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辨证与《伤寒论》

 人老颠东 2022-01-25

-----

图片

-----

依据个人读书的印象,六经辨证是隋唐到宋代约定俗成,逐代递进改动,绝非张仲景本来面目。

首先牵涉到“伤寒”概念的泛指、狭义的多义。六朝隋唐包括“伤寒有五”“伤于风寒”“冬伤于寒”“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其间“伤寒”概念各有差异,并不类同,相当于各说各话。

尤其《隋志》“医方论”条下,“辨伤寒”意味着“辨病”系广义“疾病”的含义,既非外感风寒,更不是时行(天行)或者包含热病、温病的外感类型,而是包括外感与内伤(包括劳复食复)、不内外伤等一切病。

因而“伤寒”概念在六朝隋唐,并不是新校正云“臣亿等按《伤寒论》,伤寒、中风自是两疾,今云伤寒中风非。”除了《外台秘要》,另有《诸病源候论》以及北宋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中类“伤寒门”下,一切病皆冠以伤寒,比如《病源》中“时行”亦名“伤寒”“时行伤寒”“伤寒时行”,劳复类的百合病名“伤寒百合”等等,并非外感类型。

由此“伤寒”在唐宋隐含了另一个变种意义,即“伤寒”非泛指与狭义,而是专指“张仲景辨伤寒”有关的内容。

于是至今“伤寒”的概念,争论不休的根源,即同名而不同内涵,既可以是天行(传染、感染性疾病),又可以是温病,还可以是非温病,或内伤劳复等等,典型的同名瞬移,A=A,这是数术体系的基础特征,与占卜、谶纬的类比是同一类方法,必然产生认知的混乱,方法的失效。

其实六经概念也如此。比如在今本《伤寒论》中,表里之治、表里先后的论述,反倒不如《外台秘要》中王叔和论完整和清晰,这无疑是删节的结果,尤其是第7条的删节,删掉了“发于阳者宜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其内;攻表以桂枝汤,温里宜四逆汤。”这样“发于阳”“发于阴”的概念是清晰的,即表寒与里寒的对举,而非阴阳为纲的“两两对称”。再加上另有当先解表后乃攻下的表寒与里热的关系,这样才完整构成“表里先后”但并未完成“表里之治”,因为还有表里同治。

图片

由此,先后与同治,并不是阴阳为纲的“一阴一阳”“两两相对”“一一对应”能够说明的问题,无法确切表达,表里之治涉及到里位的寒热与表寒的关系及其先后机制。而这个机制是温煦与散热的同向输布机制,阴阳理论无法对此明确解释,也无法描述先后问题。显而易见这是阴阳替代了内外、表里的概念,但却忽略了表里之治并不是纯粹的表里,而是寒热+表里的递归关系。

也就是张仲景六要素最强调的根本:递归是数学归纳法,不是数术方法,二者不可调和。经学的基础阴阳五行为内核的数术体系,无法描述递归,比如将自然数的递归描述为奇偶,实际对函数是无效的。这种缺陷加上类比与凑数,就有了“六经辨证”。

你没看错,六经辨证就是凑数的结果,而非归纳的结果。比如今本《伤寒论》中,太阳病概念,其实包含了痉、湿、暍、伤寒、中风,五个概念。其中,痉、湿是合并病类型,暍、伤寒、中风,是单独的概念。

这样,就会出问题。尤其是在合并病叙述时,比如太阳阳明病,有并病有合病,合病常见类型葛根汤无汗属伤寒合病阳明类型,注意这里的阳明病机只用了葛根,而不是苦寒清下的阳明本病。所以无论是太阳阳明,还是增加合病、并病的限制,均无法交代具体概念指本病还是中风类型。

因为本病与中风的治法迥异。阳明本病苦寒清下,阳明中风辛寒解表不可下。太阴本病其脏有寒当温其里,宜四逆辈;而太阴中风并非四逆温里而是桂枝加黄芪解表散水饮。这就是同名“阳明病”“太阴病”是会发生同名瞬移、不自觉偷换概念。因为中风与本病根本不是一回事,不是同一种病机,本不应同名。

六经概念在隋唐已经介入,结果就造成了伤热中暑暍病也叫太阳病,伤于风寒也是太阳病。结果就是分不清哪个太阳病是温病。更分不清三阳合病其中没有表寒类型的太阳病。

图片

【本图与文字无关】

六经辨证的概念,于是在《伤寒论》体系中必然失败,彻底崩塌。为了不崩塌,于是只好不停的删改。“太阳病痉湿暍三种”明显是宋改,因为唐代医家没这说法。并进一步删掉了温病有关的内容,否则更是难以交代。

而且很显然新校正跑马观花,连“伤寒”概念都未彻,就草率冠名“卒病论”,慢性病张仲景就不会治了,或者说《伤寒论》这部分就没有慢性病,那么劳复何解。新校正的水平,着实不敢恭维。

这正说明,六经的概念不是他们始作俑但却是他们助推的。阴阳改书,“里”改为“阴”直接等同于“少阴”,这是北宋通行的观念,新校正难辞其咎。

《外台秘要》卷三:“时行病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入胃,入胃乃可下也。”又云“若食不消病,亦如时行病,俱发热头痛。食病当速下之,时行病当待六七日下之。”

这里到了五日便可下,因此并没有配合六经的可能。又:

然得时行病,一日在皮毛,当摩膏火灸愈;不解者,二日在肤,可法针,服解肌散,汗出愈;不解,三日复发汗,若大汗则愈,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四日在胸,服藜芦丸,微吐之愈,若病固,服藜芦丸不吐者,服赤小豆瓜蒂散吐之即愈,视病者尚未了了,复一法针之,当解;不愈者,六日热已入胃,乃与利汤下之愈,百无不如意,但当谛视节度与病耳。

