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伦威尔巡洋坦克的改进与亚型识别浅谈

 不沉俾斯麦 2022-01-20

本文作者为monochromelody,授权转载

克伦威尔坦克的型别繁杂,堪称英国坦克之最。其原因在于,克伦威尔坦克(广义上说,也包括A24骑兵和A27L半人马)的亚型分类除了常见的Mark系统,还有Type系统,两个系统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对应与关联,基本上是相对独立的。二者排列组合之下有大量繁杂型别,再加上有一些改装并未收录到编号系统中,实在是一团乱麻。本来笔者写克伦威尔巡洋坦克系列文章的目的就是讨论其发展史,型别编号这个问题实际上也算侧面反映克伦威尔系列的改进历程,那就简要说说吧。

前面的文章已经提过,A24、A27L、A27M三大型号的最大区别在于动力系统,主要是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差异:A24和A27L使用自由发动机,A27M使用流星发动机;A24使用5挡定轴变速箱+威尔逊式转向机,A27L和A27M使用梅里特-布朗Z5传动系统。后来,这三大型号又因为火力、动力、装甲等系统的升级,有了不同的Mark型别。而在生产过程中对乘员舱门、动力舱盖板、挡泥板、储物箱的样式修改,则称为Type型别。要完整定义一辆克伦威尔坦克的亚型,一般需要明确具体的Mark和Type,例如“A27M克伦威尔IV型(Mark IV)C样式(Type C)”这样的提法,或者称为克伦威尔IVC之类。

克伦威尔坦克的Mark型别是有明确标准的。早期生产的型号主要有Mark I和Mark III两类,至于Mark II只生产了原型车。从A27L半人马坦克换装发动机升级而来的克伦威尔,一般也称为克伦威尔Mark III。Mark I和Mark III这两种型号都采用6磅炮,在D日前全面换装QF75炮时,Mark III就改称为Mark IV,Mark I就改称Mark V。Mark IV是克伦威尔坦克最主要的亚型,既有此前的型号根据Battle Cromwell标准升级的,也有根据这一标准新生产的。如果是使用95mm支援榴弹炮的克伦威尔,则称为Mark VI。 

图片

截止至诺曼底登陆时,克伦威尔坦克的系谱
综上,参加诺曼底登陆的克伦威尔坦克(广义上说)主要有这几种:
1. 使用75mm炮的克伦威尔Mk.IV和克伦威尔Mk.V,也包括部分焊接制造的Mk.Vw;
2. 使用95mm炮的克伦威尔Mk.VI
3. 使用95mm炮的半人马Mk.IV,这是唯一参加了战斗行动的半人马火炮坦克,最初是作为RMASG的突击火炮,用于为登陆舰艇提供火力支援,并扫清滩头障碍。虽然因为海况问题该车未能准时登陆,但在支援友邻部队攻克岸防炮台、向内陆推进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Mark型别的后续发展,将在后文介绍。 

下面来谈谈Type型别的问题。大约在1942-43年,早期的克伦威尔进行测试时,暴露出一些设计上的缺陷。在最早的克伦威尔坦克上,车体乘员,也就是驾驶员和机枪手,他们进出坦克需要通过车体顶部的舱门。这两个舱门都是左右对开式,属于英国坦克上常见的设计。

图片

但是克伦威尔的这两个舱门有着很大的隐患:当克伦威尔的六角形炮塔指向特定角度时,炮塔的边角会挡住舱门,致使其无法开启,或不足以供人员出入。原本设计上也有针对这一点做出补救,在车底设有紧急逃生门,但克伦威尔的车底装甲很薄,大部分厚度6mm,战斗室部分加了4mm补丁,这样的厚度仅能保证防护手榴弹的破片。为保证车底强度,后续设计除了加厚车底装甲,还需要取消这个车底逃生门,要解决乘员的逃生问题,只能修改出入舱门设计。在新的设计上,机枪手的出入舱门改为向车体侧面推开车门,以免被炮塔挡住逃生通道。
因此,具有四个储物箱,顶部开门的旧型号称为Type A;修改为侧面舱门设计后,去掉了机枪手一侧的一个储物箱,这种三个储物箱的型号称为Type B。基于Type B的设计,又有了修改车尾顶部装甲厚度和进气口样式的Type C。
图片
Type D主要基于Type B发展而来,修改了动力舱盖板布局,方便维护散热系统,同时有较多Type D修改了驾驶员舱门设计,主要有对角式和Vauxhall式两类。Type E则是预留更大尺寸弹簧悬挂,修改终传动减速比,为增重做好准备,但外观上基本和D型无区别。

