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湿堵型肥胖。 湿堵型肥胖就是身体堵了,造成堵塞的主要原因是在于湿。 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56岁姓姚的女子。 身材不高,一直肥胖。最近一年,体重眼看着往上涨,身材越来越胖,已经超过了78公斤。 这个肥胖还是典型的腹部肥胖。肉都长在肚子上了。就好像怀孕八个月似的。身体沉重,如带着坠物,走路特别费劲。 于是决定投中医治疗。 刻诊,脉象沉滑、舌体胖、舌质淡,舌边还有齿痕。 看到这个情况后,医家给开了一张方子。 配伍: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泽兰10克、炒白术10克、苍术10克、泽泻10克、半夏10克、皂角10克,益母草15克,茯苓30克,白矾2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患者服用4个礼拜,几乎是一个月的时间。结果复诊时表示,用药后小便量开始增多,体重下降,不到75公斤,感觉有精神了,动作比较灵活。依然感觉气短乏力。 这时原方加入黄芪20克,继续投用4周。随访发现腹部臃肿明显改善,体重下降到72.2公斤,显得身轻体健,生活质量和心态都大大改善。 这是1991年《陕西中医》上刊发的验案。 开头说的两个字——湿堵。化湿通堵是最好的应对思路。 患者发胖原因是身体这根管子不通了。 人体吃进来的,喝进来的,最终都要通过各种方式排出去。一进一排。 造成人体堵塞的原因是脾功能的弱化。 脾功能不强,无法运化水液。水液化作痰湿,堵塞在身体里,形成肥胖。 患者脉象沉滑,舌体淡胖,舌边有齿痕,是典型的脾虚湿盛的表现。脉沉,说明有脾虚,气血不充脉道。脉滑,说明有痰湿阻滞脉道。脾虚,气血不得生化,舌体失养,导致舌淡。痰湿上泛,导致舌体胖大而有齿痕。 这个时候就要把滞留堵塞在身体里的痰湿化解出去。关键在于健脾。脾强了,痰湿才有可能一点一点被运化掉。 当时医家用的配伍里,苍术、白术,可以燥湿健脾。一方面可以把困阻于脾的湿邪清除掉,另一方面可以增强脾的功能,恢复脾履行职责的能力。 对业已形成的痰湿,用茯苓、泽泻、半夏、皂角和白矾应对。茯苓和泽泻健脾利水,半夏可以燥湿,皂角可以祛痰,白矾可以燥湿祛痰。 完成这些只是完成了清除垃圾的任务。下一步还要让身体动起来、转起来。 就是要活血。血为气之母。血动,气就跟着动。原方里用桃仁、红花、川芎、当归、泽兰、益母草活血化瘀。加入黄芪可以补气,加强了血液流通的动力。 这么一来身体就被打通了。 打通的标志是患者用药后的排尿增多。说明脾开始工作了,身体里的痰湿垃圾,开始往外排了。 中医治疗此类肥胖的基本思路是健脾化湿,活血化瘀。 造成肥胖的原因很多,必须辨明症候再用,绝不可以盲目尝试。个人认为,在健脾除湿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之品,可以进一步促进身体的代谢恢复正常。是值得借鉴的经验之一。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治疗学》、《中医内科杂病证治精义》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