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陆之间:博福斯46倍径120mm单管自动炮

 不沉俾斯麦 2022-01-20

本文作者为monochromelody ,授权转载。

图片

图片

本文内容原发布在重兵器吧,近几年获得了一些新的资料,加以补充重编。
参考资料:
NavWeaps
世界舰载武器 火炮篇
From the Swedish Archives网站

1950年代,瑞典军方意识到需要将旧有的中口径、大口径高炮换代,提升其射程与射速,以应对现代战机的威胁。研制任务自然落到了经验丰富的博福斯公司头上,他们在1950年刚为瑞典海军的哈兰德级驱逐舰研制了双联装12cm自动舰炮,很乐意再将其改进为一款陆基防空炮。
研制工作于1953年开始,设计代号为FAK 12 X 53,FAK是Feldautomatkanon的缩写。为了节约重量,舍弃了原本的双联装设计,改为单管。而为了保持投射能力基本相当,射速就必须增加到两倍,从原先的单炮射速40rpm上升到70-80rpm。炮身为了满足高射速的要求,采用水冷身管设计和可更换的内膛。工作时冷却水通过一个500升容量的水箱循环供应,如果内置冷却系统故障,也可改由外部冷却水进行冷却。

图片

火炮正面,可见炮管下方的抛壳口
自动装弹设计是这种火炮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在炮尾左右各有一个4排弹仓,每排容弹5发。弹仓的弹药并不直接送入炮膛,而是先输送到装弹托盘上,左右装弹托盘各能容纳6发炮弹,这样火炮的即用弹数量就是(4×5+6)×2=52发。为了便于快速装填,火炮可抬升至最大仰角(85°),这样弹仓位于最低位置,打开弹仓顶部的盖板进行装填。

图片

火炮弹仓尾部特写
在博福斯公司1963年的一本产品宣传册里,可以看到有这款46倍径的120mm自动高射炮。

图片

Lvakan 4501数据(1963年宣传册)
行军状态总重(含弹药)23吨
携行弹药数量52发
射速70~80发/分
火线高度1950mm
底盘离地高395mm
最少操作人数2人
全弹总重35kg

高爆弹头重量21kg
弹头装药3.2kg
炮口速度800米/秒
射至5000米高耗时8.0秒
最大射程18500米
动力俯仰速度25°/s,加速度50°/s²
动力回转速度32°/s,加速度64°/s²
手动俯仰速度0.5°/s,手动回转速度1°/s
俯仰行程-5°~+85°
水平行程360°
装甲4mm

图片

这种高射炮于1960年获得了瑞典军方编号,称为12cm Lvakan 4501,有时也叫Lvakan fm 1,Lvakan是Luftvarnautomatkanon的缩写,即自动防空炮,原本计划建造6门,但最后只制造了1台原型。该炮最少只需两人操作。火炮右侧的炮手负责火炮的回转操作,左侧的炮手则负责火炮的俯仰操作,可由任意一人脚踏击发,这是和博福斯40mm高射炮十分相似的。

图片

这种重型防空炮采用Tgb 957F拖车牵引,组合体重达30吨,导致其战略机动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难以通过大部分桥梁,所以只能半固定部署。

图片

重型越野车Tgb 957F,副驾驶座安装有双联装水冷高射机枪
在这唯一的原型样炮服役的1960年至1973年间,配备给驻扎在厄勒布鲁(Oerebro)的第18防空导弹连,用作防空导弹系统的补充。与其英国前辈“绿色权杖”命运相同,防空导弹的出现使重型高射炮几乎在一夜之间退出了防空作战的第一线。1961年,瑞典从英国进口“警犬”防空导弹,Lvakan 4501刚刚诞生就已被时代抛弃。

图片

半固定部署的阵地示意,火炮通过专用的输送系统补充弹药

到头来,瑞典人还是把它改回舰炮,取“炮塔”“自动”“火炮”三个词汇的首字母,命名为TAK 120。

图片

TAK 120舰炮系统的开发是从1963年着手进行的,1967年完成原型,进行了各种射击试验。虽然瑞典海军对其评价如何我们并不知晓,但瑞典海军自己已经有120mm双管舰炮了,因此这门炮的第一个用户并不是瑞典,而是隔壁的芬兰海军。
TAK 120舰炮数据
口径120mm
炮管长46倍径
初速800米/秒
最大射程18,500米
射速80发/分
俯仰范围-10~+80°
旋转范围360°
俯仰速度32°/秒
旋转速度40°/秒
即用弹量52发
炮塔重量28.5吨
高爆弹头重量21kg
高爆弹头装药3.2kg
全弹重量35kg

图片

工厂中的TAK 120炮塔
TAK 120配备与Lvakan 4501基本相同的全自动装填机构,是一款射速高、操纵性能良好的高平两用炮。相比于其他120mm级的舰炮,如美国的54倍径127mm Mk.45自动炮,意大利的奥托梅莱拉127mm自动炮,博福斯的炮要格外地轻,仅有28.5吨,可以装到500吨级的小型舰艇上,不失为一大特色。

