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敦应该与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一样属于天才级文学家,可惜的是33岁英年早逝。山月记就是他如彗星一般闪耀东方文坛的名著。这个本子是中岛敦的代入式小说集。有依据中国唐宋传奇小说的情节,重新创作的魔幻短篇,也有完全应对史实的司马迁式历史人物小说,与鲁迅的《故事新编》有点类似。也是为数不多的,让我一打开就不愿放下的名著。实在是推荐。 中岛敦是学者型的作家,他父亲和祖父都是知名的汉学家,因此他也常年致力于汉儒研究,因此他的小说都有相当的哲学深度,并且借用这些古老的中国题材,探索现代人性和人的自我存在的意义。语言文字也相当流畅,颇类似芥川。 简述几个有趣的故事和意义。 悟净出世。 借用在流沙河里呆着为妖的悟净这个角色,写成了一个拼命思考世界和人的意义妖怪。这篇非常幽默,很形象,描述悟净一直在思考终极意义,念念有词,所以嘴边就会冒出泡泡,就像饮水机桶一样。其它所有妖怪一旦看到悟净头上冒泡,就知道他又在思考了。 为此他探访好几个在流沙河范围内被称为学者或圣人的妖怪,有一边谈论慈悲本质,一边突然间就咔擦咔擦把自己生的小螃蟹给吃掉的螃蟹精,有一边谈论关注当下,一边望着悟净的肉脖子咽口水的鲶鱼精。中岛借他们的口,一口气谈到了五六种不同的人生哲学,最有趣的就是以简洁幽默的语言阐释这些门类哲学,让悟净越想越乱。反倒是后来菩萨出现,告知他先放下沉重的思考,跟随去西天取经的师傅走走看看再说,让他得到了解脱。悟净叹异。 借用悟净的视角,描绘了孙悟空这个形象。应该说,这一篇是我见过的,唯一一篇通篇入神描绘孙悟空从外形到内心全面形象与气质的文字,也是描写得最好的一篇——终于知道十多年前风靡一时的《悟空传》其中寥寥几句对孙悟空的经典描绘语句的出处了。他的真诚,从不撒谎,他如烈火般的内心,瞬间可以感染和感动身边所有人,他不识字,却神通天地和万物的本能,总是可以一瞬间看透本质,用最直接的方法解决问题。他曾经以一人之身躯覆盖了天地,其后又被五百年的重压凝缩成了一只毛猴。。。 弟子。 这一篇相当于中岛敦的绝笔小说,写完不久后就去世了。写的是孔子与他的有名的学生子路之间的故事。这也算是描写子路最为详尽的一篇小说了。虽然写成故事,但都是来源于儒家学说和史实,除去场景描绘,没有任何杜撰成分。描述了子路怎样从一个街头莽夫,变成了孔子的学生,如何陪同孔子周游列国,保护孔子的安全,遭受各种劫难。又如何出仕卫国当了官,把地方治理得非常好。卫灵公的儿子蒯馈篡位,把子路的领导孔悝劫持并胁迫官员们承认自己的地位。只有子路提刀杀进公堂,要救出孔悝。子路虽然勇猛过人,但毕竟对方有卫队来阻挡,子路临死之前坐在地上,把衣冠扶正,说,君子是这样死的。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动乱,当时就断言,估计子路会死难。果然如此,后又听说子路被剁成了肉酱。孔子自此再也不食肉酱。 李陵。 写李陵这篇,个人感觉较之当代中国的刘勃,同时代日本的井上靖,都要好很多。中岛采用的是电影平行镜头的手法,同时写李陵与司马迁,完全史实情节,加入司马迁式的想象力,描述细腻的个人情感。 李陵归入匈奴之后,结婚生子,看着自己完全胡人化的儿子,不禁想起那留在长安与母亲和妻子一起被砍了头的孩子,黯然神伤。每次去看望冰天雪地里独自生存着的苏武,心境复杂,他慢慢体会到,哪有什么对权力的忠诚,只不过是对故土乡情的倔强眷恋。司马迁被宫之后,一躺躺一个月,在那一个月里,他每次看着透顶的房梁,听着宦官阴阳怪气的谈话,没有一个曾经的朋友愿意来探望,是什么感受?尤其对于这样一个天纵英才、胸怀大志,又曾经睥睨同僚的人而言。 李陵从汉使那听闻到司马迁为他遭受的一切,想起与司马迁不过点头之交,他的遭遇并不说明两人的关系有多好,而说明官家有多混和横。到刘彻去世,刘弗陵上位,政治缓和,派遣了李陵的老友作为汉使来匈奴和谈,言谈之间汉使多次向李陵提示,可申请归国。李陵则正正衣冠,意指我已是胡人,喝酒之余,他的眼睛看向帐外纷纷的雪景。世界的另一边,司马迁落笔写完史记的最后一章太史公序之后,放下笔,走到庭院之外,听鸟叫虫鸣,突然间觉得整个人的精神已经不在了,只剩下毫无意义的空壳。光·风·梦。 这是以十九世纪末英国著名小说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为口吻的日记式小说,以史蒂文森在南太平洋上的萨摩亚群岛生活为背景,细细地描述了他的生活与体会,以及生平中最后几部小说的撰写过程。代入感很强,感觉中岛此时就像是穿越在各个时期不同作家的精神世界中一样,时而以此人眼光看看世界,时而体会另一人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 他运用史蒂文森的笔触,描绘在萨摩亚群岛上看到的奇景:我发现云柱林立,巨大、明亮,叫人一望之下就不由得屏住呼吸。它们全都从地平线上升起,顶部都在距离天顶三十度内。这是一种何等的崇高!下方犹如冰河一般阴暗,从下往上,则从幽暗的靛蓝至朦胧的乳白,呈现出色彩微妙变化的所有过程。背后的天空,已经被步步逼近的夜色染成了厚重的深蓝。而其底部,则流动着蓝紫色,近乎妖艳的深厚光影。尽管山岗上已经漂浮起日落的阴影,但巨大的云柱顶端,仍映照得如同白昼一般的光亮,并用火一般,宝石一般的,柔美至极的光芒,照亮世界。那高度超越了任何想象。从下界的夜晚抬头仰望,那种纯净而华美的庄严景象,远非惊异二字所能形容。 可以品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