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死传奇!多灾多难的苏联K

 baoyisheng143 2022-01-23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自1954年美国海军“鹦鹉螺”号核潜艇下水之后,核动力潜艇以理论上近乎无限的巡航时间,及水下高速而饱受大国海军青睐,但同时也由于其核动力装置存在的巨大危险隐患,造成了核潜艇发展史上数不胜数的事故。对于这一点,苏联海军的第一艘弹道战略核潜艇K-19号,则堪称是最具发言权的一艘核潜艇。其在服役过程中遭遇多次重大事故,并且总是能幸运生还,浴火重生,直至最终完成使命安然退役,堪称是核潜艇发展史上最经典的不死传奇。

▲苏联最后一代“台风”战略核潜艇则达到了另一个极端

1959年4月8日,K-19号作为苏联海军第一艘战略核潜艇,举行下水庆典,然而,当按照传统仪式向艇首投掷香槟时,却由于外部包裹的橡胶并未破碎,对于向来充满种种神秘传说的海航来说,这种情况不免有一些不祥之兆的味道。而事实上,K-19在建造时就由于追赶工期而导致意外失火,造成两名工人烧伤,在其下水后也由于准备不足,导致反应堆故障。但总的来说,这两场并不算大的意外事故,也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只不过当时并没有人能想到的是,这仅仅是K-19传奇一生的开始。

▲一艘战略核潜艇在当时有特殊意义

1961年7月4日,已加入苏联海军北方舰队的K-19,在北大西洋附近极地参与代号“北极圈”的军事演习。凌晨4点15分,就在K-19准备上浮发射导弹时,值班人员向艇长紧急报告,称左舷核反应堆一回路管道破裂,冷却剂大量泄漏。经检查后发现,潜艇左侧核反应堆主循环泵和辅助泵已经因故障停止,反应堆温度急速上升,溢出的高温蒸汽使整个潜艇内部都弥漫着放射性气体,辐射剂量高达每小时25伦琴,情况危在旦夕。

▲核泄漏是核潜艇最令人生畏的灾难

在这种情况下,艇长紧急命令拉响战斗警报,按紧急状态上浮自救。同时,面对升至900多摄氏度核反应堆,和飙升至60多摄氏度的艇内温度,艇长下令紧急补充一回路内冷却剂,但由于外接管道故障,补充任务无法进行。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人工前往安装临时性反应堆冷却装置。但当时艇上并没有相应的防护装置,艇员需要在长时间暴露在高辐射剂量的反应堆面前工作,这意味着要想完成这项任务,必须有视死如归的勇气。

▲拯救核反应堆是非常艰难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以动力损管队长巴夫斯季耶夫大尉和自动化组长科尔奇诺夫中尉为首的8人小组,还是义无反顾地前往事故中心搭建冷却装置,以补充冷却剂。经过约2小时的紧张工作后,临时冷却装置敷设完成,反应堆温度迅速降低,避免了更大灾难的发生。但8人小组在返回后,全部因辐射超标全身瘫痪,仅仅几小时之后,就口吐白沫,头部流出脓水,五官面目全非已基本失去正常职能,最终所有人在一周内全部去世。

▲唯有真正视死如归的人,才能直面这种灾难

在解决核反应堆的问题后,K-19成功浮出水面,使用剩余的一台核反应堆继续航行,由于主天线已在事故中损坏。因此,K-19最终按原定计划前往演习海域,并获得了其他舰艇的帮助,经过一番波折后,被成功拖拽到基地维护。由于潜艇内部遭到严重辐射,苏联海军花费3年时间将整个反应堆舱全部切掉,装上了一个全新的核反应堆舱。而根据苏联海军的调查结果显示,事故发生原因,是核反应堆主循环回路的一个焊点出现虚焊,循环泵因此出现故障而导致一回路管道因高温破裂,衍生了之后一系列严重后果。在冷战结束后,美国在真实事件基础上,添加了大量特有元素,拍成了一部电影《K-19:寡妇制造者》。

▲电影中掺杂着许多制作方特意加入的元素

如果仅仅是一次核反应堆事故,当然不能证明K-19的传奇之名,仅仅在几年之后的1969年11月,K-19再次遭遇了一场奇怪的事故。在11月15日,正处于航行状态的K-19,突然遭到猛烈撞击,并导致发动机停车,以艇首向下的姿态迅速下沉。K-19成功通过调整压载水舱的方式解决了平衡问题,最终成功上浮到水面,艇员在上浮后观察周围,并没有发现意外情况,最终接到指挥部通知后返回基地。在进厂维护后,苏联海军很快就发现位于艇首的巨大凹痕,表明其曾经与圆柱状物体,在水下以近乎直角的状态相撞。苏联海军技术团队则表示,考虑到K-19的吨位、速度以及冲撞的角度,被撞击的圆柱形物体已经遭受重创,甚至有可能沉没,苏联海军因此调动飞机、潜艇和军舰进行了多天搜索,但最终一无所获。

▲水下航行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而最终的真相,要等到1975年7月由美国《纽约时报》刊文报道才揭开。当时,美国海军一艘SSN-615“小鲨鱼”号核潜艇,正在科拉半岛附近海域,执行搜集苏联海军无线电和电子设备信号,窃听水下电缆传递通信内容的绝密任务。在事故当天,“小鲨鱼”号发现了K-19,并成功在没有引起后者警觉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秘密跟踪。一般来说,这种跟踪将持续到“小鲨鱼”号被K-19发现。但这次跟踪过程却出现了一个纰漏,“小鲨鱼”号声纳兵错误地将K-19的航速估算为8节,使得 “小鲨鱼”号也将自身速度调整到8节,但实际上,K-19的航速为6节。

