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兰电影:凝视与反思

 新用户8785tsO9 2022-01-20

好几年前,看了一部波兰电影《修女艾达》。拍得真好,迄今我仍能清晰地想起影片的第一组鏡头:一群黑衣头系白巾的修女,秩序井然地吟咏著圣歌在皑皑白雪覆盖的大地上緩然行著,她們是一片墓地为死者祈禱、吊唁。影调竟是那么的干净、从容和诗意,诗意中,又藴含著一种尚未被揭晓的压抑和阴郁。

一个名叫艾达的年輕修女接到了号称姑妈的一封信,似乎是有关她去世父母的某个遗愿要她去完成,其中好像还有关于她身世的秘密(我记太清了)。

多年來,艾达还是第一次请假走出了修女院,去找她的那个从未见过面的姑妈。姑妈还是波兰共产党法院的高官。姑妈带著艾达去寻找她父母在世時的人生轨迹。

她们谁都沒有想到,一段二战時期以及随后的铁幕時代波兰人屠杀波兰犹太人的秘密被揭开了。一天,姨妈突然毫无預兆地纵身跳楼自杀了(这一情节我印象至深,因为它的突如其來,也因為发人深思),显然是历史的罪恶让她不堪重負。

在喧闹的城市,艾达体验到了她在修道院从未经历过也闻所未闻的诱人的城市夜生活,酒吧与迪斯克熱舞,这一切令这个未谙世事的少女感到惊奇和刺激,由此她也偷尝了一夜情的禁果。但她最后还是选择了修道院的人生。

《修女艾达》的影像、节奏亦是沉稳和安静的,镜头一上來我整个人就像被淨化了一般,自己也身不由己地进入了一个安靜无尘的世界,一如影像中的晶莹的白雪。

今天,我以相似的心境又看了一部风格几近与《修女艾达》类同的法國与波兰合拍的电影《无辜者》,无论是影调、节奏、氛围还是诗性气质与《修女艾达》亦如姐妹篇。只是这一次的主场景就在修道院,而季候,也是白雪覆盖的寒冷冬天,影片气氛也是压抑而忧伤的。这一次,它所揭露的是波兰人所承受过的二战后之另一伤痛,也是波兰身心遭受过的巨大耻辱,而此一耻辱,一旦发生在誓言守贞的修女身上,就更加的令人悲伤和触目。

影片敘述的是二战后的1945年,一所隐蔽的修道院正面临着一场难以启齿的重大危机:院內好几個修女因怀身孕已近临盆,这个始终被院长严格压抑的秘密似乎也难以再隐瞒下去了,因為有修女在遭遇难产。

修女玛莉亚入院時已非处女身,曾享受过世俗人生的花天酒地,所以她知道事不宜迟,必須马上出外找医生帮忙,否則必出人命。她抗命违规地请來了一位从法国來波兰紅十字会的年轻女孩。从此,这个女孩在与院长的抗争中将相继出生的孩子順利接生,但她也知道了,这些守身如玉的修女之所以懷孕的不可告人的秘密——苏军在反攻纳粹再度进入波兰境內后,曾几次闯入修道院,以野蛮暴力之手段強奸了不少修女,甚至连年迈的院长也未能幸免。

于是院长以天主教义与严苛的院规,要求她麾下的修女必须自我忍受,順从天意,修女怀孕的消息绝不能向外界走露,一旦泄露,将会是修女们的巨大耻辱,甚至有可能修道院要被迫关门,修女也将无家可归。

所以,前两个出生的婴儿被院长以送人为由抱出,搁在了冰天雪地的十字架下,院长认为她这是在順服的天主的圣意,帮生产的修女解脱,而她自己,则在为犯罪怀孕的修女背负罪責。

《无辜者》一如《修女艾达》,再一次將电影敘镜聚焦在了无暇的修女身上,兩部影片均沒有去刻意挑衅神圣的《圣经》,只是以极為真实的情景和事实,向天主教义本身提出它无法回避的问題。比如在《修女艾达》中所反映的,对波兰猶太人的屠杀与迫害,先有天主教徒,后有波兰供铲党;而在《无辜者》中,來自外部的施暴者自然是残忍无人性的苏联人(连法国女孩在回营地的途中都差点被苏联士兵轮奸),但在修道院內部呢?虔誠信仰天主到痴迷程度的院长,为了捍卫教义的規条和戒律,竟然教条到无视人的生命,还理直气壮。当剧情以教义与人性之悖谬的形式予以呈现時,便会于无形中逼迫着每一个尚有良知的观者去面对自己的內心,并扪心自問:如果我是一名当事者呢,我该如何面对和看待这一貌似悖论之问題?

无论是《修女艾达》还是《无辜者》(提示,別看錯《无辜者》了,有好几个同名電影,這是波兰电影),都非常值得一看,波兰人的艺术性、艺术品味乃至思考,都是一流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