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桐:【航海那点事儿】猛人的PK

 桐话 2022-01-24

近来先后写了一些没深度的文章,受到不少朋友的好评。一些有深度的朋友也纷纷要求我:你也写一点有深度的吧,以便能配合上我们的深度。我表示非常认同但无奈自己能力有限,我着实很难保证“深度”和“好文”这两件事儿可以同时在我的文章里发生,只能尽力。

最近班车坐得少了一些,书也随之读了少一些。只读了几本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和大航海的书,其中有一本叫《航海图的世界史》非常不错,在此推荐。

国庆的日子里说点国事吧!看到祖国日益繁荣昌盛,作为国人由衷地感到骄傲与自豪。但如果去看一看世界史,尤其是世界航海史,竟为大元蒙古朝之后的中国捏了一把汗,倒吸了几口冷气,如若不是因为中国在足够远的东方,鸦片战争至少要提前一百年。个人觉得:大航海这件事,开启了欧洲真正大繁盛的第一道门,关闭了中国作为泱泱古国大繁盛的最后一道门。彼时,欧洲与遥远的东方有两个航海猛人在隔空PK,一个叫哥伦布,一个叫郑和,今天就来写写他俩。

【装备指数】郑和 ★★★★★ 哥伦布★★★☆☆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很多外国学者称郑和船队是特混舰队、郑和是海军司令或海军统帅.著名的国际学者,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世界历史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人数众多,组织严密郑和下西洋船队,是根据海上航行和担负的任务,采用军事组织形式组建的。


郑和船队

每次出海2.7~2.8万人

每次出海船只200多艘

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哥伦布舰队

人数最多一次1500人

船数最多一次17艘

长34.5米,宽6米

【时间指数】郑和 ★★★★★ 哥伦布★★★★☆


郑和第一次航海始于1405年;

哥伦布的第一次航海始于1492年,比郑和整整晚了87年。

郑和先后7次出海,近30年生命是在海上度过的;哥伦布四次出海,跨度有10年时间。

【影响力指数】郑和 ★★★★☆ 哥伦布★★★★★

哥伦布的航海远不及郑和阔气,其船队规模也远不如郑和庞大,并且从航海技术上,郑和也是超前的,他将传统的海上对星发展为较先进的牵星过洋,配备罗盘定向测定针距,《郑和航海图》更是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成果。

但从航海结果来看,哥伦布作出了地理重大发现的伟大成就,而郑和却没有,仅此一点,哥伦布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就远远超过了郑和,至今人们说起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无不敬佩之至,哥伦布在现代地理学及航海学的地位无可争议。不得不说,郑和在中国航海史上的地位还是被低估了。

值得一提的是:郑和之后中国再也没有一位航海大家出现,而是闭关禁海,彻底关上了通向世界的大门,而哥伦布之后西方航海大家辈出,拉开欧洲强盛的大幕。

【难度指数】郑和 ★★★☆☆ 哥伦布★★★★★

相比于组织部、宣传部及交通部全力支持的郑和船队来言,哥伦布的航海之旅其实是非常苦逼的。

说哥伦布是一名伟大的航海家之前,应该先承认他是一名探险家。当然郑和也是,郑和的爸爸和爸爸的爸爸也都是。哥伦布从十几岁就作为水手出海远航了,到了25岁这年,有了十几年船龄的小哥搬到了葡萄牙居住,在这里他认识了一个住在里斯本的哥们叫托斯卡内利,是个天文学家。两个人经常聚到一块喝酒,一天小哥可能喝多了,说:现在大家都从东南边的地中海往印度跑,我觉得我一路朝西开船,也能跑到日本和印度,你觉得呢?

托斯卡内利说:绝对啊!绝对能到,我干了,你随意……

就这么着32岁的哥伦布撸了撸……袖子,说:行,等着我胜利的好消息吧!

航海要钱啊,很快他就把航海计划呈给了致力于开拓航路的葡萄牙国王约翰2世,国王一看,很牛逼啊,错字比较多,你再改一下好吧。

哥伦布又改了一稿,约翰2世又看了一遍,说:嗯,错字没有了,计划也蛮好,不过我还要拒绝你,我还是觉得你说的这事有点扯。

35哥伦布心里说了句葡萄语的尼玛,不行你早说啊,让我改了三年错字。

然后他决定改变目标,转向西班牙去争取资金。他费了老鼻子劲总算见到了天主教双王与伊沙贝拉1世,在王宫里,他发挥与生俱来的口才滔滔不绝地陈述了他的西航计划。伊沙贝拉完全被打动了,不过大臣们意见不一,女王说对哥伦布说:我们再商量商量吧。

就这样,哥伦布在西班牙晃了个把年,心想不是这么个事啊,就又去找了伊沙贝拉1世问:你们那个事商量得怎么样了?伊沙贝拉看着他说:你还没走啊?是这么个情况,你看我们西班牙哈,现在不是正在搞复国运动嘛,手头也不富裕……你要不等我们富裕了,我对灯发誓,一定给你买船哈……

哥伦布嘴上说谢谢,心里又用西班牙语默默骂了句尼玛。

他又回到了葡萄牙去找约翰2世了,约翰说:咦,好久不见你又回来了?还是那个事吗?我跟你说,我们最近发现了好望角,我没工夫给你买船往西走,这事你别提了哈,再提跟你急……

无奈的他,又回到了西班牙,又去找了伊沙贝拉1世,小伊说:你别提这事了啊,再提我也跟你急……

1492年,41岁的哥伦布准备带着唯一的一希望前往法兰西,刚要出发伊沙贝拉给他发了条微信:来聊聊,约吗?

原来西班牙复国运动胜利了,手头富裕了,4月17日,哥伦布在格拉纳达效外与王室签下了航海协议。从第一次上奏约翰2世至今已经足足过了9年春秋,哥伦布已经从一个大哥变成了大叔。

虽然不管是郑和的第7次航海还是哥伦布的第4次航行,都是因为经济短缺,失去了王室的支持,但哥伦布的告别更令人唏嘘:1502年,哥伦布开始了他毕生最后一次航海,当时他已身败名裂,虽然表面上受到王室的资助,但实际上他所率领的只是4艘老旧的卡拉维尔帆船。6月底,哥伦布到达了艾斯潘诺拉岛,尽管他是当初发现此岛屿的第1人,并且曾经亲任总督,但西班牙王室却下令禁止他靠港,结果哥伦布没能靠近港口便悻然离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