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叔说字——数字篇

 竹香书屋 2022-01-22

图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数字 


图片图片图片甲骨文

    一到十、百、千、万图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一”的甲骨文(图1)是特殊指事字,抽象符号“一”既代表最为简单的起源,也代表最为丰富的浑沌整体。文字一至四横划表示数字一至四,是原始记数符号。“一”字本义是表示最小的正整数。《玉篇·一部》:“一,王弼曰:一者,数之始也。”又表示序数,指第一。《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金文(图2)、篆文(图7)承续甲骨文字形。春秋战国以后,“一”字又可写作“弌”(图9)或“弌”(图10),累增“弋”或“戈”旁,是一种繁化写法。后世这种繁化写法均被废弃。

图片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道家思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一”也表示“全,满”。“故《老子》曰:”昔之得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管子·形势》:”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所有事物合起来是一个整体,”九九归一”。“一”又是抽象意义上的最大。因此,“一”又引申为归一、整体之义。如《礼记·杂记下》:“一国之人皆若狂。”

“一”是最小的整数,因而又有数量小、少许的意思,如《庄子·徐无鬼》:“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其中的“一”即作“少许”讲。由此引申指动作的短暂、两种状况的接续,如“歇一歇再走、一到春天就刮风”等等。

“一”的大写为“壹”。“壹”字“从壶吉声”,本义为专一不二,源自一壶水的完整,因音同义近而假借为“一”的大写。《通俗编·数目》曰:“今官府文书,凡其记数,皆取声同而点画多者改用之。于是壹贰叁肆之类,本皆非数,借以为用,贵其不可改换为奸耳。”

“二”表示天地两极

“二”,指事字。古文字一、二、三、四皆以积画为之,大约都跟刻画记数有关,是纯符号的指事字。“一”是特殊指事字,“二”也是特殊指事字,表示天地两极。《说文解字注》里说:地之数也。易曰:天一地二。惟初大始。道立于一。有一而后有二。元气初分。

图片

此二横画历代写法无大异。战国时期产生两种新写法:一增繁从“戈”(图5);二增繁从“戈”从“肉”(于6)。古文字从“戈”从“弋”每无别,从“戈”者后代写作“弍”,作为“二”的异体字。(图6)的“肉”旁可能是临时赘加的符号,也可能是从“贝”的讹误。从“贝”者后代写作“贰(贰)”,作为“二”的大写。

“二”的本义为数目字二,即两个。如成语典故中的“二桃杀三士、不二法门”等。又引申为第二,表示次一级的意思,如“二年级、二等货”等;又引申表示两样、两类,如“言无二价、二者必居其一”等。

《西游记》中有一段故事,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病危,奄奄一息。大臣魏徴知他的魂魄已到阴问,便托阴间旧友判官崔珏设法营救。当崔判官翻阅生死簿时,见到唐太宗的死期是贞观一十三年时,大吃一惊,如不设法窜改,李世民之魂便回不了阳间。他急中生智,便在一十三年的“一”上添加二画。后来阎王见生死簿上唐太宗名下还有二十年阳寿,便让李世民返本还阳了。小故事包含一个道理:小写数目字容易窜改。为弥补这一缺陷,西汉开始流行大写数目,到唐代的武则天执政时,官方正式规定,“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为序数一至十的大写数字,后人称之为“会计体”。

“二”的大写为“贰”。现代汉语中,“贰”用为“二”的大写外,还表示不专一,如“贰臣”,即指封建时代的前朝官员投降新朝又当了官的人。“二”与“两”在表示数目时意义相同,但用法有别。“两”除用在百、千、万、亿前,表示数目“二”以外,用在一般量词前,主要指成双配对的事物,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等,“二”则表示一般的数目字。

“三”生万物

“三”,其本义为特殊指事字,指衍生万物的天、地、人,后引申为二,四之间的正整数、多多地、一再地等。古人认为“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说,混沌太初的存在整体是“一”;然后由太初混沌的“一”,分出天地“二”极;天地二极“二”之间,又生出人这第“三”部分;天地人三者,衍化出宇宙万物。三,上面的一横代表“天”,下面的一横代表“地”,中间的一横代表“人”。

图片

“三”字本用三横表示数量,战国文字中或在原形上追加“戈”或“弋”为繁形,其中加“弋”之形一直沿袭至汉代。甲骨文“三”字作“三”,三横等长,“气”字作“三”,中间一横较上下两横短,二字是有严格区分的。

“三”的本义为数目字三。如《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成语典故中有“三顾茅庐、三纲五常、三榜定案、三人行必有我师”等。其中的“三”均为数目字“三”。在古人看来,凡事不过三,因此又表示多数、多次。如《诗·魏风·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再如成语中的三思而行、三人市虎、三盈三虚、三令五申“等等,其中的”三“均为虚指,表示多数、多次的意思。

“三”的大写为“叁”,这是把古文中的“参”字下部的三撇拉平后,再造的孳乳字,也含有成双成对事物中搀杂加一的意思。

“四”的本义为数目字四。如成语典故中的”四分五裂、四面楚歌、四海为家、四体不勤“等等。又表示序数第四,如《尚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图片

