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读论语丨沈铖老师:至德之让,天下无争

 阳光心情ml 2022-01-24

图片

大家好!很高兴又能给大家一起分享《论语》。

之前我们聊到“义利之辩”和“放于利而行,多怨。”今天,我们将对于人之“行”——人的行为,如何直探根源去做一个深入的探讨和学习。假如我们的行为不是为了实现目的,如何去界定自身的行为呢?如果我们不“放于利而行”,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行之?真正的“人之行”是什么?假如“人之行”只是“人之行”,那么我们就永远没有超拔的空间、超拔的余地。何谓超拔?也是解脱,我们从哪里解脱?从与这个世界的矛盾,与他人的相争,与自我的困惑中解脱。如果不能从中解脱出来,我们是不自在,不自由的。

所谓的“人之行”,为何要上求于德、下行于礼,也是因为解脱这些,为了实现这些,真正达到悦乐自在,能够达到自处、处人于天地处,这才是我们求“行”之必要。为什么要思考自己的“行”,“行”如何去行?

 图片

接下来要给大家讲的内容来自《论语·泰伯篇》第一章“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今天想讲的是“德”这个字,我们讲“行”必然会讲到“德”,“行”的根源是“德”,“德”就是我们所固有的。怎么样才能够入“德”?这是我们本有的,但不一定实行。我们自己是能做到的,但不一定去做,很有可能是懒得去做,能做而不做是因为有很多的问题所在。我们由“行”求“德”,其实是要发挥于自我自身,使得我们的“行”不诱于外。当我们真的能够明“德”之后,才能使得“行”出于“德”,而不是诱于外,不受到外在的诱惑、不受到外在的欺诳、不受到外在的一个逼迫,而使得皆能“行”出于我,自己对自己负责,所以我们要能够明白“德”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德”是我们自身所固有的,但是不代表人人都能明白“德”,也不一定在实时能够明白,不是人人能够明白天子有高下、愚钝,人有明暗;不是时时能够明白人在每一个处境当中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的行为多变,不一定时时能够出于“德”,所以我们要崇“德”,也要辩惑。我们要推崇德性、要明辨德性,这就是所谓的明德。真正的因“德”而明,由明反“德”,这是为我们的“行”建立万世不拔的重要根基,也是为我们的“行”建立坚定不移的根基最为重要的事情。我们到底该如何做人、做事、成人、成事,这要涉及到对于“德”的理解、领悟和不断地思辨这样的一个过程。所以今天我们看看夫子是怎么去探讨“德”的。

 图片

从这章当中夫子推举了一位古人泰伯,去讲何为“德”?泰伯是周朝时古公亶父的长子,周人的祖先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是泰伯,次子是仲雍,小儿子是季历。季历的儿子是姬昌文王,这样一来我们知道了泰伯到底是谁。

夫子为什么要举泰伯来论证“德”?历史上记载了一件事情:泰伯的父亲古公亶父看到小儿子季历很贤德,加上他的侄子姬昌也很贤德,有心想把王位传给季历。但是周人是嫡长子继承制,是要传给大儿子的,导致古公亶父很为难。眼见于此,身为长子的泰伯想给父亲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带着自己的弟弟仲雍一起出走了,离开了自己的国度到了吴国,使得季历和姬昌乃至后来的武王姬发,由他们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这里体现了泰伯让位之“德”。因此孔子把泰伯作为“德”的表率:“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由泰伯来论证“德”。这里有一个词“至德”,还有个词叫至高无上,“至”一般是至极、至高、顶点的意思,所以“至德”一般翻译成最高的“德”。但其实不是的,所谓智者极也,智者达也。至,是到达了。所以“德”并没有所谓的高下之分,由“德”或者不由“德”而已,是你自身入“德”,或者是少部分入“德”,时时入“德”或者时出于“德”。我们追求的是一个纯粹以自己的一切言行皆能够由“德”而出,乃能明德、成德,乃能建立自己的好的条理,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会心生困惑、不会颠三倒四、不会条理差错。所以只有入“德”或者不入“德”,所谓的“至德”是能够进入到“德”,以全身心、全部的自我接入于“德”中,这叫“至德”,是整个人一切言行身心皆入于“德”中,不出于“德”。所以“至德”不是最高的德,而是说泰伯可以称得上“德”,说他是入“德”了。

