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人物传奇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高叫兽 2022-01-25

世人都知道《本草纲目》为李时珍所著,却不知他为何要写这部医药巨著,本文为您解答。

李时珍耗费毕生精力完成医药巨著《本草纲目》,成为后世数百年来的中医药瑰宝。然而,在这位医药巨人逝世前,也未能看到自己毕生心血的著作被印刷成书,这太遗憾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编写《本草纲目》的初衷并非要当一代"药王",而是"打假"!更正前人典籍的缪误,造福于苍生万民。

科学,从来就是严谨的,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学问,它是需要岁月与生活检验的。

图片

在嘉靖年间,蕲州(今湖北蕲县蕲州镇)东门外瓦哨坝有个医药世家。主人李言闻是位远近闻名的乡医,他有个儿子身体很虚,经常多病,是他精心的调理才养壮长大。儿子经常跟随父亲上山采药,在家里也帮助制药。随着时间的流逝,耳濡目染,儿子对祖国的医药有了浓厚的兴趣。

可是作为父亲,却不同意儿子去学医,要儿子去读经书,作八股文,希望他有朝一日金榜题名来改变自家这种"贱业”的门庭。不要看今天的医生,看起来是十分高尚的职业,受世人的尊重,地位很高。在封建时代却是"十医九丐”,在社会上是被人看不起的。李言闻一生饱受从医的心酸,怎么愿意让儿子还步自己的后尘呢?

儿子没办法,只好遵照父亲的命令,苦熬了几个寒暑,14岁去赴乡试,顺利的考中秀才。可是小秀才后来接二连三的参加省里的会士,却一次次的名落孙山了。几经挫折,小秀才已经长大了,决心放弃仕途,继承祖业,心甘情愿一生一世做个医生,他表示:

身如逆流船,

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

至死不怕难。

事已至此,父亲只好同意了。小秀才果然心坚如铁,终身不渝,最后成了一位举世敬仰的杰出的医药学家,他就是李时珍。

图片

李世珍(1518一1593),字东璧,号濒湖。李时珍一生著述很多,主要是编著了《本草纲目》一书。古代药物源于草类为主,"神农氏尝百草,医药有方家",小时侯经常能听到这句歌谣。神农,即炎帝,他发明药的传说也反映了最初的药典是以草类居多的。最古老的药典称为《神农本草》,或简称"本草”。久而久之,"本草"一名就成了药物典籍的代称。我估摸着《神农本草》与《黄帝内经》之类典籍也是后世医药大家根据口口相传的"医药传说"整理而成。毕竟,上古时侯也没文字记述,最早的文字也只是殷商时期刻在兽骨上的"甲骨文"。所以,杠精们还是消停点吧。

李时珍为何要以毕生的精力编修《本草纲目》呢?

原来,他在行医中发现古代药典几百年未修,其中错误百出,往往因为错误用药而误人性命。有一次,他亲眼见医生依药典处方,给病人开的是补药防葵,可病人服后,突然死去。又一次他见一医生处方用了黄精,结果病人也惨然而死。他作为医生深知那并不仅是一般医生的责任,而是药典错了。将狼毒(听这名字就不是善茬)误作防葵(可能图错了)将勾吻误作黄精,将两味毒药错当补药了。他想,几百年来,因此而误食的病人,何止千千万万呢?显然,重修"本草"如同救火拯溺,时不我待了。

李时珍决心重修药典,是从研究旧药典开始的。他一口气读了800多种古书药典,熟悉了已有的药物知识。可是还有很多疑难百思不解。比如白花蛇与其它蛇的药效不同,书上说白花蛇身上有24个菱形纹作为特征,是真的吗?典籍中说鱼是草籽变的。草籽,怎么能变鱼呢?据说穿山甲以鳞甲诱惑蚂蚁而食,可信吗?……李时珍曾带着种种疑难向父亲请教。当问及白花蛇时,父亲说,此蛇我们这里就有,名叫蕲蛇,集中于龙峰山一带,与其它蛇不同,你去龙峰山捕一条不就弄清它的特点了吗?

