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辨证系列之五:足少阴与足太阳经辨证

 好吃的青苹果 2022-01-25

提要:掌握好经络学说不仅对处方用药不可少, 而且对四诊亦很重要。

一、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概述

(一)足少阴肾经

1.足少阴肾经循行路线(图13-1 )

足少阴肾经:从脚小趾下边开始,斜向脚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内踝之后(太溪),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 上向小腿内(复溜、交信;会三阴交),出胭窝内侧(筑宾、阴谷),上大腿内后侧,通过脊柱(会长强)属于肾、络于膀胱(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会关元、中极)。

它直行的脉:从肾向上(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通过肝、膈,进入肺中(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沿着喉咙,夹舌根旁(通廉泉)。

它的支脉:从肺出来,络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

图片

2.足少阴肾经主病

(1)足少阴肾经病候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病症:饥饿而不想进食,面色黯黑像漆柴(炭),咳嗽痰唾带血,喝喝气急,刚坐下就想起来,两目视物模糊不清、心像悬空而不安,有如饥饿之感;肾气虚的容易发生恐怖、心中怦怦跳动,好象有人要捉捕一样;还可发生为“骨”方面的深部的气血阻逆, 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经所属穴位主治有关“肾”方面所发生的疾病:口热、舌干燥、咽部发肿、气上逆、喉咙发干而痛、心内烦扰且痛、黄疸、腹泻,脊柱、大腿内侧后边痛,萎软,厥冷,喜欢躺着,脚心发热而痛。

(2)足少阴络脉病候

其病症:脉气厥逆,可见心胸烦闷。

实证,见二便不通;

虚证,见腰痛。

(3)足少阴经筋病候

足少阴经筋发病,可见足下转筋,所经过和所结聚的部位,都有疼痛和转筋的证候,病在足少阴经筋,主要有痫证、抽搐和项背反张等证,病在背侧的不能前俯,在胸腹侧的不能后仰,背为阳,腹为阴,阳筋病,项背部筋急,而腰向后反折,身体不能前俯,阴筋病,腹部筋急,而身不能后仰。

(二)足太阳膀胱经

1.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图13-2)

足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睛明),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 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五处、承光、通天;会百会)。

它的支脉:从头顶分岀到耳上角(会曲鬓、率谷、浮白、头窍阴、完骨)。

其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络却、玉枕;会脑户、风府),复出项部(天柱)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旁(会大椎、陶道;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到达腰中(肝俞、胆俞、 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气海俞、 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一支从腰中分出, 夹脊旁,通过臀部(上膠、次膠、中醪、下醪、会阳、承扶),进入腘窝中(殷门、委中)。

背部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通过肩胛(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 秩边),经过髋关节部(会环跳穴),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浮浮郄、委阳),会合于腘窝中(委中)——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合阳、承筋、承山),出外踝后方(飞扬、跗阳、昆仑),沿第五跖骨粗隆(仆参、申脉、金门、 京骨),到小趾的外侧(束骨、足通谷、至阴),下接足少阴肾经。

图片

2.足太阳膀胱经主病

(1) 足太阳膀胱经病候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头重痛,眼睛要脱岀,后项像被牵引,脊背痛,腰好像折断,股关节不能弯曲,腘窝好像凝结,腓肠肌像要裂开;还可发生外踝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经所属腧穴就能主治有关“筋”方面所发生的病症:痔,疟疾,躁狂、癫痫,头囟后项痛,眼睛昏黄,流泪,鼻塞、多涕或出血,后项、背腰部、骶尾部、膝弯、腓肠肌、脚等处发生的病痛,小脚趾不好运用。

(2) 足太阳络脉病候

实证:鼻塞,见鼻流淸涕,头痛背痛;

虚证:见鼻流清涕,鼻出血。

(3) 足太阳经筋病候

足太阳经筋发病,可见足小趾支撑不适和足跟部掣引疼痛,腘窝部挛急,脊背反张,项筋拘急,肩不能抬举,腋部支撑不适,缺盆中如扭掣样疼痛,不能左右活动。

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辨证病案评析

(一)中老年人足跟痛非小病——宜峻补肾精 

“足跟痛”医学上称为“跟痛症”,其特点是清晨下地的第一步足跟部疼痛厉害。有的活动几分钟后,疼痛反而消失;当坐下来休息一段时间,再次站立时又会出现疼痛。这种情况有时可以自然消失,有时可以持续数日至数月,尤其以中老年妇女最为常见。

