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振宁的那点事!

 小马叨 2022-01-19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 1957年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2003年回国执教,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父亲杨武之,数学家,教育家。

妻子杜致礼,杜聿明将军之女。

语录

假如今天有人问我,你觉得你一生中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作用。

在这两个大国初步接近的形势下,我认识到我有一个做桥梁的责任。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我们的生活(西南联大学习)十分简单,喝茶时加一盘花生米已经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可是我们并不觉得苦楚:我们没有更多物质上的追求和欲望。我们也不觉得沮丧:我们有着获得知识的满足与快慰。

我认为,一个人读书觉得很苦的话,要把学问做得好,要出成果,恐怕是很困难的。十年寒窗,埋头苦读,不是我的形象。我是顺其自然,发展自己的兴趣。

青年人应该多读自己专业以外的书,即使是一知半解,也比完全不懂来得有用。青年人应该常常到图书馆去浏览一下,开卷有益嘛!要随时随地把自己的知识面拓宽一些。

作学问,许多事情要慢慢地来,你当时对有些事情听了没有完全懂,不要紧,慢慢地,它对你的整个价值观,会产生影响。

看了一些新东西不太懂,但多看几次以后就会不知不觉地吸收进去。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尤其是搞前沿科学的,这是必要的、不可少的学习方法之一。

如果一个物理学家,有眼光(perspective),能坚持(persistence),有力量(power)克服一切困难,那么他的成功就是可能的。

我钦佩数学的美和力量。

物理学的原理有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有它的美和妙的地方。

学一个学科,不止是物理学,不但要掌握住它们里面的知识定理和公理,更要掌握这些知识定理和公理的意义精神极其重要性,等到你觉得这些东西重要到一定程度时,你才是真正把这些东西吸收进去了。

学一个东西不止要学到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技术上面的特别的方法,而且要对它的意义有一些了解,有一些欣赏。假如一个人学习之后,他不觉得其中有的东西是美妙的,有的东西值得跟人辩论得面红耳赤而不放手的,那我觉得他对这个东西没有学进去,他只是学了很多可以参加考试并取得很好分数的知识。这不是真正做学问的精神。他没有把问题里面的基本价值观掌握住。

小故事

1《龙文鞭影》与崇德中学图书馆

从我五岁那年起,家里请了一位老先生教我们“读书”。我记得很清楚,念的头一本书是《龙文鞭影》,我背得非常之熟。

1928年,我父亲取得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回国。他问我念过什么书,我答念过《龙文鞭影》。他叫我背,我就背出来了。

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一句也解释不出。不过,我记得他还是送我一支钢笔。这是我从没有见过的东西。

1933年,我小学毕业,进了北京崇德中学。崇德中学对我比较有影响的是图书馆里的书籍。

譬如,当时有一本杂志,叫《中学生》,每个月厚厚一本,我每期都看。从文学、历史、社会到自然科学,都有些文章。我记得非常清楚的是有一篇文章,讲排列与组合,我第一次接触到排列与组合这个概念,就是在这本杂志上。

我曾参加初中生演讲比赛,我记得我非常紧张,好几个晚上不能睡觉。我的讲题是《中学生和责任》——那是一二·九的时代。

1925年到1927年是20世纪物理学发生革命性变革的时期,产生了量子力学。当时,有一些物理学家写了一些科普书,国内有人翻译成中文。我从图书馆里借来,这些书给我很大的营养,尽管有些内容我不能完全理解,但对我很有帮助。对于其中所描述的科学上的新的发展,许多奇妙的几乎不可置信的知识,产生了向往的感觉。这对我以后学物理,不是没有帮助的。

2父亲影响

我小时候受到父亲的影响而早年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后来进入物理学工作有决定性的影响。

我父亲在我小学四年级时,就教我等差级数,我一直记着。

还在念高中时,我就从父亲那里接触到了群论初阶,也常常被父亲书架上一本斯派塞关于有限群的书中的美丽插图所迷住。

1957年,我和杜致礼及我们当时唯一的孩子去日内瓦。我写信请父亲去日内瓦和我们见面。他以带病之身辗转飞抵日内瓦。

父亲给致礼和我介绍了新中国的许多新事物。一天,他给致礼和我写了两句话: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3两位恩师

杨振宁回忆说:在西南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

1957年10月底,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诺贝奖。

10月31日,杨振宁给吴先生写了一封信:

在这令人激动的时刻,往事涌上了我的心头,对您在1942年春把我引进对称物理和群论这个领域,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此后,我大部分的研究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发端于15年前的春天从您那里学到的思想。我一直迫不可及地想把这一点告诉你,不过,今天这个日子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1983年底,王竹溪教授因病逝世。正在香港讲学的杨振宁立即给王先生的家属发了唁电:竹溪师生平勤实诚正,是朋友和学生都十分敬佩的。他造就了许多科技人才。我对统计物理的兴趣即是受了竹溪师的影响。接着专程赶到北京,为王先生吊唁。

4给家长的回信(节选)

注释:

1990年,杨振宁收到马来西亚华人学者罗先生的来信。

罗先生希望杨振宁能推荐自己12岁的孩子去美国名校深造。

亲爱的罗先生:

我期望章雄能成功地进入NUK。然而,我强烈地感到,如果他不能进入的话,您不应该认为那是件坏事。

请阅读维纳的自传《曾经是神童》。

在自传里,维纳讲述了一些与他一起在哈佛的聪明孩子并描写了他们以后发生的故事。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非常不幸福的生活,有的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也许我可以告诉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父亲是一位数学教授,他意识到我在这个学科里是有天赋的。

在我11岁和12岁时的暑假,他从大学里请了一个大学生来给我补习中国古文——《孟子》。他晓得人的一生是多方面的,他知道他儿子的数学不需要过早地催促。我深切地感激他的明智。

我要给您的忠告是:

让章雄像正常的孩子那样发育成长。

但不要过于急迫在数学和科学方面给他施加压力。

在他的面前有一个漫长的人生旅途,尤其重要的是,像他这样的年纪,在心理上和学习上保持全面、均衡地发展。

我还认为,在报纸上过多地宣传他的事迹,可能对他的将来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它会引起压力,对他的发展是非常危险的。

罗先生,概括地说,我看不出对于章雄急求成才有什么好处,而我看得出来拔苗助长是有严重危险的。

以往文章

人物传记,要读,要摘录!

钱伟长那点事!

钱三强的那点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