图片

新的侧开式舱门设计是好的,但难以应用在驾驶员一侧,因为旧有车型上,发动机的仪表板和控制机构占用了设置侧门的位置,改起来很费工夫,不如新造划算。新生产的Type F则终于安装了侧开式驾驶员舱门,为此也就删除了驾驶员一侧的储物箱。不过就算取消了储物箱,车组的随车物品并没有真正减少,所以还是要找一个地方放。对于Type F车体的克伦威尔来说,取消两个车体储物箱之后,需要在炮塔前部左右两侧增设储物箱,这也成为Type F克伦威尔的一个显著识别特征。

图片

总的说来,Type型别实际上可以说是车体外部细节特征的型别,与炮塔内部构造、武器配置关系不算大。关于各型车体在克伦威尔各系车辆的应用,简单总结如下:
骑兵Mk.I:A、B型铆接车体
半人马Mk.I:A、B、C型铆接车体
半人马Mk.III、半人马Mk.IV:C、D型铆接车体
克伦威尔Mk.I:A、C型铆接车体
克伦威尔Mk.II原型车:铆接C型车体,铸焊混合炮塔,Vauxhall舱门
克伦威尔Pilot D原型车:A型铆接车体,附加装甲
克伦威尔Mk.III:A、C型铆接车体,实际上是换发的半人马Mk.I
克伦威尔Mk.IV:C、D、E、F型铆接车体,产量最大,1935辆;其中D、E型约500辆,F型约240辆
克伦威尔Mk.V:C型铆接车体,D、E型焊接车体
克伦威尔Mk.VI:C、D、E、F型铆接车体,约610辆

Type C和Type D等旧车型的驾驶员逃生难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关于这一点,人们考虑在车门本身的设计上面下手。
有一种常见的改进,即对角式驾驶员舱门。这一设计并不改动装甲上的车门开口,而是调整了车门的设置。改装过程也比较简单:将旧有车门的铰链切除,在开口的前缘设置新车门的铰链,安装向前打开的半扇车门。另外一半车门则没有任何铰链,只是简单地放置在开口上,关门时由有铰链的半边完成定位锁住。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是解决了舱门和炮塔边角的冲突问题:有铰链的半扇门打开时不受任何影响,余下半扇门即使被炮塔挡在下面,由于没有铰链,在爬出车外时可以把另外半边拿下来放在车内,不会妨碍正常出入。

图片

对角式驾驶舱门特写,门锁把手和铰链都在前半扇门上,后半扇门是可以拿下来的
另有一种比较少见的改进,修改了原有的装甲设计,实际上基本都用在直接新造的底盘上。这种设计在驾驶员位置的车顶开出一缺角矩形出入口,再安装上带潜望镜的车顶门,被称为Vauxhall式舱门。作为A22丘吉尔步兵坦克的娘家,Vauxhall公司的传统艺能就是“造什么车都像丘吉尔”。1940年参加重型巡洋坦克项目时,Vauxhall提交的A23设计具有类似A22丘吉尔的带装甲保护的行走装置和动力系统,但装甲薄一些重量轻一点,姑且以示向巡洋坦克的定位靠拢一下。很自然地,这样的设计不可能通过,所以早在1941年初就被驳回了。对于Vauxhall来说,局面变得很尴尬,因为当时已经决定丘吉尔坦克将会停产(不过后来丘吉尔坦克在北非表现出色,也就撤销了这个决定),总不能在完成丘吉尔坦克的生产和改进任务后就闲着没事干吧。军需部遂要求Vauxhall公司加入A27M克伦威尔的生产任务中,运用其设备和经验改进克伦威尔坦克的设计。

图片

Vauxhall生产的克伦威尔原型车使用了类似丘吉尔坦克的铸焊混合式炮塔,以及把潜望镜装在门上的缺角矩形舱门,虽然炮塔设计未获采用,但缺角矩形舱门的设计确实解决了驾驶员出入难的问题。一般在采用焊接车体设计的克伦威尔Mk.VwD上面使用这种舱门(约200辆?)。

