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以为“被宠坏”的90后评价无法再低,没想到00后彻底“废”了

 昭德心理官方 2022-01-21

作为一名九零后,小编可是伴着“九零后被宠坏了”的评价长大的。

然而没想到,零零后的评价竟然还能比我们还低……

前两天,小编听一位老师朋友说,现在的零零后的孩子比以前更不能吃苦了,说不得、批评不得,只要说一点不好,他们就会说要放弃了,不干了,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后果。

小编也不是第一次听说孩子老说要放弃这样的困扰了。

也有一些家长朋友们让自己的孩子来找小编咨询,希望让他们学习能够更有动力。

然而这些孩子们却并不觉得学习是重要的,只觉得这是困难的,是做不到的,而当他们被逼到尽头的时候,他们不仅不会悬梁刺股,只会觉得“完蛋了也没什么可怕的”。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好像挑战和挑战的失败,比放弃的失败来的更加可怕。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宁可放弃也不愿意努力的心理。

真的是孩子被宠坏了吗?真的是孩子“废了”吗?

我们应该事事帮孩子吗?

不知道我们是否有注意到,在我们的文化中,过度管控孩子似乎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尤其是在计划生育政策出来后,大家都格外关注家里的这唯一一个宝贝,所有的目光都放在保护ta的成长上,因此难免在衣食住行和学习上都管的明明白白。

小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围着做早教,帮忙照顾、做家务,带出去玩的时候全程严密监控,生怕摔倒了、受伤了、穿少感冒了……

长大一点,有家长给找各种各样的课业辅导、疏通学校关系帮助孩子在学校里不被刁难,学习之外所有的事情都有家人的操持,孩子们只有学习这一个任务。

这从一方面来说,是对孩子们的照顾,我们也确实是因为更多的保护和生存条件的提高而变得越来越聪明和进步的。

但是另一方面来说,过度的保护,会容易导致一个心理学现象,叫做“习得性无助”。

这个词来自于一些小动物的实验,包括把一只狗关在笼子里,笼子里有一个蜂鸣器,只要蜂鸣器响了,狗狗就会遭受电击。

反复几次之后,只要蜂鸣器响起,即使没有电击,狗狗也会倒在地上颤抖,十分无助。

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实验

另外一个鲨鱼的实验,是让鲨鱼在一个玻璃缸里冲撞却不让它出来,直到它放弃想要出去的想法。

是的,我们人也是这样的,如果我每次一做事,就会被纠正,被指导,我们就会学会自己是失败的,是做不好事情的这个想法,那么我们就学会了无助和绝望。

不努力=习得性无助?

上文中提及,孩子们形成习得性无助的原因一部分是来自养育者的过分干涉和保护。

过分介入的养育者,可能会导致孩子在应该要有分离、独立的自我的阶段,也就是5-8岁的阶段,没有办法好好地完成。

缺乏独立的自我、或者自我的概念过于薄弱的儿童,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清晰的认知,也对于自己是谁,想做什么,想争取什么没有任何的概念。

因此从动机上,孩子本身就没有努力、进取、主动的动力,但是这并非来自于孩子天生是“懒”的,是“不努力”的,而更多是后天养育的结果。

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家长对于孩子的评价性言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可能还会进一步压抑孩子挑战困难的动力。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在孩子重复做不好某件事的时候,会一边说着“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一边替孩子完成这件事情。

我们大人常常太把自己当大人看了,在我们眼里,孩子们总是不让人省心的,我们好像没有办法不去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生怕他们做错了任何一件事。

但是我们纠正他们的错误,什么事情都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指导,其实是在向孩子们传达,你什么都做不好,你什么都做不对,你要是自己一个人独立做事,肯定是要失败的。

这样一来,孩子们对于挑战困难就会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在他们的内心,可能早已形成了一种“自己无能”的核心信念了。

更何况,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早早地就对他们下定义,比如“这孩子就是懒,不爱动脑子,但其实很聪明”“这孩子和他爸一样,就是不上进”等等……

孩子们过早地在还没有形成独立人格的情况下,是难以被轻易定义的,但可悲的是,我们大人们往往在这个方面过于自信,认为自己识人有方。

殊不知我们过早的定义,事实上给孩子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孩子过早被定性,容易造成他们日后按照同样的模式生活。

被我们定义为懒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会认为自己上进是危险的,是不应该打破这个平衡的。

如何打破习得性无助的魔咒?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行为上的策略。

习得自信

要让孩子学会做一个自信勇敢、迎难而上的人,我们首先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

不放心孩子走出第一步,有第一次摔倒、失败、第一次重头再来然后成功的体验,那么孩子在面对未来更加崎岖的道路的时候,只会手足无措。

我想你可能会想问小编:可是如果我让孩子自己做事,不管他们的话,他们会不会走很多弯路呢?孩子们会不会因为总是犯错误,做不好,浪费很多时间精力啊?

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好问题,因为这还反映了家长的另外一个误区:就是非黑即白地去看待教育这件事情。

我们会有这样的问题,根源上就是因为我们觉得所有的事情可能都同等重要,有同等的影响的。但是我们担心孩子们做不好的事情里面,有个人安全、学习这样原则性的事情。

但是同时也有生活上的探索,和别的同学的相处,或者安排自己的自由时间等等这些小的事情。

这样看来,家长把关的事情是有一个优先顺位的,重要的事情,我们需要去指导和监督,但是还有一些事情,是孩子可以掌握的,是安全的。

给孩子自主决定的空间

能够控制住自己那种事事都操心的大人心态的话,让孩子们有自己的试错空间,反而还能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让孩子们有机会在安全的试错里成长,对他们的自信心的增加,也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在和孩子的沟通中,也要时刻注意减少用评论性的语言使用。

评论性的语言指的就是对一件事情的价值评判,比如孩子一道数学题无论如何都做不出来,那么事实是这道数学题孩子做不出来,但“笨”“不灵活”就会是价值评判。

事实上,所有的价值评判或多或少都带有主观的成分,都是评判的发起人根据自己的认知做的判断。

那么现在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这么自信我们的认知就是宇宙客观真理?

为什么我们的评判是绝对正确的?我们的评判会不会也是带有我们自己的偏见的呢?

因此我们也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的部分就是,在孩子们还小的时候,人格还没有定型、还在探索自己、探索外面的世界的时候,我们不能用一些标签,去框住孩子。

我们要学会不把自己当成全知全能的大人,而是一个镜子,一个孩子成长的反馈者,在孩子有困难的时候,与其定义他们,不如说:

“看来你现在遇到了一个困难,我们一起多试一试,去把它解决,好吗?”

在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借助了一些帮助之后克服了困难,我们一定要认可孩子自己的付出,而不是第一时间邀功,强调自己多厉害,帮了ta多少。

我们可以说:“你真的太棒了!你懂得找爸爸/妈妈寻求帮助,问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能够用这个方法自己完成了这件事情,爸爸/妈妈很为你骄傲!”

在孩子失败的时候,与其表达失望、批评,或者是直接教ta正确的方式,我们可以说:“看来这个方法是行不通的呢,我们再试试,再想想别的方法,好吗?”

不知道我们家长朋友们看完,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帮助孩子一起学会自信吧。

作者:小戴同学Elain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