中医该怎么辨证呢?秦伯未在《中医临证备要》中指出:“足跟疼痛, 不红不肿,不能多立、多走,属肝肾阴血不足,虽系小病,治宜峻补”,可为要言不繁,其所示方鹿角胶丸(鹿角胶、鹿角霜、熟地黄、人参、牛膝、 茯苓、菟丝子、白术、杜仲、龟甲、当归、虎骨)和立安丸(牛膝、杜仲、 补骨脂、黄柏、小茴香)在临床上辨证得当,屡试不爽。

足跟痛为什么要峻补肾精呢?就足跟结构而言,筋、骨、肌肉交错, 其因机亦不相同,虽然治疗应在辨病基础上辨证论治。但无不与肾关系密切,因肾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主骨生髓,“肾足少阴之脉……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正常情况下,肾中精气充沛,循经滋养足跟,则足跟得养,自无疼痛不利之忧。若肾精不足,无力生髓充骨,足跟失养,则疼痛乃发。是故,足跟痛一症,每有肾精不足者,除足跟痛外,常伴见其他见症,如腰酸耳鸣、两目干涩等,此时从肾论治,多有良效。下面看—则病案,这病人很爱好中医,可以说对中医很有研究,看过我的《步入中医之门》后找到我为他诊治,现在我们常常交流中医,已成忘年之交。

陈某,男,60岁,2008年2月28日初诊。患足跟痛如针刺半年,近1个月来病情加重,两足跟不能着地,足跟负重则痛不可忍,先后经西医止痛药、中药汤剂等治労,均无效验。诊见:足跟疼痛如针刺,行走、站立时疼痛即作,行动困难,外观皮色不变,压痛明显,两下肢扪之不温, 舌质淡红,苔黄腻,脉濡。证属肾精不足,元阳亏虚,足跟失养,兼挾湿邪。拟补肾温阳,兼袪湿热。处方:

淫羊藿10g,仙茅6g,补骨脂10g,骨碎补10g,沙苑子10g,桑寄生15g,当归20g,苍术10g,薏苡仁I5g,牛膝10g。7剂,水煎,头两煎内服,第3煎先熏后洗患足。

7剂后病情减半,再服7剂足跟痛即痊愈。

本例患者除足跟痛外,尚有下肢不温,舌苔黄膩,脉濡。断为肾精不足,元阳亏虚,足跟失养,兼挟湿邪。方用淫羊藿、仙茅、补骨脂、骨碎补、沙苑子、桑寄生补肝肾、温元阳,当归养血活血以通络,苍术、薏苡仁、牛膝清利湿热。全方标本兼治,故取效甚捷。

肾精又分肾阴肾阳。因此,在临床上总宜辨证分治,阴虚者可在左归丸的基础上化裁,肾阳虚或以右归丸进退,有骨质增生者可加软坚之品; 筋脉拘挛者,佐以舒筋缓急;寒湿客于经脉者,又当散寒以祛湿,种种加减,均不离益肾的基本大法。

图片

(二)难以理解的浮游之火——导龙入海治法的理论基础

“浮游之火”又称“龙雷之火”“无根之火”,命门火衰,阳虚不能守舍所致。常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烦热,脉大而空或形寒、下肢冷甚、小便频数、滑精早泄、脉沉细无力等下焦肾虚寒证,同时又有头痛、齿目、 咽喉疼痛、吐衄咳血、面赤升火、低热、口舌生疮、烦躁失眠等虚火上浮于上焦证候。先看一个病例。

患者,女,72岁。患口腔溃疡10年余,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曾长期口服清热解毒药物,效果不明显。2003年5月5日来我院就诊,刻诊:形体消瘦,营养不良,倦怠乏力,饮食不振,口腔两颊、舌边均可见多个溃疡点,表面覆盖淡黄色假膜,周围充血,自觉灼痛,舌体薄,舌质淡红, 少苔,脉细数。

