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内科学讲义(三十)血证

 凤凰于飞y7b4wx 2022-01-21

血 证


  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
  
  要点一 概述
  早在《内经》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入的认识。有关篇章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将数种血证与有关病证列为一个篇章,并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医学正传·血证》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本证的范围。
  《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是通治血证之大纲。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多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要点二 病因病机
  (一)血证的病因
  1.感受外邪
  2.情志过极
  3.饮食不节
  4.劳欲体虚
  5.久病之后
  (二)血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
  上述各种原因之所以导致血证,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
  
  要点三 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各类血证的诊断要点
  鼻衄: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外伤、倒经所致者,均可诊断为鼻衄。
  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即可诊断为齿衄。
  咳血: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病史。
  吐血:发病急骤,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等症。血随呕吐而出,常伴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血色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为鲜红色,大便色黑如漆,或呈暗红色。有胃痛、胁痛、黄疸、癥瘕等病史。
  便血:大便色鲜红、暗红或紫暗,甚至黑如柏油样,次数增多。有胃肠或肝病病史。
  尿血: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排尿时无疼痛。
  紫斑:肌肤出现青紫斑点,小如针尖,大者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紫斑好发于四肢,尤以下肢为甚,常反复发作。重者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及崩漏。小儿及成人皆可患此病,但以女性多见。
  (二)类证鉴别
  1.咳血与吐血
  两者血均经口出,但咳血之血由肺来,经气道随咳嗽而出,血色多鲜红,常混有痰液;咳血之前多有咳嗽、胸闷、喉痒等症状,大量咳血后,可见痰中带血数日;大便一般不呈黑色。吐血之血由胃而来,经呕吐而出,血色多紫暗如咖啡色,常夹有食物残渣;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但大便多呈黑色柏油样。
  2.便血之远血与近血
  远血之血在便后,其来远,或在小肠,或在胃,其色紫暗,如柏油样;近血之血在便前,其来近,或在乙状结肠、直肠,或在肛门,其色鲜红。
  3.尿血与血淋
  两者均为血随尿出,以小便时痛与不痛为其鉴别要点,无痛者为血尿,痛者为血淋。
  4.紫斑与出疹、丹毒
  紫斑与出疹均有局部肤色的改变,紫斑呈点状者需与出疹的疹点鉴别。紫斑隐于皮内,压之不褪色,触之不碍手;疹高出于皮肤,压之退色,摸之碍手。且二者成因、病位均有不同。丹毒属外科皮肤病,以皮肤色红如丹得名,轻者压之退色,重者压之不退色,但其局部皮肤灼热肿胀,与紫斑有别。
  
