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书法展头条任情恣性六人行书实践探索展念依草堂转载专刊17

 mengk4fz0yyf5h 2022-01-24
文章图片1

任情恣性—— 六人行书实践探索展

前言

六位同学因行书而相聚,在这一段过程中他们是同一方向的光束。“任情恣性”想想该是多酣畅淋漓,关于性情已经赋予太多词汇之外的解读,作品便是其中真实的注脚之一。每个人因为阅历的不同,必定呈现不同的美,性情的注脚也不尽相同,成熟的作品可以体味其中的内涵,生涩的作品可以感受其中的拙朴,内敛者感受其严谨,放达者感受其热情,我想任情恣性的前提是可以感受到性情,作者如此,读者亦然,性情是多元的,美也是多元的。呈之于众,并非仅求一个啧啧称赞,而是让性情可以得意展现,喜之厌之,叹之媚之,亦或是冷眼旁观,都不足动摇“呈现”这件事本身给作者的意义,因为只有如此,性情才知之后该如何任之恣之,才知该如何放达或该如何含蓄。这仅是一个过程的部分,下一个过程的起点。2021.1.22

王朋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

文章图片3

字弘堂,北京人。从事基础教育书法篆刻教学25年。中学高级教师。著作有《金石心印-篆刻入门》、《金石其心-书法篆刻教学拾微》、《汉中山王刘焉黄肠刻石集萃》、《西汉梁孝王刘武后刻石集萃》等多种。现为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基础书法教育分会理事、北京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等

创作感想

多年来因工作性质决定,各种字体皆有涉猎,但限于水平都是浅尝辄止而已。因涉足不深,所以体会自然肤浅。习书专攻一家一体易见成效,道理我自然明白,只因定力不够“朝秦暮楚”。元代书家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有:“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近一年来临写西汉刻石文字、西周金文及东晋王羲之草书《十七帖》较多,因此我在行草书临习与创作中喜欢用这种带有中锋篆籀笔意作字。虽习书多年,但自知尚未得书法门径之钥,还望各位方家指正。

文章图片4

草书 《汉时讲堂帖》汉时讲堂帖 69 CM *23 CM

文章图片5

草书 《服食帖 朱处仁帖》69 CM *23 CM

文章图片6

草书 《有书无事联》19 CM *60CM *2

文章图片7

行书 《有书无事联》19 CM *60CM *2

文章图片8

草书 《西汉梁孝王刘武后刻石集萃序》节选 34 CM *138 CM

文章图片9

金石题拓 69CM*96CM

文章图片10

张丙哲河北美术学院大二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草书创作 李白古诗数首 45x184cm

文章图片13

草书创作 山谷题跋数则 46×180cm

文章图片14

创作 册页12x32cm

文章图片15

局部

文章图片16

草书创作 杜甫诗数首 46x180cm

文章图片17

石育龙河北美术学院大二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行书创作 三国志文帝传 26×180cm

文章图片20

行书创作 山谷题跋一则 60×180cm

文章图片21

篆书创作 文心雕龙一则 129×240cm

文章图片22

行书临摹 赵之谦手札 56×180cm

文章图片23

行书创作 画禅室随笔一则 78×180cm

文章图片24

沙廷囿山东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

文章图片25

创作感想

余欲学篆隶之道而不尽人意,然米乃乃真卿令失本路,兹举展,实仓皇,以无所得手之物,故以文会性补吾短,日日书皆至深夜仅能进也,我的创作以米芾为宗,颜真卿王铎为体,生拙与研美并用,这也是我的理想化状态,写草书时我不计后果,倘若是精心打扮的东西怎么可能是自然的流露?米芾《海岳名言》曾说“学书须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别有一好萦之,便不工也。学书法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大道,功力不至于此,望他日之引能为世引者也。

文章图片26

《录颜氏家训数则》 126×68cm

文章图片27

扇面 60×80cm

文章图片28

扇面 170×48cm

文章图片29

小品创作《录郭熙画意卷》 38×48cm

文章图片30

徐渭临摹 180×97cm

文章图片31

信札纸创作124×48cm

文章图片32

草书对联 180×49cm

文章图片33

钟鹏辉—北京城市学院大二

文章图片34

创作感想

自准备网络展已两月有余,有四个创作,两个临摹。在两个月的时间里,一直在认真准备着,每一件作品都耗费了很多精力,希望能够呈现出现在最好的面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断的得到了提高,非常的享受这段经历。虽然自身书写水平还比较低,但我还是会不断向上攀登。

文章图片35

《临麻姑仙坛记》 180cm×240cm

请横屏观看:

文章图片36

《临张好好诗》 210cm×35cm

文章图片37

《节录寒山帚谈》180cm×80cm

文章图片38

草书对联 160cm×48cm

文章图片39

《录东坡诗》160cm×80cm

文章图片40

《虞美人》68cm×34cm

文章图片41

夏育才河北美术学院大二在读

文章图片42

创作感想

本身不擅行书,写的也少。所以这次展览从最开始对我来说,就是一次对于行书方向的有计划的深入。从尝试临摹一些不曾多写的帖,到对自己行书创作的初步自我肯定,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和发现性的过程。当然,这还远远不够,自当废纸三千,一以贯之,以古之长,刻吾骨上。

文章图片43

行书创作《江南春》100cmx50cm

文章图片44

黄州寒食帖临摹130cmx30cm

文章图片45

祭侄文稿临摹200cmx45cm

文章图片46

局部

文章图片47

草书创作《暮江吟》68cmx68cm

文章图片48

草书创作《寄黄几复》180cmx96cm

文章图片49

行书创作《鹧鸪天》40cmx50cm

念依‬草堂‬专注于绘画、书法、篆刻、民俗、诗词、秦腔戏曲研究、鉴赏 品评,为广大书画朋友爱好者及高校青年书画篆刻家提供推送平台、欢迎大家赐稿。若有建议意见、欢迎大家批评指导。

特别声明:

本文|图片:晴‬波‬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