熟地黄15g,山药15g,山茱萸6g,茯苓15g,炙附子10g (先煎),肉桂1g (后下),党参20g,白术15g,甘草10g,当归15g,白芍20g,百合15g,鸡内金20g,僵蚕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

半个月后饮食增加,乏力减轻,口腔溃疡基本消失,继服7剂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复发。

【石志超,安照华.审因辨证治口糜,岂能一味清热毒.中国社区医师,2006,22 ( 10): 32-33】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祖国医学口疮、口糜、口疳等范畴,临床以口腔黏膜发红、溃烂为特征。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通常人们认为是“火气大”所致,常投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牛黄清胃丸等淸热解毒、苦寒清下药物,常不奏效,反耗伤正气,以致肾阳亏虚,水寒太盛,龙雷之火无以潜藏,上越离位,变为无根浮游之火,扰动上窍。因此,凡是治疗头面五官疾病症见下焦虚寒、上焦虚火者,多可用引火归原的方法。

为什么下焦阳虚导致的浮游之火,易产生上焦诸窍的疾病呢?其实,这还是通过经络发生的病变。《灵枢·经脉篇》云:“足少阴肾经……其直者……循喉咙,挟舌本。”又“肾主骨” “齿为骨之余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肾“在窍为耳”,《灵枢·脉度篇》又指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下焦虚寒逼其无根之浮火,循经上冲于诸窍,发生口腔溃疡、舌质糜烂等症。

而元阳亏虚,肾水失于温煦,水寒暗生才是实质。为医者不能只看到表象,用清热泻火中药口服更伤元阳,因此疾病更加缠绵。浮游之火本应潜于寒水之中,而今浮游在上,因此口腔喜欢凉水含噙以使浮火有所依凭; 喜欢凉食以使浮火得以暂时安静。热食则容易引动浮火妄行,因此不喜欢热食,但一般都有下焦虚寒的表现,一旦把这个法眼看透,着眼患者元阳亏虚的本质进行治疗,则效如桴鼓。治法上,《景岳全书·杂证谟·火证》 曰;“如寒极生热而火不归原,即阴盛格阳,假热证也,治宜温补血气,其热自退。”《医学心悟·火字解》曰:“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游于上,当以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如八味汤之类是也。”

但是对附子、肉桂的使用一般初学者不能理解。附子、肉桂属于温里药,而温里药易耗阴动血,口糜多是虚火上炎,应用附子、肉桂是否有冲突呢?

张元素云:“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又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本草汇言》云:“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 “肉桂下行走里之物,壮命门之阳,植心肾之气,宣导百药,使阳长则阴自消……”。方中应用少量附子、肉桂,引火下行,治疗虚火上炎之口舌生疮, 效果显著,但应用中一定要注意用量,肉桂常用量为1g或更少,一般不超过3g,否则易致溫燥。也可使用吴茱萸、附子、干姜、肉桂压粉后用水、 醋或蜂蜜调制,外敷于涌泉、关元等穴位,取其温肾固本、引火归原、上 病下取、导火下行之意。

在调治肾中阴阳的方药中,以少量肉桂或附子作为佐使以导龙入海,引其归宅,是为引火归原法。

但要注意,浮游之火系无根之火,与肾阴虚之“虚火”上炎,在临床上有明显的不同,阴虚火旺者虽亦有肾虚症状,但不会见到虚寒表现,多有口干、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等一派表现。

(三)慢性咽炎为何滋肾阴降火有效

临床上对于一些慢性咽喉炎之类的咽部疾患,西医常苦无良策,中医采用清热消肿、润喉止痛的方法,疗效有时常不理想。但我们根据患者咽干、局部干红不肿而施以滋肾阴降火润喉,常常却效岀意外,为什么?便是根据《灵枢·经脉篇》:“足少阴肾经……循喉咙……”确立的大法。

