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用什么态度对待我们--《孝经》(连载063)

 情缘半岛 2022-01-20
图片


图片

本集开解经句:

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摘自《孝经·感应章第十六》

内容讲解:这一章叫做《感应章》,“感应”这个词是中国文化中比较讲究的一个词,我们从现代意义上不太容易理解,其实所谓的感应就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孟老夫子讲“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用爱心对待别人,别人就用爱心来对待我,我很恭敬别人,别人对我也很恭敬,这就叫感应。有感就有应,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我用什么态度对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用什么态度对待我。我用爱心对待他人,他人就用爱心来回报我;我用恶心对待别人,别人当然就来惩罚我;我每天恭敬有礼笑眯眯的,别人对我就笑脸相迎。“感应”讲的就是这种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来理解它就不是迷信了。


  这段话中孔老夫子为我们道破了孝顺父母和天地之间的关系。我们观察在一个孩子的生命之中,父亲是天,母亲是地。父母和好就是天地祥和安泰,孩子就会健康成长;如果父母发生纠纷,当着孩子的面争吵甚至离异,就是天崩地裂、天翻地覆,对孩子的伤害就会比较大。过去圣君明王对自己的父母非常孝顺,以至于能够了解天地、并处理好与天地的关系。在天地万物中生活,我们孝顺父母,就会知道天下的父母都是需要孝顺的;我们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就体会到了为人子应尽的职责,还会理解天下的儿女在孝顺父母时的心态、需要、感受,对人的理解就增加了。更深一层意思是,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是有敬意的,我们经常讲“侍父如天”,当我们对于父亲敬畏和感恩的时候,与面对天地的感受是一样的,才能够知道老天带给我们的力量;我们经常讲“大地母亲”、“地球母亲”,一定是在和母亲的相处过程中,感受到母亲的恩情就像大地一样无条件地包容,能够理解母亲的爱才能够理解大地的爱、才能够对地球母亲生起感恩的心。这段话告诉我们,通过孝顺自己的父母,让自己的心胸变得宽广。


  现代人对大自然缺乏感知,一个真正的孝子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一定是无私的,对于父母的需要和内心的感受能够敏锐地觉察;孝是无止境的,一个真正的孝子需要理解父母的期待和担忧、知道父母内心的变化和感受,心一定是很柔和的、清静的,所以对于周围事物的感知程度一定是很强的。


  我们经常讲在社会生活中“理解万岁”,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思考。据我了解现在人事部门的领导在选拔人才的时候,并不是最看重外语好、能力强、学历高,而首先最需要的是具有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人才。很多年轻的朋友在就业时,只想着自己如何实现价值、迅速成功、迅速致富,没有想怎样能够为社会真正做点贡献,没有跳出小我的封闭世界,不会交流沟通。交流沟通的前提就是理解能力,我们对人的理解程度很难超越对于父母的理解程度。一个人不能破开小我、理解别人,就无法迈出人生成长最坚实的一步。提升自己的人生智慧、培养交流沟通能力、提升工作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家中尽孝,尽孝要先从理解父母开始。在理解父母的需要和感受的过程之中,小我就破开了,开始转换思维、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人生的境界一下就提升了。当我们真正开始理解一点点父母的时候,马上观察周围的世界就会发生变化。每个人都是有一定能力的,会用的人“好钢用在刀刃上”,不会用的人胡思乱想、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无谓的事情上、工作难以成功。理解别人就是找到目标的方法,知道客户的感受和需要,知道工作的方向、领导的意图,在做事中就容易协调配合,形成团队精神。如果对父母不理解、没有尽孝,很难真正理解这个世界。孔老夫子的这段话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