四,指事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以积划成数的方式表示数字四。其造字原理与“一”、“二”、“三”相同,隶定为“亖”。这种写法亦见于西周以至于汉代的金文中,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与写作“四”者并存。金文“图2”承续甲骨文“图1”字形。另一系列的字形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有繁、简两式写法,分别作“图6”和“图7”。将金文“图2”的横笔竖写,就成了“llll”;将“llll”与“二”合写,就成了“图7”。有的金文在“图7”的基础上再加“二”,强调“四”与“二”的倍数关系,写作“图9”。对于这种字形的分析,历来有不同的说法。《说文》认为是“象四分之形”,虽可验证构形为“图6”的一个,但却对其他更多的写法不能尽释。

“四”的大写为“肆”。“肆”的本义原为陈设,用作“四”的大写,乃是同音假借。清代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说:“今官书数目一二三四作壹贰叁肆,所以防奸易也。”

“五”,是一个象形字。甲、金文字中的“五”字,源自手掌向上,面向他人时的一只手掌。五指为画过于繁琐,手掌描绘又容易与古文字中的手、有等字混淆。因此,聪明甚至有些早熟的殷商先民,以手掌作“五”的上下边框,把上部的四指和掌心分割为两半,且以交叉的“x”表示。即上部三角表示四指,下部三角为掌心和大拇指,上下相合即为右手背的整体出示。“五”源自手掌整出的轮廓描述!

图片

“五”也是特殊指事字,“五”的甲骨文字形用一个叉号寓意天、地万物的交汇,以表示大于“四”的正整数。有的甲骨文(图3)在字形“X”(万物交汇)基础上加“二”(天地之间),表示天地间交汇的万物。《说文解字》:“五,五行也。从二,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林义光在《文源》里认为:“五,本义为交午,假借为数名。二象横平,“X”象相交,以二之平见“X”之交也。”古之圣人知有水火木金土五者,而后造此字也。

小篆的“五”字秉承金文,为形体美观,对称中有变化,将左边的斜竖变为曲线下延。楷书在隶变过程中,又将这条曲线演变为“横折竖”,这就是今日的“五”。

“五”的本义为数目字五。成语典赦中有“五内俱焚、五世其昌、五体投地、五十步笑百步”等。其中的“五”均表示数字五。

“五”的大写为“伍”,但“伍”的本义是表示团体的量词,即五人组成的集体,待指古代的一种兵民组织。如晁错《募民徙塞下疏》:“使五家为伍,伍有长。”“伍”用作五的大写,乃是音同义近的假借。

“五”字是一个重要的造字构件,如上述之“伍”外,“吾、捂、梧、語、唔、牾、鼯、悟、晤、焐、痦、寤”等字,都以“五”为其字根。

“六”的本义为数目字六,如“六畜兴旺”中的六畜,即马、牛、羊、猪、狗、鸡。“六书”则指古人归纳出来的两类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以及形声、转注、假借。“六亲”则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妻的亲属)、娅亚(夫的亲属)所包含的亲属关系,也可解释为父、母、兄、弟、妻、子这六种亲属关系。

“六根清净”则来自佛家学说,认为修行佛法的人达到“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不染时,即为“六根清净”。

图片

“六”的最初写法很像“四”大篆的写法,只是上面加了个头而已。现代学者流沙河认为,甲骨文六,像房屋形,就是廬(简作庐)的本字,也是假借字。《说文解字》:“六,《易》之数也,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周易》中称阴爻为六。六个六为“坤”卦,上六爻,是大不顺的卦象。因为不顺,所以人们喜欢说六六大顺,来表达心中的期望。

“六”的大写为“陆”。“陆”的本义为夯土堆积而成的高台,这里是同音假借。

“六”,《说文解字》训为:“从入从八”的会意字。徐中舒先生认为“六”是“盧”的假借,来自于田野中的窝棚之形。显然,把数目字一至十割裂,一个一个地释形解义,只会是膝盖上钉掌—离题太远。

“七”原来是“切”的本字

七”是“切”的本字。造字本义:动词,用刀分割物体。七,甲骨文是指事字,用一横、一纵

表示切分物体。当“七”的“切分”本义消失后,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十”写成“七”形,并再加“刀”另造“切”代替,强调用刀分割。

图片

由于甲骨文发现在清代末期,著有《说文解字》的东汉许慎当然没法看到,他认为:七,阳之正也。从一,微阴从中斜出也。就是说:七十阳的正数。字形采用“一”作字根,“一”表示阳气,折笔表示微弱的阴气从中斜斜冒出。有点想当然哦。

图片

“七”的本义为数目字七,如“七窍流血、七上八落”等。又表示序数第七,如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七”的大写为柒,“柒”乃是“漆”字的异体字,“漆”本指漆树,也指漆树約胶汁,“柒”因音同而假借,遂成为“七”大写时的专字。

有学者认为,“七”是在横画中加一小竖,会意切断横画之义,因而“七”是“切”的初文,或者是“漆”的初文,“七”的构形源自古人的割胶或割漆。你愿意相信那些从未在海南岛胶林割过胶的学者的猜测吗?你能相信“在树上割纵横两划,让胶汁或漆从中滴下”这种谎言吗?

