”就是要“实践仁义道德”。如何实现“先王之教”?在教育的内容上,他说“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即教授的内容有《诗》《书》《易》《春秋》等儒家经典,有礼乐行政、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韩愈跟孟子一样,重视教育者的作用。孟子说“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即是要求自己作为老师要端正自身,为学生做表率,来引导学生的发展。韩愈直接对教师提出了标准要求,认为“师者,传道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既说明了老师存在的必然性,又说明老师的任务就是传道解惑,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需要掌握儒家之道。另外,他还直接继承了孔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提出了“学无常师”的理论。在对待教育对象的方式上,韩愈跟孟子一样,都继承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内涵。孟子说“教亦多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意思就是说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孟子列举了五种,有的像及时雨滋养教化,有的成全品德,有的培养才能,有的解答疑问,有的是因为仰慕私底下偷偷学习的。总之,孟子跟孔子一样,都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韩愈在他的《进学解》中,也对因材施教的理论进行了形象的比喻“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他讲老师比作工匠,工匠可以根据木材的大小、质地等不同的情况,派上不同的用场,也同样是对孔孟因材施教思想的继承。

总之,在许多方面,韩愈都对孟子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他认为孟子“功不在禹之下”,又首倡孟子继承孔子道统的第一人,被视为是孔孟的传人,晚唐皮日休甚至将韩愈视为孟子,说“世有昌黎先生,则吾以为孟子矣”,清代的崔述则认为“非孟子则孔子之道不详,非韩子则孟子之书不著”。

“不思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孟子在他的时代没有知音,被认为其“迂远而阔于事情”,终老于邹,却无人能懂他。但是幸而在千年之后,有韩愈这位儒学的信徒能于孟子之心相通。韩愈仰慕圣贤,在阐发孟子,继承道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不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