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湖乌石血战 贾俊明 1927年9月中旬。正值我国南方的金秋时节,金黄的稻名片镶嵌在绿郁的山川中。烈日把大地烤得火热,令人燥热难忍在闽粤交界,由上杭通往广东大埔的崎岖大道上,一支长长的队伍在向南行进着。官兵们的上衣后背已被汗水浸湿一片,脚步也显有些沉重,队伍中很少有人说话,只有沉重的、有节奏的脚步声随着他们。烈日仍在无情地暴晒着他们,然而,他们对此好象已经麻木不仁,不知疲倦地向前走着……。这就是英雄的“八一”南昌起义队伍。 “八一”起义之后,这支队伍于8月7日撤离南昌,挥师南下一路披荆斩棘,横扫重重拦阻之敌,辗转临川、瑞金、上杭,正由上杭向广东大埔开进,准备夺取东江海口,求得外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和失误,起义军在进入广东潮汕地区后不久,遭敌多路重兵围攻,受到重大挫折,损失惨重。这就是有名的--山湖乌石血战麻痹轻敌,潮汕坐失良机 1927年9月18日前后,起义军由上杭南下,顺利占领广东大埔。这时,在西北的梅县有敌钱大钧残部蠢蠢欲动,威胁到我军的翼侧安全。为了掩护主力继续南下,革命委员会令朱德、周士第率第 25 师3 千人留守三河坝,警戒梅县之敌。贺龙第20军3个师、叶挺的第24师和教导团共约7500余人的起义军主力,继续南下潮州,准备在占领潮州后,立即取揭阳、丰顺,与第25师在梅县会合。 起义军兵入广东,极大地震撼了广东反动军阀。国民党广东省省长李济深慌忙调兵遣将,兵分三路,向起义军围攻,企图消灭起义军于广东,一除心腹之患。敌人以钱大钧残部约3个师,在梅县准备攻打起义军侧后;以黄绍竑的第15军2个师,由平远南下攻打潮州;以陈济棠第11师、邓世增第13师、薛岳新编第2师以及王俊的潮梅警备部队4个团,共约1万5千余人,经河源、汤坑进兵揭阳。 身陷敌重兵之围的起义军,对面临的严重形势尚不了解,继续向潮州进发。9月23日,起义军在当地工农革命武装的积极配合下,顺利攻克了潮州,并于9月24日,继续南下,一举攻占了汕头。由于起义军没能探明当面严重的敌情,部队长时间征战,已十分疲惫,同时,部队也存有轻敌思想。所以,起义军在攻占潮州和汕头后,并没按原计划立即西取揭阳,北打丰顺,与第25师在梅县会合,而是在潮、汕停留休整了三四天之久。殊不知,正是这短短的三四天,就致使起义军陷入十分被动不利的局面。 潮汕位于广东的东南,南临大海,不易防守。而潮汕西北的兴宁、五华、梅县一带,山峦起伏,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潮汕的天然 屏障。当地自古兵家就有“进入潮汕不守梅县者无不失败之%语。可见兴宁、五华梅县对潮汕之重要。对此起义军早有认。并计划在占领潮州后,即兵取揭阳、丰顺梅县一带。尚若如此,机对起义军十分有利。因为,在起义军占领潮州时,五华、兴宁无敌重兵,夺取这一屏障,易如反掌。然而,由于麻痹大意、钱电错。起义军在潮汕三四天的停留,便失掉良机,使敌人主力乘机占梅县、丰顺一带,先我在此展开,占领有利地形,先机为敌所有潮汕之屏障就这样“拱手”让给了敌人,我则陷于被动境地。真可坐失良机。 出揭阳遇重兵,山湖勇战三敌 起义军主力在潮汕休整三四日后,革委会和参谋团决定:由周逸群率第20军第3师和第11军24师一部,约1千余人,随革会委员会驻守潮汕;贺龙、叶挺率领第20军12师和第11军24师共约6500余人,于9月26日晨,向揭阳推进。准备再按原方案进行。当起义军主力向揭阳进发时,占居揭阳的敌人王俊部闻风赛胆,于9月26日上午,便弃城向汤坑退却。起义军兵不血刃,于当天中午进驻揭阳。下午,周恩来、郭沫若赶到揭阳,并与贺龙、叶和彭湃等同志一起召开了军事会议,会议决定于第2天早上,部继续向汤坑进发,并准备在汤坑宿营。会后,周恩来、郭沫若于当晚乘专轮返回汕头。26日晚,起义军在揭阳集结完毕。 此时,敌人右路部队,由陈济棠率领第11、13师和新编第2师以及王俊的4个团,共4个师1万5千余人,已进至汤坑及其以北地区,由揭阳溃逃下来的敌人王俊部已在汤坑占领了路两侧的有利地形:敌中路部队,由黄绍竑率领2个师正逼近潮州;敌左路部队,由钱大钧率领3个师进至松口镇一带,准备向我三河坝第25师进攻。