在临床上不仅慢性咽炎,而且上焦口、舌、牙五官之病,多常有因下焦肾阴虚,虚火沿经上窜所致者,治疗要点在于益肾补精,清降虚火。《景岳全书·杂证谟·火证》曰:“虚火之与假热,其气皆虚……如阴虚生热者, 此水不足以济火也,治当补阴,其火乃熄。”虚火之上炎,必滋其水,所谓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如六味地黄汤之类是也。注意虚火与下焦的龙雷之火不同,详见上文。此类病人临床比比皆是,下面一例系我在临床所记录一案。

张某,女,35岁,2006年5月初诊。该患者口腔反复溃疡2年,再发加重1周。症见:患者口唇内、两颊内等部位,可见散在数个溃疡,周围微红、微肿,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伴腰酸膝软、失眠等症状,舌质红少苔、 脉细数。证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治宜滋阴补肾,滋阴降火,方以知柏地黄汤加减;

知母6g,黄柏6g,生地黄20g,麦冬10g,玄参15g,山茱萸10g,牛膝10g,茯苓10g,泽泻10g,怀山药15g,甘草6g。水煎服,日I剂。

5剂病愈大半,继服7剂而痊。

《灵枢·经脉篇》曰:“足少阴肾经……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挟舌本。”该患者久病伤及肾阴,阴不济阳,虚火上炎,上炎口舌而致口舌溃破,正如《寿世保元·口舌》所云:“口疮连年不愈者,虚火也”,故予滋肾阴、降虚火而获效。

临床上要注意,虚火上炎导致的口腔溃疡,与脾胃伏火、心肝之火上炎之实证,在症状上表现有明显不同。虚火上炎导致的溃疡常常是微红、微肿,甚至不红肿;而实火上炎所致的却多有明显的红肿热痛。同时下焦肾经虚火所致者,常有典型的肾阴虚、虚火上炎症状,如腰酸膝软,头晕、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等。当采用“阳病治阴”的方法。即养阴以配阳,滋阴而降火。切不可以苦寒之剂清热泻火。

更有喑哑一症,缓起者,多从肺、肾入手辨证;急起者,多从外感邪气求治。但也有寒邪循经伤肾者,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暴哑声不出”,,对此清代名医·张石顽颇有体验,《张氏医通》曰: “若暴哑声不岀,咽痛异常,卒而起,或欲咳而不能咳,或无痰,或清痰上溢,脉多弦紧或数疾无伦,此大寒犯肾也,麻黄附子细辛汤溫之,并以蜜制附子噙之,慎不可轻用寒凉之剂,二证寒热天渊,不可不辨也气。”确是从实践中来。盖足少阴之经脉循喉咙,挟舌本,不仅肺为声音之门,而肾实为呼吸之根。如寒邪犯肾,多成此疾。下面我们看一看《扶阳讲记》中的一则案例。

患者,男,教师,56岁。平素身体壮实,2个月前,突然大雪,穿衣少而受寒,出现头痛、项强、恶寒表证,连服解热镇痛片3片,出了大汗, 头痛减轻,第二天发现声音全哑,迭治无效。刻诊:倦怠,头痛、项强、身痛,微微恶寒,咽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紧。四诊合参,证系寒 客太少二经。治宜宣肺、温肾,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

制附片75g(先煎2小时,去其麻味),麻黄15g,辽细辛15g,生姜60g。

1剂,汗大出,诸症减轻,声音能发出一点,2剂声音如常。

评析:此案实系患者已过中年,阳气逐渐衰落,突感其寒,病邪由太阳直入少阴,“足少阴肾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加之西药发汗过度,更伤其阳,肺窍更加闭塞,以致声音暴哑。 其病机关键在于少阴经脉凝闭,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而能获效。在此当注 意,火神派多出自四川,川人喜辛辣,对于辛温之品颇能耐受,是故附、 桂等用量极大,学者宜取其法,然需因时、因地、因人而调整用量,须知日人矢数道明、藤本健皆曰:“汉方之秘不告人者,即在剂量”。

