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人的教训:起名字别用力过猛

 颍川派 2022-01-20

我是颍川派,你的历史导游。

孙甫之后,我们继续拜访宋代禹州的名流。

这一位,名叫张昪,字杲卿。

你可能要问:这个字怎么念啊,怪怪的。

确实古怪。一个好端端的人物,因为名字,尴尬了一千来年。

暂且聊聊这个话题:宋代人的命名。

会变身的“张昪”

还是从张昪的名字说起:

昪[biàn]:光明。.欢乐。

杲[gǎo]:.明亮。 

古代人的名和字是关联的。张昪,字杲卿,含义真的不错。

只是因为“昪”字太生僻,往往被误认为“昇”。后来的文献中,“张昪”也就成了“张昇”。

到了当代一简化,又成了“张升”。

“杲”字呢,稍微了草些,会被抄成“果”。

因此,张昪的名字在史籍文献中有各种写法。

这里叫“张昪”,那里叫“张升”。有人称“杲卿”,有人称“果卿”。

张昪的历史尴尬,不止于此。

因为阳翟曾为韩国故都,别称“韩城”。《宋史》编得草率,以别称入史,张昪录为“韩城人”。

山西省韩城县就把张昪抄走了,当作自家的历史名人,还给他找了一个具体住址:芝川镇。

张升即张昇,中国北宋政治人物、词人,字杲卿,今陕西韩城芝川镇人。张升于大中祥符八年中进士,历任御史中丞、参知政事兼枢密使等职,最后以太子太师荣衔告老还乡。卒谥康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956e1f40102z9d9.html

作为一个禹州人,我竟然无话可说:人们写的是张升,又不是禹州的张昪!

记住这个教训吧,名字不要太古怪。

李廌的终身之恨

还有一个阳翟人,也因为名字,屡屡尴尬。

李豸[zhì],字方叔,投师苏轼,名列“苏门六君子”。

这个命名,取意古代的神兽獬豸。獬豸,又称獬廌,能辨曲直,后来作为司法的象征。

苏轼认识李豸后,热心地劝他改名: 

“这个字太生僻了,《五经》里只用过一次。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把'虫豸’挂在嘴上当骂人话。你又何苦呢?”

改成什么呢?苏轼的建议是“廌”,音没变,意思也一样。

“法律”的“法”,繁体写作“灋”,就和“廌”字有关系。

苏轼的担心,不无道理。

李廌曾经在襄阳生活过一段时间。

当时,襄阳有两个意见领袖田衍、魏泰,很招人不待见。当地民谣称:“襄阳二害,田衍、魏泰。”

李豸方叔来了之后,也是个让人不省心的主。襄阳人恨恨地骂道:“近日多磨,又添一豸!”

即便改了名字,李廌还是免不了被揶谕。

秦观少游与李廌是同门师兄弟,两个人喜欢互相开开玩笑:

一天,秦少游忽发奇想:

“你过去是有脚的狐狸,今天是无头的箭杆!豸,可比狐;廌,可比箭!”

有学问人开个玩笑也古奥。“豸”和“狐”是同类动物,“廌”和“箭”又是怎么联系起的?

但是,李廌当即就明白了,并且明白这个玩笑极其毒辣!仓卒间,他找不到相应力度的骂人话还击,终身引为恨事。

改名字招来的,也不能怪老师。

名字也有底线

自己的名字起成这样,李廌还要拿别人的名字寻开心。

家在许昌的范镇范蜀公,曾经向他诉苦:

“我的子侄们都是'百’字辈,人口太兴旺,没啥好字能用了。连'百发’'百中’这样的俗语,也拿来命名了。”

范镇的孩子,分别叫做百揆、百嘉、百岁、百虑。

他的侄子们中,名声最大的叫百禄。还有百之、百朋,百世,百禧……

李廌回答道:“百灵、百利、百巧、百穷……你可以考虑考虑嘛。”

蜀公无言以对,掀髯大笑。

看来,取名是有底线的。

名字:自我实现的预言

提到苏轼,他的命名,应该是宋代的范例。 

苏洵曾有一篇文章叫《名二字》说,论述了苏轼、苏辙名字的意义: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辙乎,吾知免矣!

后来,苏辙兄弟的命运,验证了父亲的远见。苏轼子瞻始终引领着天下时尚,在不断的磨难中,完成了光彩照人的一生。

而苏辙子由呢,跟着哥哥没少受连累,一生尚称圆满。在北宋未年惨烈的政治斗争中,以汉末隐士管宁为榜样,隐居许昌,保全了整个家族。

也许,知子莫如父。

也许,名字是始终相随的心理暗示,是挥之不去的人生封印,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照搬经典

哪个家长,不想把最美好的期望送给子女呢?

最直接最长久的方式,就是命名。

像张昪的家长、李豸的家长,总让人感觉命名时用力过度了。

绞尽脑汁,让孩子的名字,成了别人的话瓣儿,乃至笑柄。

也有懒省事的家长。比如同样家住许昌的王陶,神宗皇帝的侍读学士,应用文大师。

这么有学问的人,给孩子取个啥名字呢?

长子王寔,字仲弓;

次子王襄,字幼安。

直接套用两个汉代名人的名和字——陈寔和管宁。

也许,这是他为儿子分别找了个精神榜样吧。

老大王寔,后来在许昌德高望重,无愧陈寔。

老二王宁后来改名了,叫做王襄。

说来奇怪,改名之后的王襄,一路追名夺利,换了个人似的。北宋末年因为勤王不力,黯然落幕。

人丁兴旺命名难

每一个人的名字,都有一个来历,寄托着一段心事。

才华盖世如苏氏兄弟,也免不了为儿孙的名字操心。

儿子们用的走之旁:迈、过、遁,迟、适、逊。

到了他们的孙辈,用的是竹字头。

苏辙也仿效父亲,写过一篇《六孙名字说》,为孙子简、策、籀、范、筠、筑加福。

苏家人丁兴旺,孙辈越来越多,孙辙终究免不了范蜀公的烦恼:

箪、筌、篑、籥、篴、簦、籧……

用字越来越生僻,没有多少选择了。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颍川派,加星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