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虾塘补这个太重要了,多少养虾人都不清楚...

 一号水产 2022-01-22

养虾先养水,一句听说过无数次的养虾真经,影响许多虾农的养殖观念。可是这个水该如何养,水质如何正确的调控,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不一样的理解,也是现代养虾当中一个难题!

水是一个随时动态变化的物体,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天气、潮汐、气温等等自然因素,这些因素我们是无法调控的,我们只有搭建大棚(调节水温)、下活菌(调节水质)……等方法来构建池塘的优良生态环境。

其实在养虾过程当中,水质难以调控,难在中后期,由于投喂量加大、粪便、残饵、耗氧等危害水质安排的因素就增多,给调控水质带来阻碍。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调控水的能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水质调控中关键词碳氮比。

一、认识水中的碳氮比

其实,水体当中的碳氮比越来越得到养殖人员的重视,据相关研究表明,水体当中碳氮比小于10:1,那么水体当中的氨氮就会增加,直接危害虾的生存。

水体当中的氨氮比一旦大于10:1,那么异养细菌将会利用有机氮、无机氮来消耗铵态氮,并且水体当中的异养细菌数量增加,同时在溶氧充足的条件下。我们不需要添加异养细菌,但异养细菌能自行繁殖生长,异养细菌繁殖的越多,水质就越好,正好实现了调控水的目的。

二、认识水体当中的碳、氮源

在养虾过程当中,如果想调节碳氮比,就是必须清楚碳氮比的来源,清楚这两种物质的来源,才能有效使用有效的水体调控。

氮源:这个形成氮源的有很多,这个一般都不需要刻意的去添加。比如,对虾的残饵、粪便就是氮源的重要来源,这些氮源对于养虾来说是足够多的了,可能还会引起水体总氮超高,从而引起亚硝酸盐、氨氮超标。所以,控制碳氮比,我们一般都不考虑添加氮源。

碳源:在养虾过程当中,补充碳源是很关键的,尤其是使用高蛋白饲料的池塘,蛋白越高池塘消耗碳源就越厉害,碳源就越缺乏。所以在此提醒养殖户,使用高蛋白饲料的时候,请及时补充碳源。

那么碳源有哪些呢?常见的就是给水体当中补充糖类,给水体补充碳源,常见的有红糖、葡萄糖、淀粉、米糠等等。

三、正确的补充碳源

在养虾过程当中,正确的补充氮源,能有利于池塘微系统的稳定。

有些养殖户就会说了,补碳源不是泼泼红糖吗?这个很简单呀!其实不然,这种快速补充碳源方法,貌似很有效,但是在高密度的养殖当中,特别是絮团养虾过程当中,这种快速补碳(加糖)方法,糖很快被水体给消耗掉,因此对于提高碳氮比,作用是很小的。

一旦氮源被耗尽,那么水体将引发倒菌的风险。由此可见,补碳不是简单的外泼,必须讲究办法。

四、24小时滴水补碳法

在高密度养虾过程当中,特别是絮团养虾过程当中,碳源缺乏是常见的,但是正常的外泼的方式,水体当中的碳源得到全天候,及时的补充。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我们可以采用医用点滴的方法,把碳源注入瓶子当中,通过针管24小时不间断的给池塘,补充碳源。

这种补充碳源方法,有利于池塘碳源稳定,碳氮比的稳定,絮团形成稳定。

五、调节碳氮比的技巧

1.减少氮源,我们都知道,调节碳氮比就补充碳源,其实另一个角度来说,减少氮源也能起到调节碳氮比的作用。

2.使用乳酸菌拌料,增加对虾对蛋白质的吸收,增强肠道吸收,避免蛋白质的浪费,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氮源。

3.制定合理的投喂计划,科学的投喂饲料,能避免残饵的过多残留,也是避免氮增加的有效方法。

六、调节碳氮比的意义

在养殖的过程当中,碳元素与氮元素决定了细菌的生长与繁殖的能力,有实验表明,在海水养殖当中,较高的碳氮比,细菌的生长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

比如:

芽孢杆菌在碳氮比在15:1的情况之下生长速度最快。

乳酸菌在碳氮比在10:1的情况之下生长速度较快。

狐菌在较低的碳氮比的情况之下生长速度较快。

以上数据表明芽孢杆菌在适合的碳氮比之下,可以快速的生长为优势菌群,通过竞争空间与营养物质,来达到抑制有害细菌(狐菌)的的目的。

同时,乳酸菌在作为对虾肠道的主要有益菌群之一,可以通过分泌乳酸菌素或者其他中间产物来达到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而较高的碳氮比为乳酸菌提供了充足的碳源,增强酸性产物的增多,抑制狐菌的能力得到增强,并且降低了疾病发生的概率。

小结:

在水产养殖来说,碳氮比需要提高至10:1或者10:1以上,有效的提高芽孢杆菌、乳酸菌等有益细菌的生长,形成一个不利于有害菌生长的环境,对于养殖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所以在平时的养殖过程当中,笔者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增加碳源技术与添加有益细菌技术相结合,实现有益细菌成为优势菌群,优化养虾环境,防止狐菌爆发,是一套养虾切实可行的养殖技术。

转载声明

本文为《一号水产》独家稿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