 图片

我们普通人不是没有“德”,是不纯粹,偶尔入“德”,见到诱惑便舍于“德”;见到强迫便舍于“德”;见到困惑便舍于“德”。但是真正的圣贤、真正的明“德”之人,言行是不会出于“德”的,不会离开“德”的,那么泰伯可以称得上是“至德”了。为什么?只是因为他让了位吗?夫子为什么用“泰伯让位”来称“德”呢?我们看后半句话“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这句话也有很多不同的讲解和不同的翻译,重点是两个部分:一个是“三以天下让”的“三”到底怎么解释?第二个是“民无得而称焉”,具体应该怎么解说?很多人说“三以天下让”到底是具体的三次还是多次?甚至古人说的“三次”包含了第一次“让”是辞,跟父亲说明;第二次“让”是离开这个周地;第三次“让”是父亲古公亶父死了之后,泰伯还不回来了,因为他回来就要继承王位。所以有一些注解说“三次”是很具体的、很明白的,但有一些注解说这个“三次”的三是虚指,代表多次。我们知道后来吴国的开国祖先是封泰伯为吴国的祖先,说明他的让位是很坚决的,所以“三以天下让”是否一定要具体或者是多次,其实并不重要。

“三以天下让”,三是一个很特别的数字,它代表了全方位的概念。从“三以天下让”代表的核心:他是真的“让”,不是受到逼迫。“三”代表三层意思:一、他是发自于本心的;二、他想过为什么要让位;三、他也想过要不要“不让”。所以“三”代表思考之全面,行为之彻底、透彻。最终“他让天下”是非常真实的。

 图片

也有人质疑说当时周尚未得天下,因为到了文王才是三分天下有其二,武王伐纣之后才建立周朝统一天下。为什么这里说他“三以天下让”?是不是说泰伯能够预见未来,文王跟古公亶父这一家人已经预见到自己要得到天下?其实不是的,这里的天下主要是讲“位”——王位,身居高位即可以天下之相称。古人说到“天下”,其实是家、国、天下的概念。家是什么概念?家是同血缘称之为家。古人的家不是我们今天的一个小家庭,而是一个大家族,同血缘称之为家。那什么是国?不同血缘,但是文化相同,使用共同的语言、文字、有共同的风俗习惯,称之为国。什么是天下?不是同文,也不是同血缘,但是,是同种。比如大家都属于人类,但是不属于一个国家,这就是天下。天下,是其不同也,有很多很多的不同,几乎没什么相同的,但是同属于种姓相同,同属于人类。所以这个“天下”代表一个大位的概念。泰伯是真实的要把这个位置让出去,那么“位”又是代表什么样的概念?这个概念一定要说清楚的,否则不知道何为“三以天下让”?我们要把后一句“民无得而称焉”一起讲清楚,然后再来去讲何为真正的“三以天下让”,何为真正的让位,或者说让位究竟代表了什么?

