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红楼梦》120回是同一个作者吗?(一)

 时髦的傻子 2022-01-23

【原创】《红楼梦》120回是同一个作者吗?(一)

时髦的傻子 【图片源自网络】【版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图片

       前不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了六集纪录片:《曹雪芹与红楼梦》,并在央视九套播出。由于电视纪录片集时代性、思想性、文化性、艺术性、传播性等基本特征于一身,在国家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由于该片制作时邀请了白先勇、王蒙、叶朗、张庆善、闵福德等多位红学界大咖直接参与,发表了许多卓有见地的观点或评论。所以该片的播出在红学界引起巨大反响。

       这部纪录片的一个重要观点是:《红楼梦》120回是同一个作者,即曹雪芹先生已经完成了全部书稿的写作,程伟元、高鹗只是做了一些【编辑和必要的修补】工作。白先勇先生说:【世界上有名的那些经典,还没有一本书是两个作者以上的。】王蒙先生说:【续书是不可能的,不但给别人续书是不可能的,给自己续书也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广大红楼梦爱好者中,认为《红楼梦》120回就是同一作者的观点,也具有一定的市场,其影响力当然不容小觑。那么,《红楼梦》120回究竟是同一个作者吗?

       笔者认为,有时候,权威人士和权威机构发布的观点也未必绝对权威。尽管后40回在某些故事情节上、某些人物结局上写得还比较成功,在《红楼梦》的广泛传播上也堪称厥功甚伟,但是有大量证据可以证明,《红楼梦》120回是同一个作者完成的观点值得商榷,后40回确有续貂之嫌,其思想性、艺术性均难以同前80回媲美。笔者本文将从【十二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剖析,因文字有点多,为防止引起看官诸君的视觉疲劳,计划分【五篇】贴文发布。敬请对此感兴趣的朋友能够坚持看完全文,鄙人将不胜荣幸并表示感谢。

       (一)、认可《红楼梦》120回完璧是同一作者,就必须彻底否掉脂评本。因为无论在全书总回目上,还是在80回后的剧透上,80回本的【脂评本】和120回本的【(程高)通行本】都有着较大差异,认可后者就必须否掉前者。

       从全书总回目上说,脂评本第21回批道:【按此回之文固妙,然未见后卅回,犹不见此之妙。】第42回又批道:【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说明原稿约有110回,后30回失传,并不是通行本的120回。

       从80回后的剧透上说,N年前曾看过一篇文章叫《关于红楼梦的版本问题》,文中说:【曹雪芹的后几十回原稿,脂砚斋等人见过,他们在批语中提供了一些线索和材料,大概是这样的:贾氏被抄家后,有许多人,包括贾赦、宝玉、王熙凤等,都被捕下狱,以前怡红院中的两个丫头——小红和茜雪,到狱神庙中去安慰宝玉,并设法营救宝玉和王熙凤出狱。宝玉在出家以前,同意袭人嫁给蒋玉菡,同时他还放了所有的丫鬟,因袭人的苦劝,才留下麝月一人。宝玉夫妻穷得'寒冬噎酸齑,雪夜围破毡’,倒是蒋玉菡和袭人去供养他们。。。】文中提到的许多情节,以及文中没有提到的一些情节,通行本都是没有的。

       认可120回为同一作者,就必须要否掉脂评本。然而,在没有充分的、能让绝大多数读者信服的证据证明脂评本是作伪的情况下,想推翻脂评本在红学界根深蒂固的权威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即使撇开脂砚斋批语,就以前80回文本提供的信息与后40回进行对比,也能看出后者在写作理念、情节安排、人物结局等方面有许多走调或是矛盾之处。后面将会对这些问题逐一展开讨论。

       (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言后四十回为高鹗作者,俞樾《小浮梅闲话》云,“《船山诗草》有《赠高兰墅鹗同年》一首云,'艳情人自说《红楼》。’注云,'《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俱兰墅所补。’然则此书非出一手。按乡会试增五言八韵诗,始乾隆朝,而书中叙科场事已有诗,则其为高君所补可证矣。。。”】

       俞樾(俞平伯的曾祖父)是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道光庚戌科进士。按他的说法,《红楼梦》成书时,科考科目尚没有应制诗。乡会试加试五言八韵的应制诗始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则《红楼梦》成书时间应该在此之前,书稿中不应出现【叙科场事已有诗】的情况,若有,则为高鹗续书。

       但是,通行本第118回中写道:【宝玉便命麝月秋纹等收拾一间静室,把那些语录名稿及应制诗之类都找出来,搁在静室中,自己却当真静静的用起功来。】其中已然出现了【应制诗】,这就印证了俞先生那句【则其为高君所补可证矣】。

       (三)、《红楼梦》第5回人物判词以及《红楼梦十二支曲》,可说是全书的总纲。全书的主要角色、环境背景、情节发展、人物命运、故事结局等重要内容,都要在此基础上展开。其最后一支曲子《收尾·飞鸟各投林》有句云:【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实质上道出了贾家的最终结局,应该就是秦可卿提到过的【树倒猢狲散】,也就是探春说的【一败涂地】。

       但是,通行本第119回写道:【皇上又看到“海疆靖寇班师善后事宜”一本,奏的是“海宴河清,万民乐业”的事。皇上圣心大悦,命九卿叙功议赏,并大赦天下。】结果贾赦、贾珍不但罪过赦免,而且官复原职。贾府【所抄家产,全行赏还。】贾家又家道中兴,其后又【兰桂齐芳】——大地不是白茫茫而是绿茵茵,大地也不是真干净,而是蓬蓬勃勃一大片。鲁迅先生说:【是以续书虽亦悲凉,而贾氏终于“兰桂齐芳”,家业复起,殊不类茫茫白地,真成干净者矣。】这样的结局只能说与原作者的意愿背道而驰。

       有朋友说《红楼梦十二支曲》只是映射了金陵十二钗正册上的十二位女子,【食尽鸟投林】也是说她们香消玉殒、风流云散,不应该代表整个贾家。这种说法似乎也有一定根据,因为《收尾》曲子结束后,书上有【歌毕,还要歌副曲。】文字,似乎是正曲歌正册,副曲歌副册,又副曲歌又副册。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红楼梦》是千古奇书,作者也是千古奇才,他要表达的主题绝不应该、也肯定不会仅仅局限在诸位女子身上。真要是相信【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的【假语村言】,那把《红楼梦》的格局就看得太小了!

       究其实,【怀金悼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的代表;【金陵十二钗正册】又是大观园诸钗的代表;【大观园诸钗】又是贾家的代表;【贾家】又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代表;而【四大家族】则是整个封建制度的代表。【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剑指的是整个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这才应该是《红楼梦》的大主题。当然,【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因为《红楼梦》的真正意蕴,最终是在作品的客观实在性和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两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实际上,阐释封建制度的没落衰亡史,乃是《红楼梦》所反映的时代主题,已经成为众多红楼爱好者的普遍共识。

(未完待续)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