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栖霞迁到宁海再迁到关外?关于吉林公主岭盛姓祖居地的推测

 胶东故事会 2022-01-22

此前曾介绍过吉林公主岭一支盛姓人在寻找胶东祖居地的消息。通过“宁海州前车门”这个地名线索,目前已经找到了现烟台市芝罘区南车门村的一支盛姓人。

两边有不少细节可以对应:南车门盛姓在历史上也的确有闯关东的分支,后来失去联系;在吉林的族谱上,盛氏一世祖有两个儿子;而在南车门族人的记忆中,该村盛姓分为南北两支,两支的先祖是亲兄弟。但可惜南车门的老谱没有保存下来,暂时也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

除了族谱对应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困惑着吉林公主岭那边。即关外的文字和口传资料中,共提到了三个胶东祖居地的名称,分别是“锢拉庄”、“盛家庄”和“前车门”。如果说“前车门”对应的就是“南车门”,那么“锢拉庄”和“盛家庄”又该如何解释呢?

笔者对地名和姓氏一直感兴趣,经过这些天的走访和交谈,对于上述问题,逐渐想出这样一种推测,下面就简要陈述一番。

实际上,一开始听到吉林盛姓朋友提到“锢拉庄”和“盛家庄”这两个地名,笔者就不由得联想到了栖霞城郊的“郭落庄”和“盛家村”。只不过,当时因为有“宁海州”这个地域限制,才没有做进一步的探讨。

(▲栖霞郭落庄和盛家村的位置示意)

但在宁海州地界,始终没有找到与“锢拉庄”、“盛家庄”相近且与盛姓有关的地名。这就令笔者对两地的归属产生了疑问。

而在前几天,当南车门一位热心朋友发来留言时,这个疑问也隐约找到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那位朋友留言说:别看南车门村现在交通便利,但在过去,其实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他曾听村里老人讲,当初到南车门定居的先民,大多是逃荒避难过来。

一语点醒梦中人。笔者随即想到:“南车门的盛姓,有没有可能是从宁海州以外的锢拉庄、盛家庄迁来的,闯关东时,族人匆匆将这三个地名混在了一起,且都记成了宁海州呢?”

而结合之前栖霞“郭落庄”、“盛家庄”的谐音情况,笔者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推测:吉林公主岭的盛姓人,原籍在登州府栖霞县郭落庄社的盛家(庄)村,在明末清初时,为了躲避战乱,就向东迁徙到了宁海州与福山县交界处的前车门(南车门)落户。后来到了清嘉庆年间,又从前车门析出,来到了关外。

关于这个推测,大致有五点可以作为支撑。

其一:吉林那边虽然是清嘉庆年间正式来到关外,但族谱世系却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也就是说,当年他们从“前车门”带来的很有可能是一份完整族谱,不仅包含前车门的世系,也包含之前在锢拉庄、盛家庄的信息。

其二:根据清代《栖霞县志》的记载,当时栖霞县有一个“仙广乡”,而“仙广乡”又辖有一个“郭落庄社”(当时的乡比现在的镇范围大,社下面也有好多村)。所谓“锢拉庄”、“盛家庄”,有可能是郭落庄社盛家(庄)村在漏掉“社”之后的称呼。

(▲在明清时期,郭落庄不仅是个村名,也是一个社的称呼,其范围内包括很多村)

其三:根据《栖霞市地名图集》的记载,栖霞城郊的盛家村,是明成化年间盛姓从栖霞城徙此建村,故名盛家。但该村现在有马、赵、万、贾、李、刘、朱等姓氏,却并无盛姓人。那么盛姓人是到哪里去了呢?外迁应该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注:栖霞城附近在历史上很早就有盛姓人居住,最典型的例子是滨都宫后面的宫后村,至今也是盛姓聚居地)

其四:明末清初,栖霞多次受到战火影响,如明末阿巴泰入塞,偏师曾攻破栖霞城;清初于七两次反清,当地也曾成为战场。在时间点上,这与吉林的族谱大体吻合;而在迁徙原因上,这与南车门的传说也能对应。

其五:栖霞其他姓氏的确也有因躲避战祸而迁徙其他州县的例子。比如,蓬莱慕氏原籍栖霞,族谱明确记载清初为躲避“于七战火”而迁到了蓬莱。又如,栖霞西荆夼柳氏族谱(主编柳栋馨)记载,当年于七反清失败,西荆夼柳姓人担心清兵“洗村”,多有外迁躲避者。

只不过,上面这两个例子因为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迁徙过程也比较清晰。而前车门——吉林这支盛姓人,由于以口传为主,数百年下来,就逐渐不明所以了。

当然,以上内容只是在现有信息基础上的一种推测。实际情况到底如何,还有待于更多线索的挖掘了。寻根不已,贵在坚持,祝吉林这支盛姓闯关东后人能够成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