图片

本炮由甲板上的炮塔、甲板下的机械室、最下方的供弹室构成。下方的供弹室有一具扬弹机,由2名装填手从弹药库中搬出120mm炮弹,经由扬弹机向上送弹。120mm炮弹使用了炮弹和药筒一体化的定装弹药。
供弹室上面的是机械室,里头有操作台、操炮电机与油压伺服机械以及扬弹机,配置1名操作员,负责扬弹控制作业。

图片

甲板上的炮塔大致呈左右平、前面圆的外形,是一个宽3.8米,长4.1米(不含炮管),高3.3米的箱型结构,与英国、意大利等国舰炮相比显得不够精巧。不过炮塔本身是由4mm钢板制造,有一定程度的破片防御能力,有着能够抵御风雨波浪的构造,并且为了应对核生化环境设计了超压防护装置。

46倍径120mm炮装在炮塔中央的炮架上,炮塔左右留出了操纵手与瞄准手座席以及观察窗,但火炮平时的瞄准操作都是通过射击指挥装置遥控进行的,并不配置操纵手和瞄准手,炮塔内操作席只在方位盘故障的紧急情况下作为备份操作。
46倍径身管的120mm舰炮身管本体并不是特别粗大,但由于有着高射速、大初速,所以采取水冷式强制冷却方式,炮管外部设有水冷套,外观显得比较粗,在身管外可以看到冷却液管从炮管基部一直延伸到炮口位置。
本炮最大特征,就是在炮塔内炮尾两侧设有装填即用弹的弹舱。美国海军的54倍径127mm炮Mk42、Mk45,意大利海军的奥托梅莱拉127mm炮是把装填即用弹的弹舱设在炮塔下面,通过扬弹机构连续地从弹舱向炮塔内供弹,而博福斯46倍径120mm炮则是采用了由炮尾两侧的弹舱供弹的同时,还可以连续地从炮塔下方的弹药库向炮塔内输送弹药的设计,这在西方海军舰炮里可说是绝无仅有的。
呈箱型的弹舱位于炮尾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弹舱可容纳4列每列5发,各20发炮弹,再加上左右送弹盘上各6发,合计是52发即用弹。炮塔内后壁上还可收纳12发预备弹,呈竖直放置。
弹舱可以同时存放两种不同的弹药并装填,也可以自由选择首发炮弹的弹种进行装填。炮弹从弹舱经由旋转式供弹机构逐一送往送弹架,再由推弹机推入炮膛,炮尾闭锁发射。发射后炮尾开锁,空弹壳弹出落到弹壳收集器,经由抛壳口排到炮塔外。
通过上述机构,可以在不加补充弹药的情况下连续发射52发炮弹,并有每分钟80发的高射速。弹舱的重新装填需要由人力进行。也就是将火炮指向80°仰角,0°方向的装填位置,然后把弹药库里搬出来的120mm炮弹送入扬弹机,连续向炮塔内送弹。炮塔内配置两名装弹手,从左右两弹舱的装弹口向里面补充120mm炮弹。装填时间大约2.5分钟。装填角设在80°,主要是因为这个角度最有利于将直立的炮弹迅速地送进弹舱内。另外前面说到炮塔内还存放有12发备用弹,紧急情况下也可以调用备用弹重新装填。
火炮的旋转、俯仰、扬弹机都采用电液操纵,有各自的电液机构,旋转、扬弹机的动力装置在炮塔下的机械室内,火炮的俯仰动力装置则在炮塔内。火炮的旋转、俯仰、射控通常都由射击指挥装置管控,进行旋转、俯仰、发射等操作,但如前述在射击指挥装置故障的时候,也可以从炮塔内直接操纵完成瞄准并发射。
如前所述,最早采用博福斯46倍径120炮的是芬兰海军,装备在1968年建造的Turunmaa级护卫舰和1979年完工的布雷训练舰Pohjanmaa上。(图鲁玛级炮艇,有的分类也将其划为护卫舰,排水量660吨,满载排水量770吨,该级艇共有两艘:FNS 03 图鲁玛,FNS 04 卡累利阿。博滕号布雷训练舰,FNS 01 ,1979年至2013年间担任芬兰海军旗舰。该舰于1996-1998改装时拆除了120mm炮,更换为57mm炮)但TAK 120不如同时期法国的55倍径100mm舰炮、意大利奥托梅莱拉54倍径127mm舰炮那么普及,除了芬兰以外,只有印度尼西亚海军的Fatahillah级护卫舰装备了这门炮。(法塔西拉级护卫舰,标准排水量1160吨,满载排水量1450吨,该级舰共有三艘:KRI 361 法塔西拉, KRI 362 马拉哈亚蒂, KRI 363 纳拉)
图片芬兰海军FNS 03图鲁玛

图片

芬兰海军FNS 01博滕

图片

印度尼西亚海军KRI 361法塔西拉
结语
从濒临北极的“千湖之国”芬兰到横贯赤道的“千岛之国”印尼,总产量只有6门的TAK 120就这样天各一方,静静地日复一日。
作为陆基防空炮经历多方辗转,最终在海上寻得自己的归宿,时也?命也?不得而知。
幸运地逃脱被早早扼杀的悲剧,却只能无奈虚度四十年时光,喜乎?悲乎?谁解真味?
姑且搁笔不提他吧,下次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