情况十分危急。 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起义军主力仍未能探明敌情。既不知有三路敌人向我围攻,又不知当面之敌是4个新锐之师;也不知当面之敌已先我占领汤坑一带有利地形。只是得知有敌千余人集中在汤坑,误认为是小部敌人,不堪一击。 9月27日晨,起义军便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离开揭阳,向汤坑前进。上午,部队顺利前进了40余里,没有战事。这时,距宿营地汤坑不过30里,官兵们怀着一种愉快的心情,加快步伐,盼望尽旱赶到汤坑。不料,在下午2点左右,当部队行至山湖的套溪右侧的“蜘蛛结网”丘陵地时,我先头部队第24师突然与敌王俊部遭遇。当时敌态势为:王俊部占领位于揭、丰大道套溪右侧连绵2里的丘陵地带和左侧的潭岭山,敌旅部设在新寮村。起初,起义军仍以为是小股敌人,不堪一击。于是,随即指挥第24师首先投入战斗。但与敌交战后不久,感到敌人力量较强,于是立即令第20军 1、2师也投入战斗。起义军以一部依托赤坝村后的高地,压制“蜘蛛结网”山地之敌,主力由赤坝村后,经东寮村、洪厝埔村迂回到敌侧后,对敌实施两面夹击。只用1个小时,就把王俊部打得溃不成军,向汤坑落荒而逃。我军于下午3时许,全部占领敌阵地,贺、叶指挥部也移至潭岭山。我军首战告捷。这时,从俘虏口供中得知有敌大部正向潮州推进,准备攻我潮州。于是,总指挥部命令周逸群指挥潮汕戍守部队,死守潮州,待主力打败当面之敌后,支援潮州。 然而,起义军主力当面之敌并非小数。击溃王俊旅,又遇薛岳师。当我军正在攻打王俊旅时,敌薛岳的新编第2师已进至汤坑的分水坳,并抢占大道左侧的竹竿山及其对面的丘陵地,师部设在汤坑的新楼村。 起义军在打败王俊旅后,乘胜向薛岳部展开猛烈的正面攻击,敌人据险顽抗,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我军多次组织小部队向敌阵攻击,曾几次冲上敌阵地前沿,但都因敌人以强大的火力压制我后续部队,后续不继,攻击终不得手,激战直至深夜。然而,我军连续猛烈的攻击,使薛岳惊慌不已,连连向正在向前推进的敌陈济棠求援。陈济棠即派他的第31、32团向分水坳急进,增援薛岳 27日午夜,我军调整了战术,利用夜暗,以一部由当地赤卫队员带路,迂回到敌军右翼,渗透接敌,配合正面强攻,终于在28日凌晨,一举占领了竹竿山及其右翼的丘陵地,重创了薛岳师,残敌向后逃窜。我前锋部队马不停蹄,向分水村前进,准备抢占了望临一带山地。 此时,敌后续部队陈济棠第11师已先我到达分水村,并抢占了分水村后侧比我阵地高出数倍的所有山地,敌先头部队已进至了望山南面的老鼠山,并在此与我前锋部队遭遇。这真是刚打跑二狼,又遇到一虎,至此,起义军主力才真正察觉当面之敌意外强大。这时的我军已是连续奋战一昼夜,部队十分疲乏,本应乘胜撤兵,避敌锋芒,另谋良策。然而,起义军并未这样,而是又全力与陈济棠师展开拼搏。 陈济棠自恃新锐力量,起初显得盛气十足,不可一世。在9月28日上午,陈济棠多次组织集团,向我竹竿山猛攻,结果,都被我以反冲击所破。战至中午,陈济棠动用了预备队,以增强第一线作战,同时,组织前沿高地的部队,冲下老鼠山,再次向我攻击。我军组织强力反击,给敌予重创,杀得敌人尸横遍野,向后狼狈而退。我军乘机正面反攻,并以叶挺的24师一部由新寮村迂回到了望陈侧后,两面配合,一举攻占了望右翼高地,并继续仰攻西面敌阵地。此时,敌 31团参谋长吴子泰狗急跳墙,率该团直属队和第1营,的我军俯冲下来。我军更是英勇顽强,与敌展开殊死搏斗。当时24师71团2营的阵地曾一度被敌攻占,英雄的2营在营长廖快虎的指挥下,英勇抗敌,并立刻组织实施反冲击,终于击溃了敌人。收复了阵地。就在此刻,廖营长不幸中弹,倒在地上,传令兵赶忙将他扶起,只见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威坐在自己的阵地上,双眼怒视着敌人,以自己英勇壮烈的形象,鼓舞指挥着战友们勇敢杀敌,坚守阵地。直至热血流尽,终于无声地倒在他的阵地上。多么勇敢、可爱的人民英雄啊! 激烈的战斗仍在继续着。