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百零六、水肿

 仲景中医交流 2022-01-21

经方常见疾病治症:水肿

【治病策略】

1、一般水肿都有口渴、小便不利

2、水肿在四肢为溢饮。外寒里寒,小青龙汤,外寒里热,大青龙汤,四逆加水肿,赤丸

3猪苓汤对于水肿病实证,不气急,气息如常者,或腰以下肿,以上不肿者,病人如常而不气急者,不论其有无渴证,概用此方疏通之,有奇效。

4、倪海厦:

1水肿时,当手按到肿处后,按下去的地方没有弹起来,就是有风水了。如果按下去弹起来,就是气肿,气肿给病家发汗药就不对了,遇到水症才会开发汗的药。

2张仲景的观念是肚脐以上有积水,我们采的是汗解法。肚脐以下的积水,采的是利尿法。

3原因在心脏,当心脏衰弱的时候,第一个表症是足跗肿,所以心脏的阳如果不足,肿会从脚种上来。肾脏功能不足的时候肿会从头上肿下来,所以表面上看是面肿,实际上是肾脏出现问题,因此我们采用发汗法,来减轻肾脏的负担,不想用利尿剂影响到肾,张仲景的想法就在这里。

4若见全身水肿者需用石硫黄;如果只有脚肿、手足冷,用四逆汤

5治水的穴位一定要用,故用三皇穴复溜水泉照海

【辩证诊断】

1、1鼓肿气郁则鼓,水郁则肿。以指接皮肉,随指陷下,皮肉不起,为水肿;外似水肿,随按随起,为气鼓。皆因胆热阻碍中气,以致胃经不降使然。因水化气则不肿,气化水则不鼓。气水变化,全赖中气活泼,旋转升降,膈膜腠理,舒利清通。胆木横逆,阳热郁塞,中气枯滞,膈膜干涩,腠理团结,然后气不化水,部而成鼓,水不化气,郁而成肿。此病夹杂,甚难为治。而胃经不降,实又为膈膜腠理干闭之原。因胃降则津生,津生则气机活泼,而后旋转升降,流通无阻也。(气鼓降胃、降胆兼降肺经,水肿降胃、降胆兼升肝脾。)此二病,非老手难办。

2满肿者,脾经不升,气不运则满。(温运中气。)水不运则肿。(燥土疏木。)停水窜入经络,溢于皮肤,故肿也。胃经不降者,多阴虚(降胃敛肺,兼养中气。)脾经不升者,多阳虚(温补肾肝,兼润风木。)满,即是胀。

2肿者,水肿也。木主疏泄,金主收敛。两得其平,气道通调,水道清利,不成肿病。肺金不降,收敛气衰,气水不得顺降,则溢于皮肤,滞于经络而成肿病也。(参看胃经条下。)

3水肿病人的皮肤和脸色一定会很光润很亮,眼袋一定会膨起来,脉都会比较沉,有时候按到肿的地方就会凹陷下去一小洞,都是因为有积水在里面,水在里面累积最明显的表症是小便变得很少,然后喝水又很难过,喝不下去,病人也不会口渴,这是一般标准的水肿病症状。

4、第三十五表:饮病名称部位证状表

诸饮病名

痰饮

水走肠间、沥沥有声、其人素盛今瘦

悬饮

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吐引痛

支饮

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

溢饮

饮水流行归于四肢,不汗出身体疼肿

留饮部位

心下

背寒冷如掌大

胁下

胁下痛引缺盆、咳嗽转甚

胸中

短气、口渴、四肢历节痛、脉沉

5、(1轻按热甚便痛者,有脓且浅且稠;

2重按微热方痛者,有脓且深且稀;

3按之陷而不起者,脓未成;

4按之软而复起者,脓已成;

5按之都硬不痛者,无脓,非是脓,即瘀血也;

6按之都软不痛者,有脓,非是脓,即湿水也。

6、肿者,水肿也。木主疏泄,金主收敛。两得其平,气道通调,水道清利,不成肿病。肺金不降,收敛气衰,气水不得顺降,则溢于皮肤,滞于经络而成肿病也。(参看胃经条下。)

【辩证治则】

1水肿之病,属土不能克水。手按足面如泥者,用牵牛二钱,甘遂二钱、水煎。一服即大泻水斗余,臌胀尽消。病未尽去,可以再进。此二味之中病源,妙在于猛也。牵牛性虽猛,得甘遂而迟矣;甘遂性虽缓,得牵牛而快矣。服此二味之后,切不可食盐,一食盐,则前病重犯,不可救矣。此乃不知禁忌,自犯死症,非药之故也。

