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NAS经典品读-小麦驯化基因Q的进化分析

 洋溢九洲 2022-01-24

5/29          本期作者:Meng Wang

研究小麦的小伙伴们来说,这两年新技术、新方法、新基因层出不穷,不得不说有些眼花缭乱。所以导致小编在选择经典解读时,也会担心这些文章里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会不会都有些过时呢?但记起第一次给大家解读Ph1基因,发现很多同辈和更年轻的“小麦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基因,所以觉得还是有必要继续讲讲小麦研究史上经典的工作;更欣慰地是,获悉也有一些同辈和更年轻的“小麦人”仍在研究这些经典基因,更觉得有必要继续和大家探讨这些小麦研究史上经典的工作。我们都在忙着赶路,请也不要忘了来时的路哦。

图片

今天要介绍的是小麦研究史上另一个悠久的基因-Q基因。我们现在研究小麦的矮杆、抗盐、抗旱、抗病等等,那是现代农业赋予我们的使命;而小麦之所以能在古代成为人们大范围种植的粮食作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驯化过程中,小麦由野生不易脱粒的情况而逐渐驯化成为易脱粒的栽培种,而控制脱粒性状的一个关键遗传位点就是Q。从上个世纪20年代,小麦遗传学家和育种学家就开始研究Q位点,到1954年,Sears提出Q位点位于5A染色体上;这之后,经过不断的努力,Justin D. FarisBikram S. Gill2002年报道了Q基因的精细定位;2006年,经过图位克隆,Q基因被发现为一个AP2家族的转录因子,其329位的一个氨基酸突变可以影响其同源二聚体的形成,从而影响到小麦的脱粒性状。(上述参考自Kristin Jean Simons博士论文。)

图片 

但在Q基因的早期研究过程中,大家还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Q基因对于脱粒性状是具有剂量效应的。那么该位点在5B5D上的部分同源位点(基因)是否也有剂量贡献呢?2011年,PNAS上发表了题为“Duplication and partitioning in evolution and function of homoeologous loci governing domestication characters in polyploid wheat”,就是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文章的第一作者为Zengcui ZhangHarry Belcram,通讯作者为Justin D. FarisBoulos Chalhoub

图片

当时还没有全基因组信息,没办法,作者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六种二倍体(ASD)、四倍体和六倍体的小麦遗传材料,构建了BAC文库,然后分别对包含Q位点的BAC进行了测序。序列结构比较后发现,由于存在大量的转座子序列,导致Q基因的上下游序列发生了变异,且基因间隔长度也不同。这说明Q基因位于基因组中一个比较活跃的区域,在进化中可能会出现有意思的变异。

图片

接下来,作者聚焦到Q基因(也就是AP2转录因子),发现:(15A上的Q基因从二倍体AA到四倍体AABB再到六倍体现代小麦,序列相对保守;(25B上的q基因在SS祖先种中是结构完整的,但在四倍体小麦中,由于第二个外显子上2bp的缺失,而在第四个外显子移码终止;在中国春中,该基因则发生了duplication,但两个拷贝却都在第一个外显子处发生了531bp的缺失,最终也导致移码终止。所以,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中q基因都是假基因;(3)在二倍体DD祖先种中,q基因有一个结构完整的序列,但在中国春的5D上,q存在两个拷贝,其中一个结构完整,另一个则是提前终止的假基因。

图片

作者接下来利用一系列的特殊遗传材料(分别代表将5A5B5D上的Q/q 突变或deleted,来探究5B5D上的q是否有剂量贡献。先从表达水平,发现当5A上的Q突变或缺失后,5B5Dq的表达得到上调,一方面说明5AQ5B5Dq具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也暗示5B5Dq会剂量上补偿5AQ。而从表型上,当缺失5B5Dq,确实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脱粒表型,不过这种表型要弱于5AQ

图片

从现在全基因组时代回头去看这篇文章,或许文章里基因结构分析等部分,不用建库,不用一个下午,大家就可以在线比较出来;而里面用的遗传材料,也并不是单基因的突变,而是用的deletion stock材料;还有一点,该研究用的品种数目,相对现在GWAS的至少300份材料,也难免让人觉得文章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是,文章里的一些思路和思想,小编觉得还是很有启发的(虽然小编11年就读过这篇文章啦暴露年龄系列╮(╯▽╰)╭),大家觉得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