战至下午3点左右,敌团参谋长吴子泰被我击毙,敌军伤亡枕藉。这时,敌11师教导营、31团教导队接踵而来,陈济棠派师部参谋黄涛接代31团团长,率残部继续顽抗。与此同时,我军后续部队也陆续上来,与敌人展开一场拉锯战。战斗由下午一直打到深夜,双方的伤亡都很惨重,处于相持状态。然而,一场更大的危机就要降临起义军的头上。敌人后续第13师于中午又赶上来,正欲渡河西进,迂回攻击我军侧后,全军覆没之危险就在眼前! 就在这危机的28日夜晚,起义军总指挥部的首长看到当面之敌是数倍于我,非常强大,起义军经连续两昼夜浴血鏖战,不仅极度疲乏,而且伤亡很大,已有2千余官兵伤亡,占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其中,24师团以下的军官伤亡殆尽;20军2名团长牺牲,我军亦无力再战。于是,便决定以少数兵力掩护,主力于29日凌晨撤离战场,退往潮州,与革委会及第25师会合,再向福建转移。尽管这样的决定本应更早些时候作出,但此时作出这个决定,还算不晚,使起义军暂时脱离虎口,转危为安。 寡不敌众,痛失潮汕 起义军主力在山湖与敌鏖战时,敌中路军黄绍竑率2个加强继续坚持革命斗争。 值得一提的是,起义军第20军第1.2师在贺锦的带领下躲过了敌人的伏击,顺利到达陆丰,但与贺龙及后续部队失去联系。敌人对贺锦斋实施威吓和欺骗。在敌人的阴谋诡计和叛徒的煽动下,由于起义军自起义以来,思想上、组织上没有进行深刻的教育和整顿,贺锦斋等意志发生动摇,竟下令向敌缴械,部队遗散 而失。令人十分痛心。 身怀“铁军”胆,鏖战三河坝 话说朱德、周士第率领的第师,起军主力于山湖奋战之时,他们也在三河坝与敌钱大钧部激战了3昼夜。 在敌钱大钧到来之前,我军因三河坝地形不易防守,便移至三河坝对岸的东文部、笔技尾山、龙虎坑和下村一带,构筑工事,准备抗敌。指挥所设在龙虎坑东侧高地。 10月1日,敌钱大钧指挥3个师向我军发起进攻。由于有江水相隔,敌需渡江攻击,而我军已占领江东岸有利地形,可以火力封锁江面,阻敌进攻。所以,我军始终处于有利地位;频频挫败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无数敌人尸漂江中。曾几次有部分敌人上岸,结果多被我军的反冲击所歼,大显了“铁军”之威风。 10月3日拂晓,大雾弥漫,笼罩韩江,几十米外不能见人。敌人乘此机会,再次组织更大的兵力,渡江强攻。结果,我滩头部分前沿阵地陷入敌手。我军坚守主阵地,一面以火力射杀渡江之敌,一面抗击登陆之敌的数次攻击。战至下午,我军已是连续两昼夜奋战,粮已绝,弹将尽,数百人伤亡。然而,我25师官兵“铁军”之威犹存,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硬是顽强抗住了敌人的多次攻击,牢牢坚守着主阵地,消灭敌人1千余人。但必竟是敌众我寡,且我军伤亡较大,粮绝弹缺。于是,朱德、周士第等果断决定,以部分兵力掩护,主力于10月3日夜,撤出三河坝,准备退往潮汕,与主力会合。这一决定真是太及时了。因为就在我主力撤出三河坝的当晚,敌人正准备以1个师迂回三河坝向我军背后攻击。殊不知,我军主力早已安全转移,敌之计划落之一空。 朱德、周士第率25师约2千余人,安全撤出三河坝后,于10月5日,到达饶平,与由潮州撤出的第20军第3师一部会合,方悉起义军主力在山湖失败,潮汕失守。于是,朱德、周士第遂改变计划,迅速率部退出广东,转往闽粤赣边境,继续开展革命斗争。 南昌起义军虽在广东潮汕地区遭敌重兵围攻,损失十分惨重教训极其深刻,但是,南昌起义军也沉重地打击了敌人,震撼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在中华大地上树起了武装革命的火炬,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播撒和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伟大贡献。祖国和人民将永不忘记。 |
|
来自: 梦想童年594 > 《中国军队经典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