2、停经与水病

(1)妇人停经了以后产生的水病比较不好治,因为月经来了以后,经血并没有排完,堵塞在里面,造成水肿,这就表示病是在血分,我们须要清出淤血,才可以治好。倪师出方,专门给妇人用的。如果是女孩子血分的水肿,用下列六味药各用五钱,只有葶苈子用两钱。把这些药做成丸剂,就像我们的六味地黄丸一样的丸剂,每一次吃十五粒,这是治疗女孩子水肿病用的。

A、人参、当归、翟麦。瞿麦是破血、利尿的;

B、加一点大黄通利下焦;

C、桂枝能够让冲脉里的心血往下行走,能够通经强心阳之气;

D、加些茯苓来通三焦的水与葶苈子来清除肺里的水气;

2如果是得了水病以后,从此就没有月经了,这个病就比较简单治,用发汗或是利尿把水病治好,月经就正常了。

3、枳术汤用于治疗心源性水肿水肿从脚上起渐至颜面),效佳,其肿不是骤消,而是从上至下渐退。待水肿全消后,当培补脾肾以巩固疗效。大剂量用。参见水肿(肺心病水肿)(枳术汤)。

4下半身水肿也可以用猪苓汤

5突然面目肿起,往往用四物汤治疗而收到较好的疗效。(黄宣能)

6水肿,又有汗又口渴,小便又不利,肌肉又酸痛,就是越婢加术汤

7、(1风水,脉浮有身重就要用防己黄芪汤无身重就用越婢汤

2越婢汤肺郁热造成的、以头面四肢肿为特点的症状,而防己黄芪汤脾虚表虚、湿在肌肉造成的身重形肿

8猪苓汤对于水肿病实证,不气急,气息如常者,或腰以下肿,以上不肿者,病人如常而不气急者,不论其有无渴证,概用此方疏通之,有奇效。

9妇女怀孕期间水肿,全身或者下半身水肿、脚肿,都可以使用葵子茯苓散,葵子3、茯苓1的比例,一天吃3次,小便利出来就好了。

10、(1小baby吐奶,偶尔一次的,小半夏加茯苓汤;如果是每天在吐的,五苓散

2口水多、身上有肿,也是五苓散

11薏苡仁除湿行水,消水肿, 祛风湿,治脚气,有解凝除湿的作用。如果湿在里头凝结的厉害的时候用它是最好的。所以硬皮症的时候都可以用这个生苡仁

12、(1肚脐以上吐法肚脐以下攻下全身性的病,用汗法

2身重责之腿重责之

3水肿的病人脉应该是沉紧的;如果是浮大的,脉症不合,通常是肝癌、肝硬化、肾脏衰竭等晚期病人阳脱现象。

13、(1先首肿起,以下及于手足者,伤于外之湿也。宜加味五皮汤

2先脚肿起,以上及于腹股者,内之水不行也。宜原方真武汤

3肿胀溺赤,或兼口渴脉数者,阳郁而水壅也。宜加味五皮饮

4肿胀溺清,其口不渴脉沈者,阴结而水停也。宜原方真武汤

5单腹肿大,其人四肢瘦削者,脾虚而血结也。宜加味逍遥散

14、脚肿来自心脏:当归四逆汤,当归,桂枝,白芍,炙甘草,细辛,木通;脸肿来自肾脏

15慢性肾炎性浮肿,其程度轻重不同,以肾病性型最重。大多数病人则因尿蛋白长期丧失,致使血浆蛋白低下,影响血浆渗透压、血容量和水钠代谢,成为浮肿产生的主要原因。袓国医学认为是阳虚水泛。症见下肢肿胀明显、眼睑浮肿、蛋白尿++〜+++、脉沉迟者,用真武汤加防己、木通。若尿内有红、白细胞者,再加茵陈

