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忆 “过年”的味道(二) | 奇迹 (主播:蒙蒙)

 又见酸枣人生 2022-01-21


点击上面图标 收听精彩诵读

       追忆 “过年”的味道(二)

                   ——过大年

文:奇迹  

诵读:蒙蒙   编辑:紫烟

   每年农历最后一天,也是老黄历最后一页,这天称作过大年,也称“除夕”;当然三十晚上就叫“除夕夜”了,遇上腊月只有二十九天的,二十九也就被人们称为三十夜,比如今年就是。

  几十年前的过大年,物质供应极度匮乏,好多东西要凭票购买,与东西充足的现在对比,大不一样。

  一大早,爸爸会一本正经地说:“都穿漂亮整齐点,脸洗干净,今天祖老先人会回来点名吃年夜饭的”;然后,将就昨天下午己经炖好蒸好的一些熟食,随便吃点当早餐,集中精力准备品尝中午那顿团圆美食。平时舍不得吃的用的,妈妈或多或少都会拿些出来,川菜中所说的九斗碗,虽然弄不齐,但多在桌上能见到,碟边重碗,碗边有杯,满满地堆一大桌。


   鸡鱼和肉丸子是每年必备,缺一不可,而且必须是全鸡全鱼,有头有尾。有的地方鸡头和鸡脚还不能随便吃,那是当家人才能享用的,鸡头代表首脑,鸡爪表示抓钱手。现在想想,这不是赤裸裸的阿凡提分鸡吗?明知那两样东西,又不好啃又无肉头,还...呵呵!后来又了解了点儿知识,原来鸡取吉谐音,鱼有余的韵味,丸有圆的腔调。“吉祥如意,年年有余,团团圆圆,做事有始有终”。另外还有土豆.芋儿作些肉类配菜,取意也是团团圆圆。一大桌子,馋得我总装着有事无事的老往厨房跑,讨点装盘多余的剩脚菜吃。炖鸡还是配的自家树上的板栗子,有时还用爸爸从县城带回的白果加枸杞大枣一起炖。板栗炖鸡,白果炖鸡,现在想想,都是一道道传统的著名川菜呢!


  到了上午十点左右,爸爸就会招呼所有小朋友去山上祭祖坟,就留妈妈一人在家防鸡狗破坏美食。一到坟上,爸爸就给我们讲:这个该怎样称呼,那个与我们有啥关系;还要教我们如何下跪行礼,如何燃香点纸,俨然像个教书先生作示范,年年如此,以致于我们记忆深刻,没他在时,如每年清明节上坟,我们也能讲出个子丑寅卯来。潜移默化中,感染着我们也尊老敬老,不忘先辈养育之恩,相当于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人生教育课!祭完祖回家途中,祭过祖的东西,除刀头大肥肉外(肥多瘦少,比较方正的肉。因为那个年代,认为肥肉有油气是好东西),其它如脆花生糖果之类,每人都能吃上一两个,不吃,爸爸反而要批评。说是吃了祭过祖的东西,祖先恩德就会长存心中,就会保佑我们平安健康成长。有时碰上“破四旧,反迷信”工作组下乡检查,大队人马还得从后门偷偷遛上山,就是爸爸这名老党员也怕,主要怕他们纠缠不休,影响原计划。路上还得不停向我们解释:这祭祖啊!是传统美德,和封建迷信截然不同,有质的区别,表达一种对祖先的尊敬和思念之情,不能说是纯粹的搞迷信。


  一趟转下来,回家基本上快到十二点了,这是小孩子们最激动最兴奋的时刻,一个个像打了鸡血,跃跃欲试,因为要放鞭炮了;三十夜中午的鞭炮一般由掌门人亲自点火。一阵噼噼啪啪响过之后,捡哑炮就成了非常有趣的事,不论是本家的还是邻居的孩子,一窝蜂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捡哑炮必须拿根短树枝仔细搜寻,防止那种沒燃过火的再爆炸伤到手。捡到哑炮便如获至宝,可以在正月初一拿出来到小伙伴儿面前显摆显摆;用香烟盒内的锡泊纸,包一点点哑火炮拆出来的银灰色火药粉,放在硬石板上,上面压个小瓦片,用力一踩,啪!紧跟着是一串串比放火炮儿还得意的欢笑声。