“八”,《说文解字》释为:”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实际上,甲、金文字中的“八”,也源自手势语言。把拇指和食指分开,便构成了”八的撇捺相背之形。不过,古人表述“八”时,是手臂下伸,虎口向下或向着他人,不同于今人的虎口向上。小篆的“八”字秉承篆体的圆润通则,将撇和捺都表述为曲线;楷书将其校正,写作“八”,与手势语言更为接近。

图片自古以来,民间便有“七上八下”、“七上八落之说。有学者强辞夺理认为”七上八下“来自十五个吊桶打水。实际上,”七上八下“、”七上八落“乃与”八“两种手势语的反转位移。

“八”的本义为数目字八,如“八仙过海、八卦六爻、八国联军、八股文章”等等。其中的“八”均表示数目字八。

“八”也可引申指各个方面,如“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八方神圣”等;亦可泛指很多,如“离这儿有八丈远、八竿子打不着”等等。

“八”的大写为”捌“。”捌“字是一个再造字。古汉语中,八、别古音相近,“八”字的构形为撇捺分叉,像分别相背之形。因此,后人从许慎的释文出发,用“别”为声旁,添加提手旁,新造”捌“为”八“的大写。

“八”也是汉字中的抽象字符,如“半、公、只、分”等。“八”在其中表示分开或伸出之义。

图片

“九”,这是“一至十”序数中唯一一个会意字。甲骨文的“九”字,看似一体,但实为两个字符组成:上部的“图片”乃手的象形,与甲骨文表示手的“又”字构形完全相同;下部则是食指弯曲如钩,其余四指卷曲的手形描写,与今日表示“九的手势语言相似。区别只在于古人是手臂向下,将手形面向他人。今人则是手臂向上,将弯曲的食指朝向自我。

金文的”九“字,基本结构未变,只是下部的卷曲食指有所变形,这乃是为了适应汉字的方块形状所作出的变化。小篆和楷书缘此而写作”九“。

图片“九”的本义为数目字九。《史记·驺衍列传》:“中国之外,有赤县神州者九。”成语典故中的“九儒十丐、九九归一”等等,其中的“九”均用作本义。受“道家”学派“满而倾覆、九九归一”思想的影响,在中国人的数字观念中,“九”为最大,“九”为最多。因此,诸如“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中的“九”都泛指其“多”;诸如“九五之尊、九霄凌云、九重天”中的”九“,都指最大或事物的极至;甚至故宫中的房屋,也以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为最高限数。

“九”的大写为“玖”。“玖”原本指次于玉的黑色美石,唐代女皇武则天执政后,因音同而假借为“九”的大写。

许慎认为“九”是“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有学者们认为许慎释形不确。便从《诗经》中证到“毛传”再由“毛传”证到《尔雅》,最后绕一个大弯,证明“九初义当为曲木”。殊不知,离开生活之源的训诂学本是缘木求鱼。你有一百个论据证明它,同时可找到九十九个论据来否定它。反不如到北方农村的集贸市场,看一看农民和牙子们是如何在袖筒中“捏码子”来达成交易的!

九,表示伸出手掏摸、探究,力求确定内部情况。篆文再加“穴”(未知空间)另造“究”代替。《说文解字》说:九,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

图片

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即单数最大的数。《黄帝内经》说:天地之至数,始于以,终于九焉。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与九有关的还有:青铜器有“九鼎”,皇帝周围要设“九卿”。朝廷命宫设“九品中正”,京师置九门。紫禁城的房屋九千九百九十间半。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深九间。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

“十”,古人认为十是数字完备的标志,所以“十”又表示完备、齐全、达到极点,如十分、十足。又通“什”,指繁杂,如古代的“什锦”也作“十锦”。

“十”的本义为壹拾,乃是比九大一的整数。甲骨文的“十”字为一竖画,这乃是拳头握紧,小臂向上,以拳头和小臂形成竖直线的象形描述。金文的“十”字仍为一竖画,只是在中间增加了一个圆点,强调壹拾之义。小篆的“十”字,为了演变成方块汉字,将金文中的圆点讹变为一横,形成了竖长横短的“十”字。楷书缘此写作“十”。

图片“十”的本义为数目字十,如生儿育女时的“十月怀胎”,封建王朝颁定的“十恶不赦”等。“十”代表着双手手指的全部,因而,又引申表示完满具足的意思,如“十足、十分、十全十美”等等。古代又指十倍,如《孙子·谋攻》:“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十”的大写为“拾”。“拾”的本义为以手扶助完成性·交,引申为捡起来。这里,因音同而假借为“十”的大写。

“十”字也是汉字中的一个构字符号,通常用竖表示直出直下。如古文字中的“古、直、隼、博、協”等。它们构形中的”十“均由一竖演化而来。

《说文解字》说: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十,表示十进位所需数都已具备。“一”代表世界的东西,“丨”代表世界的南北,“一”和“|”相交成“十”,则表示东西南北中齐备。

图片

 · end · 

 文字 | 六叔     图片 | 网络  

排版 | 六叔     审核 | 六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