什么是“民无得而称焉”?很多解释说泰伯的德行太高了,老百姓都不知道怎么去夸赞他了,找不到合适的词汇,代表德行浩瀚、德行汪洋如海,积德太高了,不知道怎么去称赞他;还有一种解释说老百姓没有这样的资格,或者是没有这样一个机会,因为他已经逃走了,没有居这个王位,没有办法向他臣服或者归顺,这两种解释都不太正确。

 图片

“民无得而称焉”,是代表老百姓根本不会去称赞他。为什么?因为你不占据这个王位,你对老百姓没有恩与惠,不输出,他也没有理由来称赞你。很多人说他有让位之“德”,难道这种高尚的德行,老百姓不会去称赞他吗?如果是这样,在位置上做出好事情、做出美政、善政,对老百姓又是真实的好处和恩德的人,老百姓应该怎么样?难道去称赞一个对自己毫无贡献的人吗?其实不是的。甚至有可能老百姓连他让位这件事情本身都是不知道的,或者说都没有感受到的,这才是一个重点。

很多人可能不一定理解,觉得他是长子老百姓是知道的,他让位的事情,老百姓怎么可能不知道呢?“无得”恰恰是民无所得。也许老百姓很称赞他让位、很贤明,但是毕竟无所得,他的让位和老百姓本身的利益是无关的,因为王者天下归我。为什么?因为它能够真正的从先知、先行当中给予百姓以好的引导和引领,有真正的功德。但是“让位”只能代表自己很贤德,对老百姓其实并没有实际上的任何的恩德,所以“民无得而称焉”,即便想称赞他,也没有任何可称赞的地方,毕竟与己无关。这里不能说他的个人的品质带来多大的好处,因为这个比较偏重一种风气和一种影响而已。尊为王者,讲求的是实得,所以“民无得而称焉”,因为老百姓压根儿没有从他身上获得什么,反而因为他的让位,老百姓已经失去了称赞他的机会,因为他没有从真正的位上去建立自己的行。

 图片

所以结合这两句话,我们再解释为什么“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其实这句话真正代表的是让位和让老百姓无知,无知于他,不了解他,没有从他身上获得恩德,这代表了两个最重大的欲望。

首先“三以天下让”,代表让位。你一旦进入这个大位、王者之位,奉天下以养生焉,整个王国和统治区域当中,都会把最好的东西给到你,因为你身居这个最高的位置。你很有可能享受这个王国,你的统治力所能到达的,所占有的一切的东西皆可以用来养生,即你身体所需的一切,从饮食男女、欲望,都可以从心所欲,这就是权高位重看起来的好处。比如纣王有酒池肉林,美女相伴,身体欲望的一种极致。有最好吃的,有最好的男人、女人等等这样的获得,这是身之欲也。这个王者之位,可以让身体获得极致欲望的满足和享受。

 图片

那么“民无得而称焉”为民所称,是民之极也,也是心欲至极也。也是我们常说的功名利禄,名利,一者名,二者利。刚才讲的王位是“利”,这里面讲的是“名”,被别人崇拜、被别人夸赞,能够征服于民、征服万民,受到万民的颂扬,这里面是人的又一重欲望,又一重满足,是心灵的满足。人的欲望无非来自于名和利这两层,来自于我们的身体或者心灵。“不让天下”是为了让身之欲满足,万民称颂是为了让心之欲满足。所以天下也好、名称也好,这代表身欲之极和心欲之极,极致的身体的欲望和极致的心灵的欲望。

反过来说,泰伯做到了“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换句话说,他是把身欲给断掉了,把心欲也断掉了,不从极致的身体之欲,也不从极致的心灵之欲。那人为什么可以不跟随这种极致的欲望的诱惑呢?眼前是唾手可得,只要你登上这个王位,而且是名正言顺的,本该是你的,但是他却让了。只要他往前一步,他就可以登上大位,可以享受身体和心灵所能享受的一切,为什么他要“让”呢?“三以天下让”导致了自己籍籍无名,导致了老百姓也不会感恩于他,也不会尊崇于他,从顺于他,把整个大好的天下让给他人,