  闹过之后,就可以上桌就座了。桌子上位置不能随便坐,堂屋祖先神位那方要留起,谁都不敢轻易去霸占,那是家中最年长的尊者和当家人才能坐。我们家每年这方位置是留给爷爷和爸爸,每年爷爷吃到一半又会被二爸请走,去他家再坐坐,无形中就将尊老敬老的美德传承给了我们。先由父亲将每方桌上酒杯满起,哪怕没人喝,爷爷口中还念念有词,大意是说:今天年三十过大年,一大家人又团圆了,包括祖先灵魂今天也都请回来了,在此一聚,共祝新年快乐。这其间我们是不能随便动筷的,只能盯着满桌的好菜,静静地听着吞口水。要等上几分钟后才能动筷,好吃好喝,据说要先让祖先灵魂享用,爷爷父亲也会将杯中美酒,洒向地下和墙边四方,算是请祖先饮过了。谁若乱动筷,父亲是真要动怒打手的。当然乘父亲不备,就近偷吃一口也是偶而有的,只要手快不被发现。就这样,和和睦睦,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一番说词之后,在欢声笑语之中团圆饭正式开吃了;吃还有规矩,要看长辈先动哪盘菜,我们只能跟从,当然大人也会将要准备动筷的移至正中,不能随心所欲乱翻,都动过之后就随意了。妈妈总是不停的唠叨:“将骨头上肉啃干净,别浪费掉,那些都是好东西,今天慢慢吃,东西有的是;嚼细再咽,别磨坏了肚子,也别吃得太饱(因为平时吃油荤机会少,怕不消化)这几天天天都有肉吃,后天还要去外公家吃更好的呢”。年年如此,年三十的菜,一直要吃到元宵夜(正月十五),预示着好日子从上年过到了新的一年。当然年三十留的多是干菜、油炸品和蒸菜,冬天气温低,宛若一个天然大冰箱,大可不必担心变质变味儿。


  下午,一吃完团圆饭,我们就急不可耐地将方桌移至门前空坝中间,这也是爸爸每年大显身手的时候。父亲读书不多,但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毛笔字,还有较强国文功底。给每道门写上红对联,就是他每年年三十下午都要表演的传统大戏。

    磨墨自然是二哥的事,因为他手劲最大。二哥这时会像接到圣旨一样,特别奉命去书架上取下那方煤碳似的黑砚台,一支中号毛笔,和巧克力似的黑墨块,小心翼翼地捧过来。这方砚台据说是爷爷的上辈传下来的,我们的爷爷却独独偏爱锯子斧头,不爱毛笔,与墨能扯上点儿关系的,就只有他弹线线的墨斗了;传到爸爸手中,他却如获至宝,不准我们乱摸乱搞。说内心话,几个哥哥姐姐包括我,都不喜欢它,因为它太沉太大,还不如一只打烂的碗底作墨盘轻便实用,装在书包中又好携带。这砚台还有个特别之处,就是旁边有两行阴刻鎏金行书:“进来了,我知道你的长短;出去了,你知道我的深浅”;问爸爸咋理解?他只笑笑搪塞:“等你们都长大点,会用它了,自然就懂了”。我们识字不多的几个小家伙,就只有围在桌边给他打打下手,有时邻家小孩也会跑过来看热闹,父亲就会招呼我们,拿来些花生糖果招待小客人。一边还像教书先生上课那种语气。如何根据场地用途选对联?如何按字数多少分格折红纸?怎样的句式才叫对联?又怎样才算对得工整?如:山川对大海,一对两,单对双,又什么平平仄,仄仄平之类都大有讲究。说得我们云里雾里,只有高年级的哥哥眼巴巴地望着父亲,张着大嘴巴,时不时的点头首肯。


   比如厨房门口可以这样对:“锅中下米思汗滴,灶内添柴想艰辛,横额:勤俭持家。野菜两碟饱肠胃,清汤一碗洗身心,横额:清心寡欲。柴米油盐酱醋茶,烹炸煎炒蒸煸炖,样样不差。洗手入厨五味生鲜,束衣下地四体灵巧,信手拈来”。当然,过年多选吉利喜庆招财的写。猪牛圈门口也有:“贪吃贪睡必长膘,省工省料定赚钱,不富都难。五禽六畜样样兴旺,千金万银滚滚涌来,财源广进”。堂屋门口“开门见喜个个心花怒放,过岁迎新人人笑逐颜开,和睦之家。意快钱宽畅谈古今中外,丰衣足食不愁春夏秋冬,门庭多福”。睡房也有类似:“身体不好知识不易发挥,睡眠欠佳营养很难消化,倒下即睡”。冷不防父亲还指着最年长的哥哥:“要是你哪天娶媳妇儿啊,我给你洞房门口写副:“完成双方儿女事事事如意,了却两家父母心心心相印,白头偕老”说得大家哄堂大笑,爸爸又说“但现在还不行,只能给你来副: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好好学习”。转而父亲又用笔尖指指我,你的房间,我也给你来两副随便选:“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是非,志在四方。喝水不仅为了解渴,求知哪是只图谋生,求知若渴。”我听不大懂,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哥哥们笑我。


    一下午就在这欢声笑语的说教写中度过。随后,贴上门框自然是妈妈和大哥的活,因为打糨糊妈妈最拿手,她经常纳鞋底打布壳(就是把旧废布片一层层粘起,凉干剪鞋底)就要用面粉打糨糊,大哥又是爬梯子的高手。

