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瑾辉:心善 倡善 求善

 情缘半岛 2022-01-20

图片

图片

◎刘瑾辉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孟子学会副会长

图片
摘要

孟子以“四端”言人性善,具有以性统心,以心显性特点。陆九渊、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孟子心性之学,认为心即性,性即心,认为人一念向善,心存良知,故人心向善,人具善念。善是孟子思想的基石,孟子的政治、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思想的支点均为善。儒、释、道共同倡善;荀子强调抑恶从善;法家主张惩恶扬善;墨家倡平等之爱,善待生命;兵家坚持执中守正,以战逼和,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与追求。

图片
关键词

心善;性善;倡善;求善

01

人心向善

人性善恶问题,自孟告之辩始,直至今日,人们依然在思考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告此处所辩之,乃人之本然之性告子认为人性本无所谓善恶,犹水也,引向东则东,引向西则西;换言之,引向善则善,引向恶则恶孟子认为人性善犹水就下也,人性无有不善,犹水无有不下也孟子在此只有结论,没有论证

孟子对性善论证最具代表性的是: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以性统心,以心显性。此乃后世心学之源。孟子所言“性”,本来指向本然之性;而以心显性,此“性”就指向人的社会属性,或曰后天之性。孟子言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此处所谓“人”,乃大写之“人”,是具有社会伦理道德之“人”,而非生物体之“人”。因为呱呱坠地之婴儿,不会产生恻隐之心,襁褓之婴,亦不会有羞恶之心,不管见孺子将坠井还是将入火,都不会产生怵惕恻隐之心,因为他们还是小“人”,还没有正常思辨能力,没有伦理道德,虽有四体,但不具“四端”。故孟子所言“四端”乃能明善恶、能辨是非的大“人”所具有。“四端”是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后天在“善”的环境中熏陶出来的,是人和禽兽的本质区别。而且此“四端”是一定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下而被普遍接受的“正能量”,并不是人类产生就有此“四端”。所以,孟子所言的善端——四端,是具有正常思辨能力、能明善恶、能辨是非的大“人”的情思。

陆九渊、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孟子心性之学。陆九渊强调“心即理”。认为事物之理本然的存在于人心之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因此心是第一性,“理”离不开心。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来今,概莫能外。王阳明承陆九渊之说,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认为“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凡知觉处便是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心即理也”“心”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伦理道德原则。陆、王认为心即性,性即心,主张“心即理”,断言天理、人理、物理只在吾心之中。此处的心,不是生物体的心,而是具有正常思辨能力的大脑在是非、善恶伦理道德标准影响下的情思。“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说明人心向善,人性向善,人具善念。

02

孟子言善倡善

孟子不仅言人性善,而且倡导善,宣扬善。“善”是孟子思想的基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德治”说,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主张具仁心,施仁政。强调仁政是治天下的必备条件,将“不忍之心”的思想用于政治,维护国家长远利益。提倡以德治国,主张“有德者执政”“尊贤使能”。倡导以德服人的仁政,主张“王道政治”,反对武力、霸政。孟子主张恢复井田制度,国家授田于民,轻徭役,薄赋税,不误农事,制民之产,民富国强。

孟子强调“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将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孟子提出修身必须扩充存于内心之“四端”,发挥与生俱来之善性,尽心养性,培养浩然之气,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抑情制欲,修身成德,以达“修、齐、治、平”高度有机统一的理想境界,并坚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信念。

孟子教育思想富有特点,强调内心的道德修养,同时重视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和后天的恶习——人可引而善。他认为“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强调道德教育和意志的锻炼,提倡尚志养气、反求诸己、改过迁善、意志锻炼等。主张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知言养气”文艺思想影响深远。孟子解释为“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也就是辨别言辞的能力,在文学批评史上,即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气”即养“浩然之气”,这种“气”,孟子解释为“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所谓的“知言”,应该包括书面语言即文章作品,而这种“知言”的前提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作者必须首先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具有高尚道德品质而形成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气质蕴涵,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实际上是说,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读者也必须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具备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善,植根于中华文化,影响文化的价值取向。从中国古代人性论发展流变看,汉、唐倡“性三品”,程朱推“天理之性善,气质之性恶”,陆王认为“一念向善,心存良知”,清代戴震、焦循言“智,人也;不智禽兽也;故人性善,禽兽之性不善”。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孟子性善论,但都坚持推“善”,强调社会教化引人向善的功用。