  要点四 辨证论治
  (一)血证的辨证要点
  1.辨病证的不同
  血证具有明确而突出的临床表现——出血,一般不易混淆。但由于引起出血的原因及出血的部位不同,应注意辨清不同的病证。如从口中吐出的血液,有吐血与咳血之分;小便出血有尿血与血淋之别;大便下血有便血与痔疮之异。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加以鉴别。
  2.辨脏腑病变之异
  同一血证,可以由不同的脏腑病变引起。例如:同属鼻衄,但病变脏腑有在肺、在胃、在肝的不同;吐血有病在胃和在肝之别;尿血有病在膀胱、肾和脾的不同。
  3.辨证候之虚实
  一般初病多实,久病多虚;由火热迫血所致者属于实,由阴虚火旺、气虚不摄甚至阳气虚衰所致者属于虚。
  (二)血证的治疗原则
  治疗血证,应针对各种血证引起原因及损伤脏腑的不同,结合证候的虚实及病情轻重而辨证论治。概而言之,对血证的治疗可归纳为治火、治气、治血三个原则。一曰治火,实火当清热泻火,虚火当滋阴降火;二曰治气,实证当清气降气,虚证当补气益气;三曰治血,应根据情况结合应用凉血止血、收敛止血或祛瘀止血的代表方剂。
  (三)血证的分证论治
  1.鼻衄
  鼻腔出血,称为鼻衄,它是血证中最常见的一种。鼻衄多由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其中以肺热、胃热、肝火为常见,但也可因阴虚火旺所致。另有少数病人,可由正气亏虚,血失统摄引起。鼻衄可因鼻腔局部疾病及全身疾病而引起。内科范围的鼻衄主要见于某些传染病、发热性疾病、血液病、风湿热、高血压、维生素缺乏症、化学药品及药物中毒等引起的鼻出血。至于鼻腔局部病变引起的鼻衄,一般属于五官科的范畴。
  (1)热邪犯肺证
  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少等症,舌质红,苔薄,脉数。
  治法: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代表方:桑菊饮加减。
  常用药: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杏仁、甘草、芦根、丹皮、茅根、旱莲草、侧柏叶等。
  (2)胃热炽盛证
  鼻衄,或兼齿衄,血色鲜红,口渴欲饮,鼻干,口干臭秽,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玉女煎加减。
  常用药:石膏、知母、地黄、麦冬、牛膝、大蓟、小蓟、白茅根、藕节等。
  (3)肝火上炎证
  鼻衄,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舌红,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生地、当归、甘草、白茅根、蒲黄、大蓟、小蓟、藕节等。
  (4)气血亏虚证
  鼻衄,或兼齿衄、肌衄,神疲乏力,面色白,头晕,耳鸣,心悸,夜寐不宁,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补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阿胶、仙鹤草、茜草等。
  2.齿衄
  齿龈出血称为齿衄,又称为牙衄、牙宣。以阳明经脉入于齿龈,齿为骨之余,故齿衄主要与胃肠及肾的病变有关。齿衄可由齿龈局部病变或全身疾病所引起。内科范围的齿衄,多由血液病、维生素缺乏症及肝硬化等疾病所引起。至于齿龈局部病变引起的齿衄,一般属于口腔科范围。
  (1)胃火炽盛证
  齿衄,血色鲜红,齿龈红肿疼痛,头痛,口臭,舌红,苔黄,脉洪数。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加减。
  常用药:生地、丹皮、水牛角、大黄、黄连、黄芩、连翘、当归、甘草、白茅根、大蓟、小蓟、藕节等。
  (2)阴虚火旺证
  齿衄,血色淡红,起病较缓,常因受热及烦劳而诱发,齿摇不坚,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加减。
  常用药: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茜草根、黄芩、侧柏叶、阿胶等。
  3.咳血
  血由肺及气管外溢,经口而咳出,表现为痰中带血,或痰血相兼,或纯血鲜红,间夹泡沫,均称为咳血,亦称为嗽血或咯血。咳血见于多种疾病,许多杂病及温热病都会引起咳血。
  (1)燥热伤肺证
  喉痒咳嗽,痰中带血,口干鼻燥,或有身热,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润肺,宁络止血。
  代表方:桑杏汤加减。
  常用药:桑叶、栀子、淡豆豉、沙参、梨皮、贝母、杏仁、白茅根、茜草、藕节、侧柏叶等。
  (2)肝火犯肺证
  咳嗽阵作,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
  常用药:青黛、黄芩、桑白皮、地骨皮、海蛤壳、甘草、旱莲草、白茅根、大蓟、小蓟等。
  (3)阴虚肺热证
  咳嗽痰少,痰中带血,或反复咳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颧红,潮热盗汗,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宁络止血。
  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加减。
  常用药:百合、麦冬、玄参、生地、熟地、当归、白芍、贝母、甘草、白及、藕节、白茅根、茜草等。
  4.吐血
  血由胃来,经呕吐而出,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称为吐血,亦称为呕血。古代曾将吐血之有声者称为呕血,无声者称为吐血。但从临床实际情况看,两者不易严格区别,且在治疗上亦无区分的必要,正如《医碥·吐血》说:“吐血即呕血。旧分无声曰吐,有声曰呕,不必。”吐血主要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其中以消化性溃疡出血及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最多见,其次见于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症等,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尿毒症、应激性溃疡)引起的出血。
  (1)胃热壅盛证
  脘腹胀闷,嘈杂不适,甚则作痛,吐血色红或紫黯,常夹有食物残渣,口臭,便秘,大便色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代表方: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常用药:黄芩、黄连、大黄、丹皮、栀子、大蓟、小蓟、侧柏叶、茜草根、白茅根、棕榈皮等。
  (2)肝火犯胃证
  吐血色红或紫黯,口苦胁痛,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舌质红绛,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胃,凉血止血。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生地、当归、白茅根、藕节、旱莲草、茜草等。
  (3)气虚血溢证
