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老师讲《论语》:《为政》第一章

 昵称4X6owk9e 2022-01-23

第二篇《为政》第一章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第一篇《学而》主要讲“君子之道”,成为像君子一样的人要如何进德修业,第二篇《为政》就已经涉及到管理政事了。这就是“学而优则仕”,也是“学而时习之”。

“为政以德”,“以”是用的意思,孔子的治国理念是用德治来进行管理。孔子的偶像是尧、舜、周公,无论舜的弟弟怎么害他,都通过自己的德行去感化他;周公“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天下归心。这些人治理国家就是德治,孔子主张按他们的方法,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方式更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

这是管理的理想状态。其实,在尧舜、周公之后,世上再无这样的人了。不是世上再无尧舜,而是没有了尧舜生存的土壤。在孔子所在的春秋时代,就已经是霸道开始,只不过五霸在以力服人的同时,还以“尊王攘夷“相号召,很多时候能部分地伸张正义,达到国际间局部和短期的安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纷争,造成天下太平、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而到了战国时代,礼坏乐崩,大家连幌子也不要了,纯用武力和权术。孔子尚且还能在政治上小施拳脚,孟子就只能到稷下学宫里讲学了。

西汉末年,有一个人逮到了机会,因为他弄到了一个国家。

王莽是权贵王家的子弟,王家其他人都是声色犬马,只有王莽勤奋好学,崇尚简朴,行为检点,为人持重谨慎。由于父兄早亡,他孝顺母亲、帮助寡嫂抚育幼子。由于他操行高尚,达官贵人和老百姓都争相称赞。一方面有家族的赫赫有名声望,另一方面成了道德品质模范人物,汉成帝为了树立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很快就将他提拔为朝中大臣。王莽做官后,收入成倍增加,但他既不花天酒地,也不买地置业,而是经常四处查访,将他的收入分给穷苦老百姓。需要帮助的人真是多多,有次他查访到不少贫穷老百姓,身上带的钱不够分配,立即将马车卖掉凑钱。他当之无愧成了朝中最受老百姓爱戴的官员。如果当时实行群众评议打分的话,绝对傲居榜首。王莽很快被提拔为大司马,也就是宰相的职位。

汉成帝病逝后,汉哀帝继位。新的外戚取代了王家,王莽回家吃老米饭。王莽的儿子王获杀了一个奴婢,王莽却逼王获谢罪自杀,他获得更加巨大声誉。汉哀帝在位6年后去世,年幼的汉平帝继位。太皇太后王政君收取皇帝玺绶,召王莽回朝任大司马录尚书事,一切国家政事都委于王莽负责办理,开始实际上执掌朝政。

作为道德模范的王莽再次执政后表现出对权力的执迷。他不再想失去权力了,于是他直接把汉朝篡了,自己当皇帝。本来这也没什么,从他的表现看,比起汉朝的皇帝,说实话他确实更有资格当皇帝。

王莽是《周礼》的高材生,如今有一个国家给他管理,他开始全面推行他复古改革的计划。他效仿周朝,实行公田制,结果支持他的地主阶级不干了,最后只能废除;他数次改革币制,利用通货膨胀来获取资源,对贵族豪强的财产变相打劫,违背货币流通的规律,造成社会动荡;他利用政府“五均六管”,看似方便了平民,实则是“与民争利”。王莽在社会财富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实行的政策没有物质基础,加速了国库的枯竭和财政崩溃。这些举措还诱发了得益者对王莽、对王莽改制过高的期望,一旦事与愿违,这些支持者马上会变为反对者。事实上,各个阶层从他的支持者变成反对者,最后导致新朝覆灭,他本人也脑袋搬家。

王莽改制失败有很多原因,今天只集中讲为什么德之不行。因为“为政以德”实行管理,靠的是人治。要想充分发挥人治的优点,政府官员应该勤奋、敬业和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也就是说,管理者都必须有“君子”那样伟大的人格,才能改变和改善政治环境,加强管理。王莽本人是道德模范,但推行改革、执行的人都是豪强地主,利用政策的便利趁机中饱私囊,反而加剧了阶级矛盾。除了官员原因,还有民众的原因,上次说到像黄霸那样的官员在人民质朴的颍川实行德治政绩第一,但到了盗贼横行的京师就玩不转了。

那“为政以德”就没有意义了吗?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也不是。我们现在看“为政”充满了功利的眼光,其实管理远不是那么简单。

我认为,对管理者道德的要求永不过时。一个管理者,小到一个部门,大到地方行政,管理的对象是人。作为管理者首先要有具备职业的道德。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才会尊重自己的位置,尊重上级,对自己的事业有敬畏感。一个连职业道德都没有的管理者是很可怕的,以个人利益为中心,集体和事业都可以为之牺牲。

良好的品德有助于管理者实行管理。好的管理者能以身作则,他要求下属做到的,首先自己就一定做到。否则,不但没有说服力,反而增加副作用和阻力。好的管理者尽职、洁身自好,和谐友好、公正无私,这一切的种种都会对下级施加正面的影响,有助于带领属下共同做好工作。

但“为政以德”从来都不是纯用道德,即使是儒家的管理者都是“明德慎罚”,“以刑辅德”。 只有杂用刑法,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

我们看“为政以德”,觉得很难触摸,其实在《学而》篇里的“使民以时”和“泛爱众”都是这里面的范畴。“德”主要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礼之用,和为贵”,“德”是治理国家、取得民心民力的主要方法。

古代在用人上都主张“德才兼备,方可任用”。有人将才比喻为刀,刀本身无所谓好坏,恶人用刀行凶杀人,医生用刀做手术救人,关键在于执刀人的德行如何,所谓“德有善恶,才无好坏”,“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关于这一节,最有名的是司马光,他曾根据德才情况将人分成四类,德才兼备的叫做“圣人”,德才全无的叫做“愚人”,德胜过才的叫做“君子”,才胜过德的叫做“小人”,他认为选人用人须重用圣人、君子,倘若无圣人、君子,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

曹操用人偏偏不拘一格,“唯才是举”,郭嘉私生活不检点,但是谋略深远,他用;曹洪贪财吝啬,但是忠心勇敢,他也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集团的战斗力,造成了他统一北方的局面。但一旦没有他这样优秀的领导者,不能把人才放在相应的位置,国家机构就会走向反面。

所以孔子在“为政以德”后面加了一句“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实行德治,是在全民教化已经达到理想状态,大家各安其位。领导者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下级管理者像群星都会环绕在他的周围。这是一个金字塔结构,每一阶层都是优秀的道德模范,甚至全民道德水平都相当高了,才会出现这种局面。

这有点像《易经》讲的“垂裳而治”,接近道家的理想状态,也有点像共产主义,可见世界上“道”有千万条,但是殊途同归,大家到达的目的是一样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