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谢老师讲国学——岳麓书院的前世今生

 昵称4X6owk9e 2022-01-23

岳麓书院是四大书院之一,孕育了“敢为天下先”的湖湘文化。作为一个湖南人,有必要了解一下岳麓书院的情况,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岳麓书院。

建立书院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初期。北宋开宝六年(973),朱洞以尚书出任潭州太守,鉴于长沙岳麓山抱黄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静环境,接受了刘鳌的建议,在原有僧人兴办的学校基础上创建了岳麓书院。初创的书院分有“讲堂五间,斋舍五十二间”,其中“讲堂”是老师讲学道的场所,“斋堂”则是学生平时读书学习兼有住宿的场所。岳麓书院的这种中开讲堂、东西序列斋舍的格局一直流传至今。

御书院名

1012年(大中祥符五年),潭州湘阴人周式上任山长。周式“学行兼善,尤以行义着称”。岳麓书院在他的主持下,办学规模大为扩展,学额由原来的60余人提高到“数百人”。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宋真宗亲自召见周式,对周式兴学颇为嘉许。宋真宗感其学行义着,授周式为国子监主簿,留在朝廷效命。但周式坚请不就,乞求归山掌教。真宗为之动容,乃赠对衣鞍马、内府书籍,以表彰他的拳拳执教之心。真宗亲笔书写“岳麓书院”匾额。至今书院所存明代“岳麓书院”刻石,便是当年宋真宗的手迹。这里稍微说一下宋真宗,我们熟知的“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这位皇帝写的《励学篇》。如此看重教育的国家元首,身体力行地推动教育发展,接见一个民办学校的校长,并亲自题写校名,这也就不意外了。

在周式执掌下,岳麓书院的从学人数和院舍规模都有很大发展,遂成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关于“四大书院”有多种说法。不管是哪种说法,岳麓书院都位列其中,可见当时的地位。

朱张会讲

南宋时,著名理学家张栻主持岳麓书院,他不是为了让书生们“群居佚谈,但为决科利禄计”,也不是“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而是为了“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务实的教风学风培养出一批经世之才的优秀学生。一时间,岳麓书院名声大震,大批士子前来书院研习理学问难论辩,很多人“以不得卒业于湖湘为恨”。乾道三年(1167),朱熹听说张栻得胡宏之学,专程自福建崇安去长沙访问张栻,就《中庸》之义的“未发”、“已发”及察识持养之序等问题进行讲论,据称“三日夜而不能合”。

经过诘难辩论,朱熹对张栻的“性为未发,心为已发”,“先察识后持养”等观点曾表示赞同,称:“荷敬夫(张栻)爱予甚笃,相与讲明其所未闻,日有问学之益。”由此开启湖湘学派与闽学的交流,对两派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阳明二度

正德三年(1508)春,王阳明首次过长沙,参观岳麓书院。王阳明振衣登上南宋时张栻筑台、朱熹题额的岳麓山顶处赫曦台,留下《登赫曦台》诗:

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

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

这里说一下赫曦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时,一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顶看日出。看到日出,就大吼一声:“赫曦!”“赫曦”大概就是就是“东方红,太阳升”的意思。朱熹这一声喊从此余音绕山,召唤着一代又一代湖湘书生。王阳明在赫曦台凭吊,在岳麓书院讲学,彻底把“知行合一”、“内圣外王”之学留在在岳麓山。后来从这座书院里,终于走出了一位“赫曦”人物。此人写的《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的诗里,第一句就是“名世于今五百年”,他大概自己也没有想到,从王阳明到他自己,这期间,大约五百年。

正德四年(1509),王阳明谪戍期满从贵州调任江西庐陵(江西吉安)知县。正德五年(1510)春,再次造访岳麓书院。《岳麓志》载:“(阳明)寓居岳麓,为朋徒斤斤讲良知之学,是时朱、张遗迹久湮,赖公过化,有志之士复多兴起焉。”

惟楚有材

岳麓书院进门就是一副对联,这副对联几乎就代表了书院。上联是“惟楚有材”,下联是“于斯为盛”。这副对联是有来历的,清嘉庆年间岳麓书院大修,山长袁名曜为大门撰写对联,出“惟楚有材”句让门生们应对,贡生张中阶对曰:“于斯为盛。”对联的意思很清楚:楚国人才众多,岳麓书院尤最。但是,这两联出处却有讲究,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此对联虽易解,却来历深深,气势不凡。

“惟楚有材”,这句话看上去牛皮哄哄,除了湖南人,其他地方没有人才了?其实不是这个意思。晚清时期,重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均是湖南人,晚清四大名臣湖南独占其三,湘地文风之盛一时无两。后来又有谭嗣同、唐才常、沈荩、熊希龄等推动维新变法,黄兴、蔡锷、陈天华、程潜等进行民主革命,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何叔衡、李达等建立不世之勋。由于湖南人在近现代史独领风骚,似乎把“惟楚有材”坐实了。

其实,做学问的人没有那么夸张,嘉庆年间的袁名曜没有预知能力,也不敢这么狂妄。“惟”不是“唯”,它的意思是“语首助词,无义”。所以,上联的正确解释就是“楚有材”,而非“只有楚有材”。

纳于大麓

二门也有一副对联。上联是“纳于大麓”,下联是“藏之名山” 。“大麓”和“名山”都指向岳麓山,岳麓山是五岳中的衡山之尾。

这副对联和大门一样,也是集句联。上联出自《尚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下联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尚书·舜典》之“纳于大麓”讲述的是舜经受住了尧对他的考验,司马迁之“藏之名山”交待的是《史记》成书后藏书之处。岳麓书院二门张挂此副对联,是对书院师生的一种期许,也是一种文化自豪感的宣示。

道南正脉

书院内有还有两个皇帝御赐的匾额。康熙二十六年,康熙给岳麓书院赐“学达性天”匾。“学达”语出《论语·宪问》篇第三十五章: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学达”的含义就是“下学上达”。“性天”语出《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学达性天是是指通过教育达到达到“性”和“天”的统一。这既是儒家所推崇的理想人格,也是中国教育几千年不变的目标。也是对追求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的一种阐扬。


另一块鎏金匾“道南正脉”,是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所赐。指岳麓书院对湖湘历史文化的重大影响。

可以看出,随着官方的逐渐介入,岳麓书院越来越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最终逐渐由民办书院演变为官方学堂,直至今天的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自建成以来,久历战火,曾七毁七建,现在是保存最完整的古代传统书院建筑。其中的一堂一院,一砖一瓦,一碑一匾,一草一木无不带着厚重的湖湘文化气息。我希望,随着历史的变革,体制的变化,岳麓书院不要丢失朱洞筚路蓝缕的开创之风,不要丢失周式淡泊名利的廉洁之风,不要丢失张轼经世济民的务实之风,不要丢失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践行之风。

更重要的是,要记住岳麓书院讲坛檐下的匾额上写的湖湘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历久弥新的真理——“实事求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