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爸日志:“父和女”系列001-003

 荣辉有约 2022-01-24

(图片源自网络)

JUST FOR YOU

今天,想对一个朋友说:

你不是每个故事的主角,

但你是你自己的主角。

1

天雨。但是,女儿换衣勤快。

晾无可晾,我就说:“逗(女儿乳名),衣服晚上不洗了。洗了没地方挂了。等我明天早上将你送走了,我回来再洗啊。”

在我,这本是权宜之计。不想,话音才落,女儿突然紧张起来:“看你这话说的!”

我没有反应过来:“啊?怎么啦?”

“这话说得多瘆人哟!”

“嗯?”我条件反射应了一声。可是,应罢,突然感觉有表述确乎不对劲。

还能怎样?赶紧赔不是:“抱歉,我应该说'等我明天早上送你上学回来再洗’……

你猜结果是啥?小妮子长长叹了一口气:“唉——”

她不言语,但是,我能懂。什么呢?无语了呗。一如她常说的那句台词:亏你还是一位语文老师……

2

女儿十六。正是对镜贴花黄的好年纪。

于是,隔三差五买镜子。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式样不同,材质不一,只要她喜欢,且又能承受,便接二连三买回来。有一款梳妆镜,似乎格外喜欢。欧式的支架,欧式的底盘,就连镜片本身也是欧式椭圆形。因为有点大,为不影响学习,平素都搁在书架之上。但因为喜欢,只要在家,即便正学习中,也会克制不住不时取下,然后偷偷照得欢。

镜面到底是玻璃,一来二去,一不小心,就摔了。摔了,玻璃就碎了。碎了怎么办呢?都碎成碴碴,自然修补不成。毫不犹豫,再买一款。因为喜欢,同款直接“再来一单”。不几日,“老朋友”似乎失而复得,重又现身。但尴尬的是,不知过了多少日子,一个不小心,这款梳妆镜又给摔成碎碴碴。

怎么办?女儿还是网上同一个买家又“再来一单”。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搞收藏。殊不知,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这事儿我没法与人讲。我也不敢说。妮子在气头上,弄不好,气会撒到我身上。非但不敢说,我还得极其殷勤地关怀倍至地帮她收拾残局。总得有些眼力见,对吧?每每这个时候,与其用苍白的言语安慰他,远不如帮她打扫战场实在。可是,天知道,女儿一边伤心,一边生气(生自个儿的气),一边不一会儿又网上订了一单。

隔两日,宝贝终于到了。女儿欣喜不已,一边开启包装,一边口里边嘀咕: “希望你有一个好的归宿……

届时,我正餐桌前读书。于是,一时反应不过来,便条件反射“啊”了一声。

结果,她包装盒里很淡定地取了那面镜子出来:“哈哈,我说的是镜子!”

那一刻,我想到“石化”这个词。

3

说到底,女儿还是一个女生。所以呢,按正常逻辑,永远缺一套衣服,永远缺一双鞋子。于是,有空没空,女儿总喜欢网上买点啥——女儿有自己的零花钱,此外按季度发放给她的服装费她自己也是可以正常开支。

一天,大包小包,又几件衣服到了。女儿晚自习到家,已然近十点。可是,不厌其烦,女儿开始各种试。试了这件,试那件。试了那件,又淘先前还未来得及试的羽绒服一起来试。一边试,一边计划明天的穿戴。一边试,一边还问我“好不好看”。

我当然必须说好看。我一边应,一边想:试就试吧,反正都是你的,你开心就好,权当是你一天劳累之后的放松与消遣。然而,问题是,试完了,高兴完了,女儿突然冒出一句:“爸比,请帮我把这些衣服挂起来!呵呵呵……

“要命!”毫不讳言,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样。

“你真是讨人厌呢!”这是第二反应,如假包换,“这里都是衣服了,往哪里挂啊?!”莫怪,真的有一说一。为了就近上学,每天可以给女儿争取多一点的休息时间,高一下学期以来,我携着女儿一直租房住。出租房简陋,衣橱没有一个,只有一个开放式的收纳衣架。实不相瞒,长不足一米的衣架爸爸没两件衣物挂,余下的空间早挂满了女儿的外套啦衬衫啦羽绒服啦套衫啦裙子啦什么的。

此刻,再外加一件厚重的羽绒服和几件衬衫、背心之类,空间哪里来哟?

可是,女儿不管不顾,耍赖呢:“再讨厌,也是你生的。”

能咋说?愣一下,只好叹一口气:“好吧。”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远没。这不,我开始替她打扫战场收拾残局的时候——若不是想着她晚上可以多争取一点休息时间,我才不会伸手——她已经优哉游哉欢天喜地地走开:“我吃水果喽!”

吃就吃呗,她还得瑟:“水果是我爸爸帮我洗的。你还有啊?”

我有吗?当然没有。所以呢,只好应一句“好吧”,然后再感叹一句:羡慕你有一个好爸爸。

孰料她还没完。女儿说啥呢?“那是!”

一等父亲,二等教师,三等写作者。无所谓追求,简单生活,简约工作,致力于做更好的自己,做尽可能多的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