 图片

我们由此来反观一下自己,从身体之欲,心灵之欲来说,假如有人送我们一些东西我们会收吗?假如有人夸赞我们,我们会拒绝吗?我曾听过长辈的一件趣事,长辈喜欢发朋友圈。有一天一大早起来突然很不高兴,因为他发了朋友圈,有一个人没有点赞。当时我觉得很好笑,但是后来我仔细反思一下这个问题,对方不点赞,他不高兴,他在想对方是不是故意不点赞的,但很有可能对方是没看到,朋友圈发的消息太多了,也很有可能是因为觉得没有必要点赞。但是这位长辈很苦恼,还愤愤不平的,然后还说以后我也不点赞,不高兴。这个背后是什么?这个背后就是精明之心,至精于明,看起来是小小的事情,其实是名心作祟。这个名心不是为了要出名,而是一种自我的存在感。没有人来点赞,存在感不足了,他就觉得不舒适了。觉得这是自己的生存方式、活法、生存状态的一种满足的需要,所以当这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整个人就受不了。“民无得而称焉”,万民赞颂尚能退却、尚能舍掉、尚能让掉,一个人不点赞,可能你心里都是煎熬。由此展开也包含到了“三以天下让”。

今天看到各种购物的平台,比如一袋米没抢到、一个优惠券没有抢到。现在广告繁多,不断地诱惑于人,这种商业的策略,不断地让你觉得可惜了,你再不来买,好像错过了什么,错过了一万个亿。群里面发红包的,你没抢到,然后马上发个图“哎呀,我刚才没看到错过了一个亿,感觉这辈子的财富都错过了一样。蝇头小利尚且能够浮动于心,何况是“以天下让”?东西钱财也好或实际的事情也好,能够满足身体的欲望,不管有没有我先占着。身体所需和欲望的区别是什么?喝一口水本来是足够的,这是身体需要,但你可能要霸占一箱的水。

 图片

那么讲到这里,我们大家可能非常清楚了,夫子为什么要举泰伯这样的一个形象来说“入德”。何为“入德”?不从身欲至极,不从心欲至极,怎么样才能做到呢?那是因为真正找到了“德”。“德”没有办法描绘,没有办法描绘的东西,我们就会从反面来论证它。我们看到了泰伯纵使天下之大,至高至畏,犹可让也;纵使万民称颂,所有的存在感犹可能让矣。这一个“让”字,本该有的东西,本可以有的东西也可以不有,能有而不有称之为“让”,这一个“让”字就是真正的“德”。由这个“让”字我们看到了泰伯内在真正的自足、真正的本性的自足感、饱满感、真正的天人同在,他不会觉得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这叫做“思”。总是惦记着要得到的人,是因为内在太缺乏了;总是想要获得别人夸赞的人,往往是因为自己内在太虚弱了,没有真实的东西,有真实的东西不会太需要别人去肯定了,有真实的富足也不会老是想着向外去占据。以身为生、以欲为生,总觉得不足。为什么老子说要知足?何为足,人生本自俱足,我们内在“德”性圆满,一切俱足。

为什么古人说可以“安贫乐道”?因为那些部分本就是身体之欲、心灵之欲,不是我们身体之需,是心灵之需。从欲望当中有快感吗?当然有快感,但是这是低俗的、低层次的东西,真正的内在是德性的一个相照,找寻到真正的自我,得到真正的自在,这就是“入德”。因为自己不缺憾,所以不会去贪恋身之外的东西,自己内在自足就不会去眼红他人;内在充实,就不会觉得空虚,就不会需要外界力量的肯定,这是天人同体,这是天人一体的合一的境界。由此夫子才会去说到“德”,而我们也知道,夫子不是为了让我们去跟着他一起去夸泰伯,而是由泰伯让我们明白何为真正的“德”,而人人本自俱足的,人人皆有的“德”,人人皆可自足。

