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意悠来惊入夜 寒露养生重在“收” 敛阳 寒露过后,养生宜收敛阳气 寒露,对于体质虚寒、阳气不足、容易过敏的人来说,更容易受到寒邪的侵扰。凡是身体底子弱、阳气不足之人,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 怎么做呢?越是在气候变冷时,越应该休养生息,减少不必要的口舌消耗、重体力劳作,避免加剧阳气外泄,与秋收相违背。 另外多静以养阴,静则阳气归根。这个根即是阳根,是来年春天阳气生发的源泉。 睡前热水泡脚,极有敛阳之效。最简单的,用热水泡脚至微微汗出,可加花椒、艾叶煮水泡脚,可以祛除寒冷,更有改善脚局部的血液循环功能,既可预防感冒,又可护卫阳气,鼓舞正气。 润肺 寒露过后,进补重在滋润肺金 秋季属金,对应人体脏腑的肺,肺喜滋润,而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肺火”。因此寒露过后更要注意润肺防燥。 “燥则润之”,入秋后建议吃些养阴润肺防燥的食物,如莲子、百合、银耳、南瓜等。 护眼 寒露”时节,凉风乍起,少雨干燥,比较容易引起眼睛问题,眼睛常会出现酸涩、刺痛、肿胀、干燥等表现。“寒露秋浓,记得护眼”! ![]() 【材料】: 菊花15g,枸杞子10g,决明子10g,熟地10g,猪瘦肉300g。 2. 把枸杞子清洗干净,用清水浸软。 3. 猪肉洗净后切条、丝或小块。 4. 烧开水,隔渣袋用开水烫一下杀菌。 5. 烧开水,切好的猪肉下锅焯水,大概3分钟即可捞出。 6. 决明子洗干净后装入隔渣袋中。 7. 泡好的枸杞子沥干水。 8. 用隔水炖的方法,把所有的药材倒入锅中,盖上隔渣帘,再放入猪肉,填好温热的水。凉水会使肉质变柴变硬。 9. 外锅也加好水,如果您是用砂锅煲汤,放入食材后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炖1个半小时即可。 10. 时间到,加入适量食盐搅拌均匀,即可盛入碗中啦! ![]() ![]() ![]() ![]() ![]() 贪凉 寒露之后不宜再“秋冻”,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的保暖。 暖颈:脖子是寒气入侵的主要部位,会导致咳嗽、感冒、嗓子发炎。戴条围巾可有效保暖颈部。宜经常模仿“乌龟伸脖”的动作,前后伸缩脖子,再左右转动。 暖腰:老年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等情况受冷的刺激容易加重。老年人早晚出门时不妨穿个马甲。 暖脚: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还可以利用看电视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重复做至额头微微冒汗。 生冷 进入寒露节气后,秋病也进入高发期,尤其以肠胃病多见。 胃部偏寒的人要注意饮食温和,忌食生冷,注意胃部保暖,不暴饮暴食,避免增加胃的负担。 食辛 天凉后,很多人容易喜温喜热,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 秋季饮食宜“收”,少吃辛辣发散的食物,如辣椒、生姜、肉桂、花椒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