我们认为,不是因为尊孟才推善,而是因为推善而尊孟。因为孟子继承发扬了孔子“仁”学思想,将仁义礼智归结为善之根本,或曰善端。

03

善——中华民族的信仰与追求

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等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些都充分彰显“善”,此乃中华民族的追求和信仰。

图片

3.1荀子强调抑恶从善

荀子“性恶论”之性指向人的后天之性,倾向于以“行”论“性”。之所以有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争,主要是由于他们各自学说中的概念内涵不一致造成的。但他们的目标都是引导人们弃恶从善。孟子强调社会教化使民趋善的作用,荀子同样强调“积善成德,圣心备焉”“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荀子往往以礼义并称,区别于孟子的以仁义并称。如果说孟子是在孔子“仁”的概念之后着重建立了“义”的概念,那么荀子就是继孟子之后着重建立了“礼”的概念。所以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认为:“荀子最著明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吕思勉先生说:“其实荀子之言性恶,与孟子之言性善,初不相背也。伪非伪饰之谓,即今之为字。荀子谓'人性恶,其善者伪’,乃谓人之性,不能生而自善,而必有待于修为耳。故其言曰:'涂之人可以为禹则然,涂之人之能为禹,则未必然也。’夫孟子谓性善,亦不过谓涂之人可以为禹耳。”荀子重视社会教化的作用,认为人是可以引而善的,所以强调抑恶从善。孟子为了强调仁义,以求激励人心,要求人在后天行事中保持其本心,就是俗话说的“唱红脸”。表面上讲性善,实际上重在后天行事。荀子也讲仁义,但荀子生于“人人争于利欲,君子与小人同恶”的时代,固不宜倡言心性之善,只有深明其恶,以求人能反躬自救,要求人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厉行改造,是俗话说的“唱白脸”。孟、荀二人性善论与性恶论态度虽然相反,但“仁”的主张一致,强调后天实践一致。所以孟、荀人性论异曲同工,都是导善。只是导善的路径不同,孟子强调尽心、求放心,重在培育善;荀子强调抑恶从善,重在践行善。

图片

3.2儒、释、道共同倡善

儒家强调人与人(社会)和谐——善待他人。仁、义、礼、智、信等都是强调善待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和谐人际对于社会稳定和成就事业的重要意义。释家强调人内心和谐——善待自己。释家讲究静心领悟,若无静心,很容易偏激,走极端;若无领悟,不得世间万物真谛。认为相由心生,心不动,万物皆不动,不动则不伤,主张笑对人生,不怨恨一切。强调随心,随性,随缘。道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善待自然。主张天气自然,共为天地之性。道家认为自然是生育天地万物的本原,人应该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维护自然生态,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符合自然规律,才是最美的。道家把整个宇宙看成一个大的生态自然系统,一个生生不止、永不停息的自然生态。只有将人类和自然界的天地万物都置于自然和谐统一之中,才是人和天地万物的生命与价值所在,才能真正体现出自然生态美。既然人是从天地自然万物中产生的,因此,人就应该顺从天地自然万物。

图片

3.3法家重刑罚——惩恶扬善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赏罚分明,标准就是善恶。善则奖,恶则惩,宗旨就是惩恶扬善。

图片

3.4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平等之爱、珍爱生命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若兼则善矣”,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君与父不慈,以及“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直至盗贼之害人,都是互不相爱的结果。如果天下人能“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那就天下太平了。墨子也讲“慈”“孝”,但并不以“孝悌”为“兼爱”之本,更不主张有等差的爱,强调平等之爱。墨家主张“非攻”,反对发动战争。“兼爱”主张天下人互爱互利,不要互相攻击,这就必然要主张“非攻”。当时兼并战争剧烈,农、工、商、士等庶人阶层和下层贵族都希望社会安定,墨家代表了他们要求停止战争的愿望。认为攻战之害:“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而且不仅被攻的国家受害,攻人的国家也要受害;由于兼并战争,将会导致“兼国覆军,贼虐万民”的后果。强调珍爱生命。

图片

3.5兵家强调珍爱生命、心悦诚服

兵家谋略的理想境界是以战逼和,首先不是想怎样去赢,而是想怎样才能不败。心头之剑不是为了战胜敌人,而是为了砍掉自大的锋芒,斩断心头的恶念。故兵家强调执中守正,以战逼和。兵家最高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希望珍爱生命,做到心悦诚服。战争目的不是为了攻城略地,而是为了顺民意,获民心。

综上所述,善是中华民族的信仰与追求,在言善、倡善、求善的历史征程中,富有智慧的中华民族不仅有善的追求,更有美的享受;期盼善满天下,福满人间。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