李时珍果真上了龙峰山,冒着危险捕到一条白花蛇,经过仔细辨认,疑难解开了。从而,李时珍认识到,欲正药典,必求真知。书上未讲明白的,就到实际生活中去探索。从此,李时珍背上药篓,手持药锄,到处医病问药,品尝草木,以辩药性,做起真的神农氏来了。

图片

李时珍38岁那年被楚王请去,医好了王子的疑难杂症。楚王强留他在王府,可他却不愿放下手中的药锄。皇帝也听说他的鼎鼎大名,找他进宫当御医。这是一个医生人生最大的尊荣,也是求之不得的高位。可是,李时珍身在太医院,心神不宁,犹如遭到了禁锢。他此时也想借助皇家的力量组织天下名医共修"本草”,以实现他平生夙愿。可是,他的正当倡议却被误认为狂妄自大而遭排斥。李时珍愤然辞职,又手摇医铃,出走民间,以农,樵,渔,猎为师,虚心向一切有实践经验的人们求教。

"鱼是草籽变的吗?"李时珍问。渔翁告诉他:"鱼一般在冬季孕育,春末夏初,雌鱼在前甩籽,雄鱼尾随洒白(授精),从来没见过草籽能变鱼。"

"穿山甲是食蚂蚁的吗”?猎人帮他抓来一只穿山甲,当场剖开,胃中蚂蚁足有一升。

"书上说,穿山甲食蚁,是以鳞诱惑,先在岸边张开鳞甲装死,蚂蚁成群而入,即闭甲入水,鳞甲一张,蚂蚁就都浮上水面,这时就尽情而食了,是这样吗?"李时珍又问。

猎人遂将他亲眼看到穿山甲以长鼻拱开蚁穴,进而以舌头舔食的情景告诉他。

"听说曼陀罗花可以迷人,药书上说,人哭着把它采下来酿酒,喝了就会令人发笑,舞着采下酿酒,喝了就会令人手舞足蹈,果真如此吗?"李时珍问樵夫。樵夫揺摇头;又去问药农,药农摆摆手;问酒师,药商,谁也说不上来。他于是亲自采来曼陀罗花泡酒喝下,结果失去痛觉。经过亲身实验,方知曼陀罗花有麻醉作用,可以令人精神恍惚,其它说法都不靠谱。

春去春又来,经历27个寒暑,李时珍遍访各地药草,将药典上的错误一个个的改正过来,也澄清了一个个的妄说与谬论,终于编出了中国医药巨典《本草纲目》。

图片

《本草纲目》共50卷,190万字。收录药物1892种,附药方11091个,绘有动植物的插图1110幅,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本草纲目》的药物分类是先矿物,后植物,最后动物。各类药物的排列顺序也大致是先简单后复杂,体现了自然发展史从无机到有机,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在当今世界这已经是普通的常识。然而,李时珍所处的时代,世界上"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还没有出世呢。200多年以后,当达尔文看到李时珍做出如此分类的科学巨著时也会赞赏有嘉吧?

李时珍61岁时已将这部医药巨典编篡完成,令人遗憾的是,十几年间几经奔波,却找不到一个书局愿为他刻制编印,直到这位中国医药学之王76岁终于暝目的时候,也未能见到自己著作的刻印本!可恶的时代啊,让老人带着遗憾而去。

图片

苍天不负苦心人,值得告慰这位药王先灵的是,他逝世三年以后,《本草纲目》初版问世。又过了十年,传入东邻日本,朝鲜。尔后又陆续被译为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目前英文版本就有十几种,他的心血结晶至今仍在为世界亿万人民的健康与幸福做着贡献。

可笑的是,今天的很多炎黄后人却在作着贬低,诋毁前人为之耗尽心血的中医药,唱衰中医药,干着亲者痛,仇者快的事。中华国粹在异国他乡风生水起,倍受追捧,而在它的母国却遭受着白眼与非议!这是为什么呢?

坊间经常流传一句话:"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诚然,科学能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健康,能为世人创造福祉,而仙去的先辈科学家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名字!

图片




今天的网络可谓百花齐放,鱼龙混杂。很多人在"西风"的吹拂下已然忘却自己的来处,他们在网上常常问一些"处心积虑"的问题。比如:"X国发明了什么,X国制造了什么,我们中国人发明了什么”?其提问目的乃"司马昭之心"!就这一现象,我整理了一些资料,将陆续推出一些历史名人故事以正视听。我国前辈们并没给我们丢人,他们对得起"炎黄子孙"的身份,对得起这片哺育他们的土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