  吐血缠绵不止,时轻时重,血色暗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木香、阿胶、仙鹤草、炮姜炭、白及、乌贼骨等。
  5.便血
  便血系胃肠脉络受损,出现血液随大便而下,或大便呈柏油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便血均由胃肠之脉络受损所致。内科杂病的便血主要见于胃肠道的炎症、溃疡、肿瘤、息肉、憩室炎等。
  (1)肠道湿热证
  便血色红,大便不畅或稀溏,或有腹痛,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化湿热,凉血止血。
  代表方: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
  常用药:地榆、茜草、槐角、栀子、黄芩、黄连、茯苓、防风、枳壳、当归等。
  (2)气虚不摄证
  便血色红或紫黯,食少,体倦,面色萎黄,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
  治法: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阿胶、槐花、地榆、仙鹤草等。
  (3)脾胃虚寒证
  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代表方:黄土汤加减。
  常用药:灶心土、炮姜、白术、附子、甘草、地黄、阿胶、黄芩、白及、乌贼骨、三七、花蕊石等。
  6.尿血
  小便中混有血液,甚或伴有血块的病证,称为尿血。随出血量多少的不同,而使小便呈淡红色、鲜红色,或茶褐色。以往所谓尿血,一般均指肉眼血尿而言。但随着检测手段的发展,出血量微少,用肉眼不易观察到而仅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红细胞的“镜下血尿”,现在也应包括在尿血之中。尿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证。现代医学所称的尿路感染、肾结核、肾小球肾炎、泌尿系肿瘤,以及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出现的血尿,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1)下焦湿热证
  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质红,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代表方:小蓟饮子加减。
  常用药:小蓟、生地、藕节、蒲黄、栀子、竹叶、滑石、甘草、当归等。
  (2)肾虚火旺证
  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知柏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地黄、怀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知母、黄柏、旱莲草、大蓟、小蓟、藕节、蒲黄等。
  (3)脾不统血证
  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熟地、阿胶、仙鹤草、槐花等。
  (4)肾气不固证
  久病尿血,血色淡红,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弱。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代表方:无比山药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山药、山茱萸、怀牛膝、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巴戟天、茯苓、泽泻、五味子、赤石脂、仙鹤草、蒲黄、槐花等。
  7.紫斑
  血液溢出于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称为紫斑,亦有称为肌衄者。外感温毒所致的则称葡萄疫。如《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说:“皮肤出血曰肌衄。”《医学入门·斑疹》说:“内伤发斑,轻如蚊迹疹子者,多在手足,初起无头痛身热,乃胃虚火游于外。”《外科正宗·葡萄疫》说:“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邪毒传胃,牙根出血,久则虚人,斑渐方退。”
  多种外感及内伤的原因都会引起紫斑。外感温热病热入营血所出现的发斑,可参阅《温病学》有关内容。本节主要讨论内科杂病范围的紫斑。内科杂病的紫斑,常见于现代医学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此外,药物、化学和物理因素等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亦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1)血热妄行证
  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或伴有鼻衄、齿衄、便血、尿血,或有发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代表方:十灰散加减。
  常用药:大蓟、小蓟、侧柏叶、茜草根、白茅根、棕榈皮、丹皮、栀子、大黄等。
  (2)阴虚火旺证
  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心烦,口渴,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代表方:茜根散加减。
  常用药:茜草根、黄芩、侧柏叶、生地、阿胶、甘草等。
  加减:若表现肾阴亏虚而火热不甚,症见腰膝酸软,头晕乏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改用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酌加茜草根、大蓟、槐花、紫草等凉血止血,化瘀消斑。
  (3)气不摄血证
  反复发生肌衄,久病不愈,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气摄血。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酸枣仁、远志、龙眼肉、木香、仙鹤草、棕榈皮、地榆、蒲黄、茜草根、紫草等。
  试题:简述血证便血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
  主症:便血紫黯,甚则黑色,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

  试题:简述血证便血脾胃虚寒证的治法方剂。
  
『参考答案』
  治法:健脾温中,养血止血。
  代表方:黄土汤加减。

  病案1:
  石某,女,51岁,已婚,售货员。2015年1月15日初诊。
  患者胃痛病史5年。近3天出现大便色黑,便溏,伴腹部隐痛,喜热饮,面色不华,神倦懒言,气短,怕冷,头晕,舌质淡,脉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