很突兀地,五日入胃可下没有了,从四日,直接到了六日热已入胃客观上在向六经靠近。当然这里是中间过渡状态,结果是五日六日都有的情况:

《外台秘要》卷一华佗曰: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当摩膏火灸即愈。若不解者,至二日在肤,可法针,服解肌散发汗,汗出即愈。若不解者,至三日在肌,复一发汗则愈。若不解者,止,勿复发汗也。至四日在胸,宜服藜芦丸,微吐则愈。若更困,藜芦丸不能吐者,服小豆瓜蒂散吐之则愈,视病尚未醒醒者,复一法针之。(藜芦丸近用损人不录之。瓜蒂散在卷末杂疗中范汪方二味者是也)五日在腹,六日入胃,入胃则可下也。

为什么会从五日入胃可下,变成四日跳过五日直接六日入胃可下,然后又有五日在腹不给治法,五日入胃变六日入胃可下?这简直是司马昭之心,直奔作伪主题:套“六经辨证”。

六经看上去整齐,还两两相对”“一一对应并不符合《伤寒论》的条文陈述,因为条文的对称,是递进、递归的对称,表里寒热的多重对称,并非三阴三阳的两两对称,继而又有虚实对称,乃至非虚实外伤合病虚实的分类,所谓递归,是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方法,是数术体系无法梦见的短板。

六经辨证体系,实际涉及不止六个确定概念,因此六经概念,最大的问题首先是不确定是表还是里,是本病还是中风,病机治法迥异,易发生同名瞬移偷换概念,尤其是合并病描述时含糊不清。

六经概念在《伤寒论》条文中并存在递进改构痕迹,从六朝到唐宋有多种六经概念,并在宋本《伤寒论》中都有痕迹,并相互冲突抵牾,因而六经概念绝非张仲景原文,而是后人妄改,并且改的并不成功,反而造成了更多的问题

比如很突出的问题之一是“阳明病胃中寒”,体现出新校正之前六经概念的不统一,实际六经辨证方法不止一种。

第一种是六日六经。其实就是华佗论时行(伤寒)的传变类型,其实华佗并没有提到六经概念,而且本来是五日,也套不上六日六经。五日改成六日之后,方便匹配六日六经。在搭上“阳奇阴偶”之后,又衍生出六七日一经的观念,并且阳病(表病)比阴病(里病)还好得慢因为“阳数七阴数六”,古人一点不觉得有问题?如果你读过唐代医家的话,就知道这是说反了。这说明这种数术观念不符合临床事实。

六日六经并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法则,因为只有汗吐下三种祛邪法,并且按照大致日数传变迅速,这是天行传染、感染病的特点,而不是《伤寒论》的全部,更谈不上基础,基础是三因五邪、表里之治、虚实关系。五邪包括饮食为邪是内伤不是外感,因而张仲景并不是“专论外感”,更没有“六淫”“六经”的概念。

六淫是运气大论的理论,在北宋强推之后兴起,南宋陈言归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邪是配不上六淫的,何况六淫是“纯外感”不论内伤。

第二种六经辨证的概念,是脱离了六日六经。变成六七日一经的,并且六经病会按日数循环重复的观念。两种六经概念,在“宋本”《伤寒论》均有呈现。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伤寒门伤寒统论云:病之所传,不过三阳三阴而已。其未满三日者,邪在阳经未入于里,其病在表,宜汗之而愈,若经四日者,邪入阴经,其病在里,宜下之而愈,特其大略尔,盖有一日而传至数经者,亦有数日而尚在太阳者。阳病虽宜发汗,阳明之病,反宜下之;阴病虽宜下之,少阴之病,或宜温之。

这段体现了阳明病概念与阴阳概念的冲突以及日数的不同说法。阳病虽宜发汗六日六经理论中确指三阳病包括阳明经脉病,而在《伤寒论》条文中阳病却指的是表病,可攻下的阳明病的却不代表表病,而是里热病。同理,阴病虽宜下之在六日六经概念中尤其指少阴、厥阴经脉病需要攻下,而病入于阴法当下之却指的是里热结(阳明病)可下,而非阴证可下。《伤寒论》条文中的少阴病却未必是里病也不一定表阴,更不是一概当温,因为少阴的定义是脉微细但欲寐的虚证,既不是定义表里也不是定义寒热,并且少阴篇有着温病,如黄连阿胶汤、猪肤汤证等。

表寒与里病的对称,对应着里寒、里热、里位寒热夹杂的三类,而非“两两对称”。“少阴之病,或宜温之”,受新校正影响,与太阳表寒对称的里寒,是条文首先强调的当先温里、“宜温其内”“其脏有寒当温之”,是里寒证与表寒证的对称,本为太阳与太阴的对称。

因为三阴三阳“两两对称”的经脉概念,被“六经辨证”误会为太阳与少阴的对称。而少阴病的定义并非里寒,里寒是太阴病。因而条文中“里”改为“阴”再写作“少阴”是宋改的误会,北宋就是把少阴替代了太阴,当做“里寒可温”。

因此宋本的少阴可以是太阴里寒,而阳明病胃中寒也可以是里寒。这就造成了今本《伤寒论》条文中,各种概念的大混乱。这就是六经辨证造成的问题。因篇幅关系,其余六经概念略,详见《伤寒论六要素条文精讲》(暂名,待出版)

图片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