 图片

夫子不是抹杀人身之所需,而是斩掉奢侈之所欲,把那些多余的欲望给斩断掉。这个多余欲望,不是说我不能够发家致富,这是合理的,但是他明确的是我的行为当中、身心当中不因所欲而动,不从欲而从“德”、从本心。我把事情做好了,有了丰硕的收获,这一定跟欲无关。所以“安贫乐道”不是为了求贫,是安贫,安贫是安于处境,是当下不获得,我能安,“安贫”不是为了刻意求贫。由此我们会知道真正“行”的根源、“行”的明白,要根据于“德”。有了这一份的自足,我们就不会产生“身之欲、心之欲”的不足之心、相争之心,有了内德之圆融和充满,我们才能够“让”,一个能“让”的人一定是一个富足的人。

我们今天看到整个的中华文明之伟大,大在哪里?大在自足,大在充足,大在能“让”。为什么我们这个文化的国度被称为礼仪之邦,礼真正的内核就是能“让”。为什么我能“让”?因为我自足。

为什么人要争抢,纷纷去争抢?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商业的策略全场多少折扣,一大群老人趴在那个铁丝网的卷帘门下面冲进去。可恶的商业策略,勾起人的欲望之心。其实人人真的缺那一点东西吗?当然都不缺,那是被放大的放走的游动的欲望很可怕。有些时候看到或听到开车争路的、争抢的、争夺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曾经有一段时间,书架上也出了不少的成功学,像乌龟学、像狐狸学、像狼学,这些像禽兽去学,可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情。这些所谓的观念的背后无外乎一个“争。争,源于不足。而我们真正的不足是从所需还是从所欲而来,若从所欲而来,欲心无穷,人心不足蛇吞象,永远无穷无尽;若从所需而来,那是真正有所不足,因为要讲的是“”甘其食,美其服”,家家能够有富足之道。所以我们明白“德”的内在充实使得我们能“让”,由这一个“让”而能天下相“让”,由这天下相“让”,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进入到一个文明和文化。

 图片

由“天下相让”相对的是什么?是天下相争,所以由另外一种文化导致的就是天下相争,不仅自己内部相争,而且要争夺天下。不断地往天下去争夺,不断地向他国去侵略、侵争,用各种各样的手段、用武力、用策略、用各种各样的实力、军事的、经济的向天下去掠夺和获取,这就是天下相争的文化。天下相争则天下不安,天下相让则大同世界,这就是我们这个文明之至高之处。我们的文明由人人遵从于“德”性,明白内在的本性,知足而相让,所以称和乐世界,人人相助、守望相助,人人如手足,天下有大同。如果舍弃了这种文化,人人不足、人人相争,人人道路已目,畏知如虎,而天下大乱。

从最简单的例子,你出门争抢位置,不能够敬老、尊贤。今天公交车上让不让座位;马路边上扶不扶老人;在工作岗位当中,要不要行贿,要不要去跟他人相争;乃至于到了各种各样的地方,总是在提防别人、仇视别人。这些观念、这些行为到底正不正确,到最后发自心底说一句“这是我为了生存。”如此等等皆是粗鄙之观念。甚至从家庭当中兄弟相争、争一点房产、遗产;夫妻相争、长幼相争、婆媳相争、父子相争,皆是不安的一个根源,到最后人皆不乐,没有幸福、美满可言,这也是我们这个文明在遭受到另外一种思潮观念的影响。

 图片

以前为什么要讲伦理、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讲人当有“五行十义”。我们从很早开始讲“慎徽五典”,这些观念是我们这个文明的根脉,因为我们见到了我们的古人、见到大道,知道该如何调顺天下、调理天下,这是我们文明的“至德”之处。由此也需要大家有一个警醒,我们不能够只是着眼于自身,也要从修身、治愈、家国、天下、倡导风气,能明白如何的崇德、辨惑、行归于“德”。真正知道人为什么要去修身,为什么要建立自己良好的德行,才能够导致真正的天下太平、大同盛世。这一点从根源上来说,也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讲“德”这个字的重要性。

很多其他国家、其他文明的事情我们不需要批评,但需要明白,需要有见地,如此才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为人之本,也是天下家国的一个大道,由“德”而至于道。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感谢大家。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