图片

(四)阴茎短小治当补肾

阴茎短小是指成年男子阴茎短而小,男性体征退化的一种病症。有时

会影响正常性交,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损伤肾气而致。

金某,男,25岁,干部。患者幼时健壮,11岁时患结核性脑膜炎,此后发育迟缓,19岁起迎渐性喜娴静,阴茎、宰丸逐渐缩小,阴毛稀疏,伴双下肢轻度浮肿,神疲乏力,体态偏胖,因羞于启齿,未治。半年后全身浮肿,某医院检查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功能减低。以甲基睾丸素、 六味地黄丸治疗未效。刻诊:神疲乏力,形体偏胖,面肢浮肿,面部娇嫩, 皮肤细腻,乳房发育,阴茎短小、阴毛稀少,睾丸食指头大小,声音尖细, 脉沉细、尺脉弱。证属肾气虚衰,精血不足,拟填补先天、扶持后天。予自拟补肾填精汤,药用:

紫河车50g,生地黄100g,熟地黄l00g,白术100g,枸杞子100g,当归100g,阳起石100g,胡桃肉200g,黄芪100g,人参100g,五味子100g,山药100g,山茱萸100g巴戟天100g,牛膝100g。水浸一宿煎3次,加龟甲胶、鹿角胶、阿胶(各)150g,收膏,每日3次,每次服一汤勺,开水冲服。

服用2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后用归脾丸合六味地黄丸交替服用3个月以巩固疗效,病告痊愈,至今身体健壮。

【赵晓琴.中医药治疗男科疑难病验案举隅.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 41 (4): 16】

评析:《灵枢·经筋》:“足少阴之筋,……并太阴之经筋,而上循阴股, 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故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脾肾亏虚而致。此病例为肾气虚衰,脾阳馁弱,故精血不足, 阴茎短小,阴毛稀少,疲乏身软,面浮肢肿。治以补肾健脾,填充精血, 以补先天、扶持后天之法,予自拟补肾填精汤加减,效果良好,值得研究。

(五)酉时发病勿弃肾经

下面两例疾患病位不同,病证不同,然经从肾论治而取效。皆从纳支法入手进行辨证也。

酉时目痛案

刘某,男,10岁。患儿3岁时,酉时在院子玩耍,突然左目有进入灰尘感,疼痛流泪,随到某医院检查,未发现异物。此后每天下午酉时目痛, 疼即睡觉而缓解。曾多次到市级医院检查,视力左1.2,右1.2,外眼及眼底均未见异常。处方润舒眼药水、维生素B,用药1个月余效果不显。于 1998年5月28日就诊。症状同上,每天下午左目疼痛,畏光,痛即睡觉,不能吃晚饭,不能看电视,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食欲可,口吐涎沫,二便调,脉缓弱。治以自拟助阳活血汤,方药组成:

人参、川芎、赤芍、车前子、五味子、甘草各6g,茯苓、当归各10g,附子3g,细辛1.5g,生姜3片。水煎,日2次服。

二诊,服上方9剂目痛大减,能看电视1小时,能吃晚饭。效不更方,原方续服9剂,目痛愈,唯口吐涎沫。原方加苍术10g,服9剂后吐涎沫愈。因麦收停药8天未痛,以后又微痛,原方加夏枯草6g,服9剂而告愈。 随访至今来再复发。

【马庆璋.子午流注辨证治验3则.陕西中医,2001, 22 ( 4 ): 247】

原按:本案为阳虚目痛,酉时气血流注肾经,患儿阳虚之体,虽酉时得天时正气之助,仍不足以推动血行,致气虚血瘀,目珠失养“不荣则痛”,正如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说:“元气即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故患儿每痛即榻而眠。《内经》云:“肝开窍于目”,又“人卧血归于肝”,血归于肝,目珠得奔而痛止。患儿诸症均为阳气虚,故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入肾经回阳气、散阴寒乃命门主药,细辛散寒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赤芍祛瘀止痛,川芎活血行气止痛,茯苓健脾安神,车前子清肝明目,甘草调和诸药,五味子入肾经滋肾生津,夏枯草补养血脉,禀纯阳之气,故治目痛如神。总之,本着“虚则补之”的原则,调补阴阳, 使其“阴平阳秘”而目痛自愈。