16、脉缓重按无力,属阳虚,如四肢水肿石硫黄,无水肿用生附子

17防己所治者为虚肿,而自下起也。麻黄所治者为实肿,而自上起也。

18、(1防己5钱﹐黄芪5--> 通利三焦淋巴系统,除三焦的水

2防己五钱、茯苓五钱-->若无法全得汗解,下防己、茯苓入三焦,使水可从小便走

19、(1肾着汤炮附子可以治疗下肢水肿

(2)肾着汤﹐土克到水﹐要治土;除下焦寒水,病久必有水积,下焦寒水除去后,肺中津液可下降。

20、茯苓五钱 白术三钱 猪苓三钱 滑石五钱 阿胶三钱-->猪苓汤泻水,排潜在的肾结石太溪穴有压痛,亦有助于口渴与失眠

21水肿、肺里很热,口渴,舌苔黄干,有汗,越婢汤;如果小便不利,肌肉关节有水:越婢加术汤

22全身皮肤水肿,肺主皮毛,如果小便不利,发汗,用甘草麻黄汤;小便利,要将肺的津液补回去。

23、眼袋、眼皮肿,有人早上起来脸肿肿的,是水饮,风水,用汗法:麻黄、石膏、生姜、炙甘草、大枣,越婢汤

24少阴病的水肿,脉沉,用麻黄附子汤发阳;脉浮杏子汤补足肺的津液。

25服用激素后水肿不退而有湿热之证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26方中不可加生地或熟地,以免水肿难去。

27心脏积水的腹水:身重,面色黎黑,阴肿,木防己汤

28、1少阴寒实的腹水,上下都太冷了,从肋骨一圈到骨盆,坚大如磐,阴阳气不通,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一剂知。寒实不是阴实。

2根据刘老腹水之经验,凡是大便溏薄下利,脉弦或脉沉,腹满以“心下”为界的,则用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治疗,每用必验。

29于一切脾虚水肿,与痰饮咳嗽都可用到苓桂术甘汤

30、病人水肿、有汗又口渴,小便又不利,肌肉又酸痛,越婢加术汤。

31、木防己汤应用于心脏疾的机会较多心脏瓣膜病、心功能衰竭、冠心病等疾病当有身体活

动则呼吸迫促、喘鸣、浮肿等情时可使用该药方这时即使脉非沉紧也可以使用。对于心脏瓣膜病等心脏瓣膜病等心脏(心源性哮喘、肝脏均恶化亦有较好疗效可使呼吸变得轻松浮肿消退睡眠好转。

【辩证比较】

1、(1防己黄芪汤是用在风水,就是刚开始有水病在表的时候用的,而防己茯苓汤是用在皮水,就是当病走到半表半里中间时用的。

2防己黄芪汤证的病人一定不会口渴防己茯苓汤一定有渴症出现。

2、风湿相搏:

(1)甘草附子汤

A、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B、腹部脐上动气强、呼吸喘促、心下苦闷、按之腹软无力,外证骨节痛、掣痛不可屈伸、按之痛甚、欲去衣被、汗出、小便不利、恶风或恶寒、身微肿者,此甘草附子汤证也。

(2)桂枝附子汤

A、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二两(炙),

B、若似甘草附子汤证而无短气冲逆急迫之状,身休疼烦不可转侧,其腹软似四逆之腹状,乃桂枝附子汤证也。

(3)术附汤

A、白术 四两 附子三枚() 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

B、小便自利,因气不上冲,故去桂枝加术附,大便坚。自利,谓其非因药力而利,且尿量多于常人。故不唯下焦有寒,且有水气。更加术以逐水,故此方当用于水病虚寒之证。

3身重:

1四肢沉重疼痛,少阴真武汤证,

2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此“重”,并非里水所致之重,乃邪伏肌表,未发散。大青龙汤发越肌表水邪。

4、(1木防己汤浮肿,心下痞硬。

2大青龙汤浮肿,脉浮,喘咳,烦躁。

3越婢汤浮肿,风水夹热,头面肿。

4越婢加术汤浮肿越婢汤证+腰冷、脚痿弱。

5防己黄芪汤浮肿,皮肉软弱,虚证。

5、诸饮病证方治表

诸饮病分类

痰饮诸证

病人饮水多,或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悸,微者短气脉弦


瘦人脐下悸,吐涎沬,头眩

五苓散

心下有饮,胸胁支满、目眩

苓桂术甘汤

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

苓桂术甘汤肾气丸

腹满、口舌干燥、肠间有水气

己椒苈黄丸

悬饮

脉沉弦,悬饮内痛

十枣汤

咳家脉弦为有水

脉伏欲自利,利反快,心下续坚满,为饮欲去

甘遂半夏汤

支饮诸证

膈间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黧黑,脉沉紧,医吐下之不愈

木防己汤

前证服木防巳汤三日复发,再服前方不效者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心下支饮,其人苦冒眩

泽泻汤

支饮胸满

厚朴大黄汤

支饮不得息

葶苈大枣泻肺汤

支饮家,咳烦。胸中痛。延至百日或一年者

十枣汤

咳逆倚息不得卧

小青龙汤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沉尺微,手足厥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面翕热如醉,饮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当治其气冲

