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的“春晚”雏形——驴皮影

 涛儿—taoer 2022-01-21

全球庄河人的心灵港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早期的“春晚”雏形——驴皮影

文/孙仁俊

春晚,是思想、文化、科技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产物,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综合文艺演出形式。每年她都是在翘盼中如期而至,又在欢歌笑声中谢幕。春晚已成为海内外华夏儿女倾情品享的“年夜饭”,并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冲击波。尽管观众胃口越提越高,让组织者及演员难以招架,但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图片
图片

在春晚这个特定名词尚未诞生,也不知电为何物的年代,在我国北方地区就有了“春晚”的雏形——驴皮影,又叫皮影或灯影戏。驴皮影,顾名思义是舞台上的角儿——影人,都是用驴皮雕刻点染而成的。又因影人是灯光(烛光)映射到白纸或白布上来做、打、念、唱,故又称灯影戏。这里应该有个交代:影人均选用三年生驴皮制作,因它韧性好,不易折,又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能够获得需要的色彩效果。

驴皮影的源头何在,尚无确凿的史料可查,已有的说法均系从影艺人口口相传。多数人认为,它起于明末,兴于清初,并逐渐推向高潮,主要活动中心在冀东大地。大约于嘉庆、道光年间,由滦州、乐亭传入辽南,转而走进庄河。多年后,与当地语音、民乐结合,形成了新的特色。当然了,也有山东移民带来之说,实情不得而知。

图片

起初,庄河的驴皮影没有卷本和乐谱,以师授徒的“流口”形式演出。少则一人(亦称耍单出),多则四五人,就撑起了一台戏。伴奏只有一把苏州蹦(小三弦),后来加上了板胡、二胡、扬琴等。打击乐器有大钹、梆子、木鱼,据说还有从乡间或寺庙临时借来的大铁锅。

庄河的驴皮影演出形式挺简易,在戏台上架起一幅宽三尺、长七尺白色“荧屏”(先用白莲纸,后用漂白布)为影窗,艺人在幕后操纵影人表演,唱、白、奏伴音,演绎着一幕幕故事。影人由两部分组成,头部称为脑楂,身部称为戳子。影人均为侧影,手和颈部系由铁丝链接的高粱秸(或木杆),由人牵动表演。影人依角色不同而进行造型和色彩创意,是活脱脱的立体动漫画。从影艺人有拉——演奏、打——司鼓、贴——下影、拿——上影、大嗓——净和髯、小嗓——旦和生等分工。

因地域和受外界影响的不同,庄河的驴皮影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两派。一是翻书影派,又称北派影;二是本地影派,又称南派影。北派受关内影响较多,唱腔和乐器配备水平较高;南派多保留“流口”的形式,与当地二人转、单鼓、民歌相近。

图片
图片

庄河的驴皮影主要演出有三种:一是乐影,为家庭办喜事、小孩满月、老人祝寿等演出;二是愿影,为子女上学、事业成功、粮食丰收等演出;三是会影,为众人集资节庆娱乐演出。演出的主要剧目有《血水河》《粉妆楼》《罗通扫北》《盗马关》《正潼关》等五十余部。

庄河的驴皮影兴盛时期,曾有二十个影箱(装影人用的,一箱代表一个影班),最出名的有三个。耿家皮影班——创始人耿茂廷,太平岭帽盔人,少年学唱东北大鼓,后改学皮影,造诣颇深,授徒甚多。景家皮影班——创始人景维恒,原高岭胡沟人,少年拜侯国成为师,曾多次率班到盖州、岫岩演出,传人宋兴田犹健在。于家皮影班——创始人于云书,马道口大河沿人,至今已传至第四代。

图片
图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庄河的驴皮影曾尝试演出《萧飞买药》、《刘胡兰》、《雷锋》新剧目,还是非常受欢迎。笔者曾去吴炉看过演出,十里八里的人纷纷赶来,场面很是火爆,可惜文革时中断了。一九八零年七月县文艺汇演时,有三个影班二十余人参加,其中景家皮影班演出的《下南唐》有录音存档。

庄河的驴皮影历史很长,传播很广,至今还保留原生态特征,是民间文化历史的见证。它深得庄河人尤其是满族人的喜爱,也大量地吸收了满族文化的元素,具有更为丰富的韵味和内涵,是庄河山乡沃野上的一支奇葩。

图片

作者简介

孙仁俊:庄河广播电视台原副台长,

资深媒体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