酉时崩漏案

张某,女,23岁,工人,1987年1月6日初诊。主诉月经提前半个月来潮。每日下午6时左右量多,现已月余未净,色暗,无血块,伴腰膝酸软而来诊治。平素月经正常,舌红少苔,脉沉两尺而弱。辨证:下午6时左右正当酉时,属肾经值令,脉证合参证属肾精虚下元不固,肾气虚不能摄血。治宜补肾益气,兼以理血止血。方用肾气丸加减:

熟地黄20g,黄芪20g,山药、山茱萸、白术、茯苓各10g,女贞子、 墨旱莲、仙鹤草各12g。水煎服。

3剂后血止,腰膝酸软亦减,后用六味地黄丸1周以善后,随访未复发。

【郭世英.依时辨证治崩漏三例.陕西中医函授,1997 ( 2 ): 42-43】

评析:酉时气血流注旺于少阴肾经,兼见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沉迟而弱,当属肾阴亏虚,故方用熟地黄、山茱萸、山药益肾气,二至丸滋肾阴,仙鹤草化瘀止血,黄芪、茯苓补后天,使气血化生有源,以充先天,全方配伍精简,但面面俱到,是以获良效。

(六)背脊疾患宜辨经而治

背脊部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循行之所,太阳经与少阴经相表里,所以背部疾患每多从膀胱、督脉、肾经入手。

背脊痛案

余某,女,51岁,干部。1988年4月6日初诊。患者近3年来背部经常疼痛,曾经数医治疗,多从风湿论治,然无显效。现疼痛下及尾闾,上连颈项,俯仰不利,头后枕部亦痛。全身重滞,天阴下雨时疼痛加剧。饮食尚可,大便溏软,小便清利。脉浮细,舌淡苔薄白。综合脉症,病在太阳和督脉二经。方用:

桂枝10g,白芍10g,葛根10g,白术10g,苍术10g,薏苡仁10g,羌活10g,附子10g (另包,先煎),淫羊藿10g,炙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12枚。

3剂后疼痛减轻。药中病机,守方再进。春节前随访,云二诊5剂药后,背痛未再发作。

【舒鸿飞.经络辨证拾零.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 15 ( 3 ): 38】

评析:患者身痛虽因风湿而致,但湿在何处,如不明辨,势必用药泛泛。前医祛风胜湿少效,盖缘于此。从经脉的循行上看,《灵枢·经脉篇》 说:“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 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于脑。”背脊两侧及后项为太阳经脉所过,督脉循行于背脊正中线;从病史上看,患者因天热睡竹床起病,故诊病在太阳及督脉二经。因此,用桂枝汤加羌活、葛根,以治太阳,加淫羊藿、附子以温督脉,用苍术、白术、薏苡仁祛湿。数剂而愈,并非偶然。下面再接着看我诊治的一个病案。

病人是个35岁的女性患者,在报社工作,到了夏天,他们办公室就长期开着空调,而她坐的位置,背正对空调,空调吹着当然舒服,但这寒邪也就慢慢地吹入了她的体内,到了去年的冬天,这病就发出来了,每天感到背部寒冷异常,每晚都梦见自己睡在冰上,常常被冰醒。她认为到了 4、 5月份天气暖和后,病情就会好转,可是到了 6月份,病情亦旧如故。没办法就来看病了。听了病人的描述,我就断定是寒伤太阳经脉了,但督脉起始于小腹部当骨盆的中央(胞宫),亦行背部,若寒邪伤及督脉,其必当产生宫寒,问诊便从月经入手,病人说,这病后月经一直不调,每月经来腹痛,喜温喜按,经行有很多紫暗的血块。舌质淡嫩,苔白,脉沉细。即 以温补督脉、辛散太阳经脉寒邪为原则组方。

桂枝10g,仙茅10g,淫羊藿10g,制附片10g,鹿角霜20g,细辛3g,当归10g。

患者服方5剂后复诊,说背寒症愈,问是否要继续服药。处方遂改为芎归胶艾汤加附片、制香附等味,吿之每月月经前服5〜7剂中药以调经, 连用2个月,诸症皆失。

可见,掌握好经络学说不仅对处方用药不可少, 而且对四诊亦很重要。


本文选自毛以林《步入中医之门·被淡忘的经络辨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