桂枝茯苓五味甘草汤

前证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

苓甘五味姜辛汤

前证咳满即止。而更渴,冲气复发而渴反止,当冒而呕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而痹

苓甘五味姜辛夏汤

前证面热如醉,胃热上冲熏其面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大黄汤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

小半夏汤

呕吐、心下痞、膈有水眩而悸

小半夏加茯苓汤

先渴后呕,水停心下

溢饮

病溢饮者,水行四肢,无汗体重

小青龙汤大青龙汤

6、诸水病证方治表

水病分类

风水诸证

脉浮,骨节痛,恶风

当汗者

脉浮而洪,风强为瘾疹,气强为水,风气相击,身体洪肿

同前

寸脉沉滑,面目肿大,有热,目巢上微肿,颈脉动,时时咳,手足上按之不起

越婢汤

太阳病,脉浮紧,骨节不疼,身体酸重,不渴,若恶寒者,为极虚发汗得之

越婢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或腹痛者

防己茯苓汤,本方加芍药

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

越婢汤

皮水诸证

脉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

当发汗

渴而不恶寒,身肿而冷状如风痹

小青龙汤

四肢肿,水气在皮肤,四肢聂聂动

防己茯苓汤

厥而皮水

蒲灰散

里水诸证

一身面目洪肿,脉沉,小便不利。证状如前,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

甘草麻黄汤越婢加术汤

水为病,脉沉小,属少阴

麻黄附子甘草汤

趺阳脉微而迟,手足逆冷,荣卫不利,腹满肠鸣,或身冷骨疼或恶寒不仁,病在气分

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

心下坚,大如盘,水饮所作

枳术汤

妇人水病

妇人经水前断、后病者,病在血分

难治

妇人先病水、后经断者,病在水分,去其水,经自下

补本事方丸方

水病诊断及预后

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因肿者,当病水。若小便利及汗出者

自愈

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脉沉绝

十枣汤神祐丸方

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

死不治

诸水,腰以下肿,当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

均可治

7、(1肾脏病之水肿,多始于眼睑面部,由上而下,渐渐作肿。阴部下肢,尤为明著,兼有腰痛,小便减少而浑浊,富于赤色沉渣。

2心脏病之水肿,则反是,多始于足附,由下而上,惭渐作肿,兼有心悸及偻麻质斯性疼痛。

3肝脏病之水肿,以腹水为主征,全身瘦削,而肝脾均肿,以故两胁胀满,且因胆汁郁滞之故,致结膜亦发黄。

4肺脏病之水肿,以胸内症状为剧,必兼咳嗽,喘息不安。甚者,不得平卧。

5脾脏病之水肿,以脾脏肿大为主征,更有食欲不振,面色苍白及胃肠等症。总之由外感内伤等种种原因,促使某脏受病,为发生水肿之诱因,可断言也。

8、黄汗主证及变证与辨证法

黄汗主证

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黄汗沾衣,脉沉,汗出入水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从腰以上汗、下无汗,腰髋弛痛如物在皮中,剧者不能食,身疼,肿,烦躁,小便不利,黄汗

桂枝加黄芪汤

黄汗变症及辨证法

若汗出已,反发热,久久必甲错,热不止,生恶疮


若身重,汗出己,辄轻者久久必身瞤,即胸中痛

真武汤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


食已汗出,又身当暮卧、盗汗出,此属劳气


黄汗,脉沉迟,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身体洪肿,恶风者,为风水


身体洪肿,不恶风者,小便不利,上焦有寒,口多涎,为黄汗

瓜蒂散吴茱萸汤

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及聚痛,暮躁,不得眠,黄汗


9麻黄剂用于上半身为主的浮肿,使用黄芪、防已等用于浮肿多发于下半身良半不者,也就是说,含有麻黄的越婢加术汤、小青龙汤等对上半身的浮肿有效,而防己黄芪汤主要用于治疗腰以下、下半身特别是脚浮肿为宜。

10越婢加术汤与防己黄芪汤有虚实之别,
1使用越婢加术汤的患者肌肉紧凑、亦有口渴,是一种有紧张感的浮肿,而适宜防已黄芪汤的场合,为柔软的浮肿,皮肤没有紧张的力度。
2如果病情为早晨无明显异常,至傍晚出现浮肿者一类,则不宜选择越婢汤,而应当使用防已黄芪汤、八味肾气丸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