  不经意间,天慢慢黑下来,也就到了除夕夜。除夕夜,北方还有吃饺子的传统,吃饺子也象征美满团圆。如果你细品个中滋味,饺子还是一种极具情趣的美味佳食。

  面粉要经历无数次揉捏擀切,才能作为饺皮,折皱又象征坎坷不平;包好下锅要经过沸水熬煮,静卧锅底,忍气吞声,暗含沉稳;上下翻滚之后,最终功成业就摆上桌面;俨然这做饺子、煮饺子有几分类似人生历程,有坎坷,有磨练,有煎熬,也终有成功的喜悦;特别是馅儿,有甘甜,也少不了有麻辣辛酸。


  除夕夜吃饺子还有讲究,不能用漏勺,因为他有可能漏掉无数好运气,而且不能吃一个就完事,还得接着来,意在好运连连!自然是吃得越多,越容易中头彩;有的还故意包枚硬币,看谁今年财运好能吃中。这些自然只是风俗笑谈,不必细究。

  我们也有除夕夜吃长寿面的风俗习惯,当然愿意吃中午剩肉剩饭的也不算犯忌,看各人喜好。


  吃过饭后,便抱出父亲带回来的烟花神箭,他也会多次嘱咐要远离房子柴堆,注意防火;还不许我们随便点,得由最大的哥哥一人摆弄,这时爸爸会特许他点上一支香烟,哥哥比平时就神气多了,这叫“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随着烟花在空中的绽放,全院的大人小孩儿都出来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仰望着天空,希望今后生活如天上的烟花般,多姿多彩!


  放完烟花回到桌上,今夜是乡村最美的夜晚。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声此起彼伏,打破平日山村的宁静。父亲还会点亮两天前,亲手教我们糊好的灯笼内油灯,挂在堂屋正前方,一直要亮到元宵夜,现在有电灯吊在灯笼中间,就方便多了。灯笼与登龙同音,父亲还说:“希望你们今后个个都大有作为,跃过龙门,光宗耀祖”。然后坐下来喝茶品果,进入守岁环节。这时父亲会很严肃地让我们拿出各自的学校成绩通知书,逐个仔细询问,根据成绩和老师评语评分定级,它决定着今晚拿压岁钱的多少,如果有考双百(语文算术都拿满分),那是要翻倍给钱的。接近十二点,我们个个精神头十足,因为终于盼到拿压岁钱了,望了足足一年啊!只有最小还没上学的弟弟,无忧无虑地趴在桌上,早己酣然睡去。最高有拿六毛的,最少也不低于两角(那时单位干部每月工资才三十多元)。少拿的自然不高兴,不时还发几句牢骚,这时,妈妈会充当和平大使,把发牢骚的拉到一边,鼓励安慰一番,再背着父亲,偷偷补上四五分硬币,然后又欢欢喜喜地回来准备洗脚。打小妈妈就在除夕夜告诉我们:“三十夜泡个脚,能洗去一年的霉运晦气,腿杆才长得长,哪里有好事,都能赶上”,现在想想,也只不过是大人们鼓励我们,从小爱清洁讲卫生的一个把戏,但我们也象传承非遗文化一样,依然把它传给了我们的后代。

   一过晚上十一点五十八分,父亲就会亮出他那支锃亮的老上海,叫我们准备放炮。燃放这个还有讲究,要读秒到五十九分四十多秒才点火,这度把握好了,响声才会从头年末响到新年第一天,叫“辞旧迎新”。

  放完鞭炮,就到妈妈那里领自己的一身新(新衣新裤新鞋新帽),鞋子多是妈妈一针一线做的,非常合脚耐穿。谢过爸爸妈妈之后,小心地抱着放在枕边,第二天清晨起来顺手好换,妈妈还再三吩咐:别弄脏了,还要穿着它走几天亲戚的;叫我们自已听到广播响就赶快起床,初一天早上是不兴来喊的,否则,这一年都会犯睡懒觉的毛病。现在想来,也不过是大人们的一种另类策略。我们也把它当成实实在在的治家秘诀,一代代地传到了今天。

  当然,睡前还不忘做件特别重要的事——藏好压岁钱,然后美美地进入梦乡,静待雄鸡报晓。

                                     (图据网络,未完待续)

腊月

作者简介

作者 奇迹,原名蒋志平,四川绵阳人;喜欢读读写写,行行摄摄。

诵者简介


蒙蒙: 山西原平人。喜欢朗诵,愿自己的声音能诠释文章的灵魂,在读者闲暇小憩的时光,即使微闭双眼仍能领略文学的别样风采!

  关 于 我 们  


酸枣人生编辑部:

微信号 : suanzao-666

诗 / 小说 / 散文 / 曲艺 / 摄影 / 书法 / 美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