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竹沥、姜汁对药应用解析

 循天园 2022-01-22

       竹沥、姜汁皆为植物炮制所得汁液,二者配伍应用历史悠久,早在《丹溪心法》一书即有二药配伍的介绍。

       竹沥、姜汁药用功效

       竹沥为青黄色或黄棕色液体,具有焦香气味,味略苦而微甜。竹沥又称竹沥油、竹油、竹汁,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经加热炮制所得汁液,《本草备要》谓“沥,笋之液,又假火而成”。其炮制方法为:取竹茎,截成大小适宜的段,劈开洗净,架于火上烧灼,两端流出的液体即为竹沥。

       竹沥味甘、苦,性寒,入心、胃二经,具有清热豁痰、镇惊利窍的功效,对于肺热痰壅、痰热蒙窍及中风痰迷等病证均有显著疗效。《本草纲目》谓“竹沥性寒而滑,大抵因风火燥热而有痰者宜之”。《本草再新》谓竹沥能入“心、肝、肺三经”,入心则能清心化痰,治疗痰热扰心,蒙蔽神窍,惊痫癫狂诸证;入肝则能清肝祛风,治疗中风痰迷,风痰内阻诸证,《药性论》言竹沥“治卒中风失音不语”;入肺则能清肺化痰,治疗痰热壅肺,咳喘气逆诸证。竹沥还有治疗消渴的功效,《外台秘要》载“治卒消渴小便多方,多作竹沥,饮之恣口,数日瘥”。《备急千金要方》载“治妊娠常苦烦闷,此是子烦……时时服竹沥随多少取瘥止”,介绍了竹沥治疗妊娠烦闷的功效。

       因竹沥有润泽清洁之性,故现代研究开发常将其用来制作洁面用品。竹沥为青黄色或黄棕色液体,具有焦香气味,味略苦而微甜,临床多以30~50g冲服为用。因本品性寒,故脾胃虚弱便溏、寒痰冷饮证患者禁用。

       竹茹、竹叶、竹沥同出于一源。关于三者有何区别,《本草新编》载之最详。书中言:“竹叶轻于竹茹,虽凉心而清肺;竹茹轻于竹沥,虽清心而清胃;若竹沥则重于竹叶、竹茹,虽清心而兼补阴也。”竹沥兼竹茹、竹叶之功,并有滋阴之能。经淡竹炮制所得为淡竹沥,即常见之竹沥。另有经苦竹炮制所得称为苦竹沥,其苦寒之性较竹沥更甚,能清火解毒利窍,可治疗牙痛、目赤、口疮等病证。《名医别录》载其“疗口疮目痛,明目,利九窍”。

       姜汁为姜科植物姜的汁液,其炮制方法有二:将生姜洗净,打烂绞取其汁;将干姜加水共煎去渣所得。临床所用姜汁多为生姜汁,指前者。姜汁味辛,性温,入肺、脾、胃三经,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胃寒呕吐、痰饮咳嗽、鱼蟹中毒等病证。《本草撮要》言姜汁“味辛温润”,而有开痰之功,专治噎膈反胃。《本草从新》将姜汁主治进行归纳,提出其具有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贴风湿痹痛五大常见作用。姜汁还具有治疗脚气和纳差的功效,《圣济总录》载姜汁饮方“治香港脚上气闷绝者,开胃口,令人能食”,姜汁饮一方即以生姜捣取汁服用。针对脂溢性脱发,山东中医药大学陶汉华教授常在口服清热利湿方的基础上,令患者配合生姜汁涂抹或生姜片涂擦患处,颇有效果。以姜汁浸泡或以姜汁炒制中药,能够减轻毒性和寒凉之性,如姜半夏为减毒之用,姜黄连则为制寒凉之用。姜汁临床用量以5~50g不等,视病情轻重而用。

       竹沥、姜汁对药用验

       早在金元时期就有竹沥、姜汁对药的记载,《丹溪心法》多次提到竹沥、姜汁配伍应用。《丹溪心法·痰》载“竹沥滑痰,非姜汁不能行经络”“痰在皮里膜外,非姜汁、竹沥不可导达”,明确了竹沥、姜汁祛痰的功效,竹沥性滑、姜汁走散,二药配伍可达人身各处。而朱丹溪在多首方剂的加减化裁中,均提到了竹沥、姜汁对药,如《丹溪心法·中风》言“气虚卒倒者,用参芪补之。有痰,浓煎参汤加竹沥、姜汁;血虚用四物汤,俱用姜汁炒,恐泥痰故也,有痰再加竹沥、姜汁入内服,能食者,去竹沥,加荆沥”,《丹溪心法·香港脚》防己汤加减中言“有痰,加竹沥、姜汁”,《丹溪心法·痿》载“湿热,东垣健步丸,加竹沥、姜汁”,以竹沥、姜汁清热化痰。

       清代医家叶天士应用竹沥、姜汁配伍组方的医案十分丰富,《临证指南医案》共25则,《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共2则,《未刻本叶氏医案》共1则。竹沥、姜汁对药被用于中风、肝风、眩晕、噎膈反胃、咳喘、痰饮、痹证等病证的治疗组方。竹沥、姜汁为治疗消痰常用组合,华岫云言“痰多者必理阳明,消痰如竹沥、姜汁、菖蒲、橘红、二陈汤之类”。二药皆具开窍之功,《临证指南医案·幼科要略》载“开窍如竹沥、姜汁、菖蒲根、郁金之属”。叶天士对于竹沥、姜汁对药的应用是灵活多变的,叶案中还有姜汁炒竹茹的炮制方法和生姜配竹茹的对药组合等,与竹沥、姜汁对药有异曲同工之妙。竹沥性寒,姜汁性温,临证冷痰寒饮成疾以姜汁量大,若痰火燥痰为患,则以竹沥大剂。叶天士对于竹沥、姜汁对药的应用与朱丹溪也有着密切联系,仔细阅读叶案可以发现,不止对药应用,包括朱丹溪介绍的竹沥、荆沥之别,在叶案中也有所体现。

       除朱丹溪、叶天士外,其他医家对于竹沥、姜汁尚有丰富的论述。《本草纲目》载“姜汁为之(竹沥)使”,强调二者配伍应用特点。《本草便读》载“(竹沥)须同姜汁和冲,竹沥甘寒滑利,入胃腑,达大肠,功主清热豁痰,以其为竹中津液也,故凡经络四肢及皮里膜外痰热壅滞者,非此不达不行。一切卒暴中风等证,经络中皆有痰涎,均宜配入姜汁用之,不特热以制寒,且姜汁亦有开痰宣散之功,一开一降,相辅而行也”,强调竹沥、姜汁相辅相成的配伍特点。《本草经解》载“竹沥同姜汁,治中风及小儿狂语”,论述二者特殊功效。

       结 语

       竹沥、姜汁皆为汁液之品,具滑润之性,叶天士于二药之用,师法朱丹溪,着眼于化痰清火一途,又多有发挥,颇具特点。二药多以鲜品最佳,故药房少有准备,现代临床应用较少,然其确有妙功,不可忽视。(姚鹏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