▲航速与平衡是潜艇的关键

因此,原本悄悄跟在K-19后方的“小鲨鱼”号,在不知不觉间已航行到K-19右侧,而恰在此时,K-19向右转向,正好撞在“小鲨鱼”号的核反应堆舱段,刹那间,地动山摇。庆幸的是,“小鲨鱼”号在建造时特意对核反应堆舱进行了加固,因此承受住了本应造成巨大创伤的撞击。而在意识到K-19并未发现自己后,“小鲨鱼”号迅速脱离接触,之后狂奔两昼夜抵达安全海域向上级汇报。而美国海军为避免意外影响,对这一事件长期保密,在数年之后才对外界披露。

▲由于声呐兵的失误,导致“小鲨鱼”号险些沉没

撞击事故使得K-19号进厂维护近一年之久,但其之后又成功出航,然后遭遇了服役生涯内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在1972年2月24日,K-19突然发生火灾,虽然成功浮至水面,但由于潜艇失去动力,因此紧急向苏联北方舰队司令部求救。而救援舰队抵达附近海域时,却受制于海上的狂风暴雨,无法立即展开救援。事实上,K-19在起火后,由于值班艇员处理不当,导致火势无法收拾,之后在艇长的指挥下,虽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救援,最终成功浮出海面,但已有多名艇员在救火中牺牲,更重要的是,还有12名艇员被困在第10舱内,迫切需要救援。

▲对潜艇来说,浮出水面有特殊意义

这12名艇员事发时正在休息,但由于火灾发生在其正前方的第9舱,因此无法逃离。这12人当时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也并不知道事故情况,只能通过潜艇仍然在移动的动作,感觉到潜艇并未沉没。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第9舱火势逐小,舱壁温度逐渐降低,使得这12人有一个较为安全的环境休息。而在这之后,被困艇员成功地通过应急电话,堪称奇迹地联络上了其他艇上人员,了解了大致情况,明确了固守待援的信念。之后,紧急电话因故障损坏,被困的12人彻底与外界失去联系。

▲这是当时核潜艇上的标配

由于被困的12人都是经验丰富的潜艇人员,在分析了解到的情况后,认为需要将潜艇拖拽至基地维修厂,再将舱壁割破才能实施救援,因此12人初步预计要等待15天才能脱离困境。在这种情况下,12人开始极力搜寻物资,做好长期固守待援的准备。首先,最重要的当然是空气,由于大火并未损坏艇上的供水管路,因此,12人成功地利用这个装置用来获取空气,但为了保证不时之需,12人还是尽量避免活动,以减少氧气消耗。

▲对于艇员来说,每一次上岸都值得纪念

其次就是饮用水。艇内保存的储水罐,只有极少剩余,但这难不倒经验丰富的艇上人员。由于当时舱内温度为 20摄氏度左右,艇外温度则已低到零下4摄氏度,因此被困人员成功利用温差效应产生的露珠,通过以抹布沾取的方式积攒起来,装在容器内作为饮用水。由于这个方法非常有效,获取的水量较多,因此饮用水基本上没有限制。唯一存在问题的是食物,潜艇上本身会有一定的应急物资,但一部分已被偷偷吃掉,最终仅剩下3袋500克糖、3罐炼乳,3罐酸白菜,2袋空心粉和3管3升装的咸黄油,这些物资为保证保质期而极咸无比,但热量奇高,基本能够满足需求,最终12人每天定量分配,在一片黑暗中坚持等待救援。

▲直升机往往是海上救援主力

而与当时艇内人员预计不同的是,救援编队并未打算拖拽K-19返回,因为当时海上风浪极大,准备拖拽的钢缆7次都被吹断,指挥部最终决定,通过直升机对救援团队进行补给,就地救援被困人员,救援团队先是排除了艇内的积水,然后在电力极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通风作业,最终在3月18日,救援人员戴上呼吸面具进入充满一氧化碳的第9舱室,敲响了与第10舱相连的舱壁,引发了12名被困艇员的欢呼声,而从事发到距离欢呼,实际上已经过去了24天之久。最终,随着舱门打开,双方顺利会合,救援小组在给被困艇员戴上呼吸面具,用黑布蒙上眼睛后,顺利将12人救出,并通过直升机送往后方治疗,宣告这场持续24天之久的救援顺利结束。苏联最高政府、国防部、海军总司令部纷纷为此发来贺电,而K-19则被缓慢拖拽返航。在整个事故中,共有28名艇员因火灾丧生,另有2名艇员在早期转移过程中,因风浪过大失踪或牺牲。

▲付出种种代价只是为保证这一刻

事后调查发现,事故原因是由于潜艇前段时间润滑油发生泄漏,在解决泄露问题后,有少部分燃油未被清理干净,汇集后渗透滴落在温度极高的工作台上,最终引发火灾。而令外界感到震惊的是,K-19在回港后,仅仅维护了约半年左右时间,便再次出港,而且在出港海试时,又发生了一次小型火灾,但幸运的是被迅速被扑灭。在此之后,K-19的服役生涯就不再事故频频,最终在1991年顺利退役,结束了自身传奇又充满坎坷,同时又屡屡浴火重生的传奇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