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摆脱《三国演义 》和《三国志》,展示更为真实的三国世界

 自在飞花轻似烟 2022-01-19

一、三国局面是如何成型的

1.东汉中期,汉章帝刘炟英年早逝,年仅九岁的汉和帝刘肇登基,外戚窦氏家族。随着年龄的增长,汉和帝刘肇不再甘心于充当窦氏家族的傀儡。于是和身边的宦官联手,杀掉了窦家的掌舵人窦宪之后,皇帝夺回了大权。宦官由此进汉朝权力中心。随后汉和帝也英年早逝,他的妻子邓氏开始以太后的身份掌控朝政。从此东汉王朝的历史就像陷入了鬼打墙了一般,在皇帝年幼即位——太后执政——外戚专权——宦官夺权的怪圈里面反复横跳,再也逃不出来了。东汉皇帝频繁英年早逝,导致外戚、宦官轮流弄权。

2.汉桓帝统治时期,外戚在党争中失势,于是联合同样对宦官不满的士大夫,共同抨击宦官专权。宦官借助皇权反击,接连掀起两次政治风暴,将一大批效忠汉朝的大臣或下狱或处死,士大夫集团因此受到重创,东汉王朝的统治根基也由此出现了松动。

3.而两次政治风暴的血腥变乱,很快在民间发酵。因为黄巾起义的首领张角本身就是一个落魄的儒家知识分子,所以,他很有可能是因为不满朝廷大肆迫害士大夫,才转而利用太平道,也就是道教的前身,鼓吹“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进而鼓动群众起义,推翻东汉王朝。

4.由于要镇压黄巾起义,朝廷的兵权下放,这就使得原本游离于中央权力之外的边缘派势力开始崭露头角。比如,当时镇守凉州的地方实力派董卓;夹在宦官与士大夫之间的官僚曹操;南方豪强出身的孙坚;以及还在民间闯荡的游侠刘备等等。这些人利用此次镇压黄巾起义的机会,招募扩张军队,很快拥有了自己的私人武装,进而演变成军阀集团,东汉末年的群雄争霸也从此拉开帷幕。

二、三足鼎立到底是谁的手笔

1.三足鼎立最早出自鲁肃。公元200年,也就是诸葛亮《隆中对》诞生的7年前,鲁肃就已经向孙权提出了一整套完备争霸策略。而他策略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江东为基业发展己方势力,同时扶持扼守长江中游的刘备集团,组成一个贯通长江的“反曹操统一战线”。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榻上策”。

2.鲁肃坚持将长江中游的重镇荆州“借给”刘备。那不是处于性格忠厚,而是基于了严密的政治考量。因为定都在中国南方的政权,必须同时掌握淮河和长江两道天险,才能组成完整的江淮防线,以维持住南方政权的稳定。但是整个三国时期,淮河防线几乎一直掌握在北方的曹操集团手中。导致东吴集团江淮一带国防压力极大,无力他顾。而出借荆州,有刘备集团挡在前面,东吴就可以放下对长江中游地区的担忧,集中优势兵力,向江淮一带进军,争夺江淮防线。

3.放下了对长江中游防线的担忧,紧接着,吴国又靠着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奠定了政权基础,彻底在东南站稳了脚跟。北方有曹操,长江以南孙吴和刘备集团割据一方,三国基本盘就此形成。

三、三国时期的各国是如何向外拓张的

1.魏蜀吴三国的内部拉锯战。比起那些一城一地的得失,本书的作者更关注的是各国之间的战略性联盟,因为这些战略层面的决策,关乎着各国的大体走向,也直接或间接的指导着接下来的每一场战争。大体来说,三国历史先后经历了孙刘联盟对抗曹操,魏吴联盟对抗蜀汉,蜀吴联盟对抗曹魏,三个阶段。而联盟之间的形成与破裂,其中既掺杂着对各自利益的考量,也受到那个时代意识形态的影响。利益考量其实不用多说,求生存,求利益。而此时指导三国的意识形态仍然是儒家的天下观。也就是说,眼前的联盟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实质上,三国都在谋求统一。

2.魏蜀吴三国对周边地区的扩张。东汉末年,中原王朝的版图与现在多有不同,比如如今中国北部,西部,南部的诸多地区,在当时还不在“中国”这个概念之内。而当时的魏蜀吴三国,为了稳定政局,扩大影响力,往往会在对内拉锯的同时,积极谋求对外扩张。如曹魏降服北方少数民族乌桓,经营西域;蜀汉集团经营西南少数民族。东吴集团汉化南方的山越人,并且利用海路联络位于朝鲜半岛的高句丽和位于今天辽宁省境内的公孙渊,尝试扶持这两股力量,威胁曹魏的东北边境。

相比于其他大分裂时期,三国时代在历史上备受关注。作者认为,这或许是因为,三国时期,是中国秦汉大一统以来的第一次大分裂时期。而第一次,也就意味着时人的任何行为都有可能成为后世效仿的对象。此后,每当有乱世,有分裂,有偏安政权出现,知识分子们总会把最早产生示范效应的三国时代拿出来讨论一番。所以,本书的作者认为中国人热衷于三国历史,并不仅仅是因为《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甚至,这个因果关系应该颠倒过来。也就是说,是因为中国人始终反复不断的讨论三国历史,才最终催生了《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的流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