图片

正在旋转台架上焊接的克伦威尔Mk.VwD,可以看到驾驶员舱口呈现缺角矩形
类似设计也应用在A30挑战者、A30 SP复仇者、A33奋进等项目上。

图片

荷兰Overloon博物馆的A30挑战者巡洋坦克,使用Vauxhall式舱门

图片

博文顿的A33奋进突击坦克,驾驶员和机枪手舱门是类似Vauxhall式的类型
使用克伦威尔Mk.VwD底盘升级的一部分FV4101御夫座也具有相同特征。

图片

1980年代仍在芬兰军队中服役的FV4101御夫座
顺带一提,由于御夫座取消了车体机枪手,将其战位改为车内储物箱,因此无论是采用侧开式舱门还是Vauxhall式舱门,车外都只设两个储物箱。
前面说到的这两种改进了驾驶员舱门的克伦威尔坦克,有一部分留存至今。

图片

现存于博文顿坦克博物馆的波兰第1独立装甲旅克伦威尔IV(翼骑兵涂装)

图片

美国历史遗产博物馆的“布伦海姆”号克伦威尔坦克(涂装是模仿另一辆车的)

图片

以色列拉特伦坦克博物馆的“维多利亚”号,是从英国军营里偷出来的两辆克伦威尔之一
以上三辆克伦威尔坦克使用对角线式驾驶员舱门。

图片

现存于捷克Lesany陆军技术博物馆的“Probe”号克伦威尔,曾参演HBO电视剧《兄弟连》
捷克这辆克伦威尔使用Vauxhall式舱门。

实际上从战争末期的1945年起,克伦威尔坦克就陆续进行了加强装甲的升级改造。这次装甲防护升级中,主要加强了车体正面的装甲,车体正面最厚处加厚至102mm(约4英寸),炮塔正面最厚处加厚至90mm,抗弹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一些次要部位,如车底、车体侧面与炮塔侧面也有所加强。由于车重增加,这些克伦威尔坦克均换装了更宽的15.5英寸履带,以控制对地压强。 
而从1948年起,英军车辆的编号系统也经历了一次升级。一方面传统的“T+6位数字”车号系统被替换为“数字+字母+数字”6位车号体系,另一方面,Mark型别中的罗马数字改为阿拉伯数字,因此新的克伦威尔Mark型别就从Mark 7排起: 旧Mk.IV和Mk.V的升级型称为Mk.7,Mk.Vw的升级型称为Mk.7w,Mk.VI近距支援型的升级型称为Mk.8。

图片

战后克伦威尔坦克升级的系谱
战后英国将大量A24骑兵、A27L半人马提供给法国、希腊等国,同时英军仍保留了部分半人马装甲推土机作为特种工程车辆。英国在中东地区的殖民地与海外属地配备有克伦威尔坦克,但这些克伦威尔坦克的升级改造很有限,甚至到1948年还有一些使用6磅炮的克伦威尔Mk.3。英军共对1100多辆克伦威尔坦克进行了装甲防护升级,还有440多辆克伦威尔换装炮塔,升级为FV4101御夫座,我们有机会再简要介绍。
经历这次升级之后,克伦威尔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算是上升到了一个还凑合的水平,但这次补课毕竟来得太晚了。除去彗星这样的赶时间设计,和黑王子这样纯粹继承丘吉尔基本思路的设计以外,在百夫长和征服者这些新设计上都放弃了垂直装甲和车体机枪,改用了四人车组与倾斜装甲。
英国人曾经有个很奇怪的观点,认为垂直装甲有优于倾斜装甲的防护效能,理由是垂直装甲的正对厚度就是其最小厚度,只要车体摆出一定角度,对于来袭炮弹的LOS厚度都会大于装甲的绝对厚度;而相同LOS厚度的倾斜装甲,当来袭炮弹方向接近装甲的法线方向时就会打折扣。
但是战场的残酷现实证明,航向机枪和垂直均质钢装甲的设计元素落后于时代了。战后的英国陆军体系并没有给垂直装甲的二战遗老留多少位置,这些车辆部分保留在一些本土防卫或治安维持的准军事组织中,大多数都在50年代相继退役。

图片

使用6磅炮的克伦威尔Mk.III

补充阅读

关于德国人总会在煮茶时间搞偷袭这件事 ——彗星坦克与虎式坦克的对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