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科举制度只靠八股文?最后一关殿试策文才是关键

 安静的石头 2022-01-21

图片

图片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孤寂寒光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183,阅读时间:6分钟

图片

科举制度相当于今天考公务员,是普通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时代的原因,我们对于明清的科举制度印象最深的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确实在明清科举中非常重要,但八股文并不是科举考试的唯一标准。尤其是进入殿试之后,皇帝出题时根本就不考八股文,而是考策文。也就是说,如果你仅仅会八股文是没有用的。明清两朝官员也绝对不是单纯的考试机器,起码要有一定治国理政的逻辑性。

图片

八股文之所以叫八股文,是因为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八部分组成。八股文需要谨遵《四书五经》,并要以朱熹的口吻来讲述问题。主要就是靠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等内容写文章。由于限制过多,因此被诟病为体制僵化的表现。当然,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一般都会作为首场。如果八股文不合格,考官基本不会看后面的文章。但实际上,八股文只是一个入门砖。后面还有论、判、案等多场考试。这就好比我们高考一样,数学很重要。但不仅要考好数学,语文和英语如果不行照样走不远。科举考试分成府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前面三场都要考八股文,府试中了就是秀才,乡试中了就是举人,如果会试中了就是进士。等到会试中了之后就要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殿试了。

图片

策文可以说就是殿试的核心内容。《明会典》中详细介绍了殿试的流程。礼部官员把进士们全部引进大殿,然后皇帝亲自出题。这个时候执事官把题目写在文案上。礼部官员就开始发试卷开始让进士们作答了。进士们根据皇帝出的题进行作答,考试结果也就这么出来了。所谓的策文分成制策和对策。其中制策就是皇帝出考题,对策就是考生进行回答。而策文的答案也就是皇帝对进士的一把尺子,依靠策文来挑选人才。

一般制策都是皇帝对自己比较关心的国家大事进行询问。比如明太祖洪武十三年的问题就是:天子教化人民是上天给自己的使命,但是又引用“古先哲王设以刑以弼五教”说明就是古代哲王都不能做到单单靠教化让社会稳定。必须要依靠刑法作为辅助。我们都清楚朱元璋是穷苦人出身,所以他当上皇帝之后重典治国。对于贪赃枉法之徒都是施以重刑。那一年的状元就非常能领会朱元璋的意思,他的策文就是古代先贤都要依靠五刑来治国。所以当今也应该用刑法。

图片

皇帝在出制策的时候会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出题。皇帝最重视的就是政治。比如嘉靖到万历这几任皇帝都属于长期不上朝的主,他们的制策主要就是从臣子能力不行出发。毕竟自己不干活就需要臣子多干活,然后臣子没有把国家治理好,所以自己又不是很高兴。他们的制策当然会吐槽这届大臣能力不够。到了天启和崇祯两朝,皇帝的制策就变了。这一时期内忧外患,内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外面后金时常骚扰边境。

也正是因为如此,两朝皇帝都在制策中表现出了求贤的愿望。比如崇祯七年的制策就是:“如今天下士风不正,士人都急功近利,见到蝇头小利都趋之若鹜。如果想要正士风,应该怎么办?”那一次的状元刘理顺就回答的非常好。他在对策中抓住崇祯一朝士风不正,离经叛道的问题进行批判。然后提出应该要让天下士人人心安定下来。不过,终崇祯一朝这个问题都没有解决。毕竟最急功近利的人就是崇祯自己。无论是袁崇焕还是洪承畴最后都是毁在了崇祯急功近利又多疑的缺点上。当然了,这里面也有明朝经济凋敝,国库空虚,无法在后勤上支撑有重要的关系。最后崇祯也只能在煤山吊死,说上一句“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图片

至于文化方面,这属于这些进士的专长。明朝中期一般都比较重视教化方面的问题。因为此时的明朝经济较为稳定,主要就是维护社会治安。比如成化十一年的制策就是:“利用农、林、牧来养民,然后再利用学校来教化民众。应该怎么执行?”那一年的状元谢迁给出的对策就是选任有德行的官员教化民众,然后设立考功制度。对于有政绩的官员提拔,没有政绩的官员惩罚。

在经济方面,明朝前期主要就是提有关田制的问题,到了明朝中期就换成了税制,明朝后期由于兵祸连连财政窘困就主要问兵饷不足的问题。明朝殿试的进士们大多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这些问题都是根据自己身边的情况泛泛而谈。真能切中要害的确实不多。虽然如此,但也不是完全没用。这些进士很多都是生活在民间的普通读书人,他们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事情感受更深。一些论点往往能让皇帝更了解民间疾苦。

图片

比如正德十二年的状元,对策就是通过身边的真实感受批判了正德时期的社会问题。他通过排比的手法表达了正德时期政府体制长期未做改革已经僵化。由于纲纪废弛,社会上士人醉生梦死,贪赃枉法。导致民生凋敝,社会享乐之风盛行。正如正德十二年的对策一样。虽然对策是类似于公文的功用性文章,但文学性也同样重要。策文分成策头、策项、策尾三个部分,策头要先把论点抛出来,策项主要突出功用性、时效性和政治性,到了策尾的时候就要展示文采表陈心意。

当然了,对策的好坏完全看皇帝与考官的心情。毕竟对策很多都没有实用性。隋唐之前都是门阀制度,由于家中大多为官,所以国事都比较了解。隋唐之后官僚体系更加专业化。如果不在朝堂为官,很难真正了解帝国是如何运转的。但这并不能说明科举这套选拔制度存在问题。科举只是一个敲门砖,能不能成为名臣还是要看后期发展。


参考资料:《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五经大全》、《明会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